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省域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信息技术及其空间网络效应对省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省城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省域间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信息技术发展自身的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提高及其网络效应作用的发挥是信息技术研究目前应该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0~2011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公布的有关数据,对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针对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反映出的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提升辽宁经济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在国家和省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湖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工业经济成为支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转变政府职能、实施工业强县、完善政策法规、依托特色资源、创新政策和技术、统筹城乡发展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构建了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然后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了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最后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省级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DSA),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个体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省域个体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模式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域有明显的扩散-涓落效应,湖南、广东则存在明显的极化-回波效应。  相似文献   

6.
从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指数、IPv4地址指数、网民指数、域名指数和网站指数五个维度衡量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并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数字鸿沟"问题,互联网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基于此,文章主张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并提高其应用水平,促进互联网快速健康发展,避免"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之间出现恶性循环,以此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利用省域专利授权总数及三种类型的专利授权与经济增长数据,对我国31个省域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测度与评价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省域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方式。以陕西省为例,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代价4个维度选取指标,测度近20年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并以4个维度的评价分析得出了转变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评估及其驱动效应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少的自然消耗实现人类福祉最大化,促进可持续的福祉提升,是生态福利绩效概念的核心内涵。本文通过构建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将生态福利绩效模型分解为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两个驱动效应,应用DI指数和DEA-ML指数分别对影响中国31个省域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研究表明:① 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在空间上呈“京津沪率先提升,然后由东向西”拓展态势。② 2006—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增速明显慢于人均生态足迹增速,使得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呈下降趋势。③中国人类福祉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对脱钩,人类福祉增速慢于经济增速。中国31个省域分为中福祉增长和低福祉增长两类,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11个省域为中福祉增长类型,其他20个省域属于低福祉增长类型。④ 2006—2016年中国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⑤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提升整体由福利效应和生态效率共同驱动,根据驱动效应分解和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情况,本文将中国31个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分为经济主导提升型、福祉带动提升型、福祉滞后下降型、经济滞后下降型、总体下降型5种类型。本文深化了对生态福利绩效变化的驱动效应的认识,对中国不同类型省域采取差异化的生态福利绩效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基于Between-groups Linkage分类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本文确定了甘肃经济发展的4个类型区,发现了各类型区具有的特殊空间经济特征。这是缩小甘肃省域经济差异、制定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基础支撑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XML电子商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东峰 《现代情报》2009,29(2):217-218
在电子商务领域,XML的诞生为电子数据交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EDI,成为企业之间信息交换的有力工具。本文将从基于EDI电子商务的局限性出发,阐述XML技术相对EDI技术的优势,以及基于XML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企业的组织与自组织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高技术企业的运行特性,为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组织与自组织”理论,新观念强调管理是管理客观的内生因素,表现为组织与逢组织两个过程,自组织包括,员工间的自组织,员工与“事”的自组织工作时间的自,组织包括, 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资源配置的组织过程和系统内环境的组织机制,新观念旧观念的显著区别表现在:关于管理客体的总体观念,管理扩散,控制观念和企业进行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项目双中心社会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荣贵  张宁  李媛媛 《科研管理》2012,33(12):86-93
当前对产学研网络的研究较少关注产学研项目的社会网络特性,也缺乏准确表达项目利益相关方社会关系的工具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产学研项目中各方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以产业界、学研界为双中心的社会网络模型,并通过对结构洞、双中心网络属性指标的分析阐明了利益相关方在网络中的结构属性以及采取行为策略时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双中心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应根据整体网络态势和自身的属性指标不同,采取适合的行为策略以降低自身风险、保障项目成功。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东省作为全国产学研试点,五年来对产学研合作各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其中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作为产学研合作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关键,受到普遍重视.文章基于39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着重分析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找出制约深化合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应当利用企业体现的积极性,主要从技术对接和社会服务机制两方面减少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果,建立长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订单式生产(MTO)人工作业系统(MOS)是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主要运作模式及主要结构模式.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也是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特性.本文主要从以上四个角度论述了订单式生产人工作业系统的自组织的特点,并指出订单式生产人工作业系统是一种自组织系统,从而可以从自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内在规律性及提出优化和控制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企业家感知身边的创业机会,并经由比较机会成本的大小与机会的潜在价值作出是否创业的决策.通过分析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两种状态下,现有企业与潜在企业家的创业决策博弈过程,得出了潜在企业家与现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双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独立创业成为大部分对自己创意有信息的潜在企业家常态选择的结论;并通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流程驱动面向服务的电子政府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天保 《情报科学》2005,23(12):1871-1876
本文探讨了电子政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电子政府体系结构框架,由战略、业务流程、服务、信息、技术、工程、安全和管制等子架构构成。该框架充分体现了Web服务,BPM等突破性技术的应用。对其中的战略架构、业务流程、业务服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的组成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普罗米修斯》2012,30(2):395-396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s associated with a major change of employment in society,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to the service sector. The availability of more and better services will, according to some analysts, generate wealth that will absorb the surplus labour made available from the traditional sectors. We believe this will be at best a short-term phenomenon. In the longer term, many service sector jobs will be taken over by computer-based systems. In addition, for most people employment also provides security, a pattern for their day, social relationships, a place to belong, and the opportunity to be involved in learning. These will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the newer jobs, and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the jobless or those in short-term employment. It is critical that the meaning of ‘work’ in society be re-examined.

Under a regime in which ‘hard’, technological systems are programmed to treat society as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we see the need to develop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tools from the ‘soft’ systems viewpoint. These are not predictable from the sum of individual properties; they are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and of the system alone. We also discuss analogies between societies and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systems, which we believe can be helpful when looking at questions involving invention of fu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