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成渝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化、生态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实现成渝经济区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北防护林的营造,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重点生态项目的实施,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形成生态与产业互动、保护与发展并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氛围,努力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为实现瓜州绿洲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瓜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地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南京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循环型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城市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个问题尤显严重与紧迫.事实上,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资源,而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以南京建设生态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发生量和组分,比较传统线形经济条件下和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新型的垃圾处置系统是在传统垃圾处置系统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废物"→"废物处置"→"废物一体化管理"→"资源循环型管理"的层次体系.南京循环型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化和经济产业化两个子系统,资源化子系统的核心是垃圾减量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再循环利用;经济产业化子系统的核心是经济刺激、生态产业和生态消费等措施响应.  相似文献   

4.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是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基本特征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和多目标性;基于系统论方法,本着和谐、高效、持续与整体性的原则,本文对该产业结构模式设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体系及其体系架构图。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纲领.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设文明生态村活动,石家庄市农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生态型经济含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两年建设活动的开展,石家庄市取得了一些良好经验,例如"分类实施,逐步推进"的方法、"三步走"的战略、"四种模式"的建立等。在以后的建设活动中,应注意做好村域长远规划、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壮大集体力量、保护特色生态、拓展经济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业生态系统是指由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一个体系,是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生态——经济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开放性、循环型、本土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现化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林业产业化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起跳器,是林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林业增收、林农增收、生态增优、财政增长”目标的必经之路.科学促进林业产业化建设,是建立现代林业产业化体系和林业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把握绿色发展大势,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努力使绿色经济成为我省发展的新引擎。(1)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精心实施退牧还草、灭鼠灭虫、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建设养畜、湿地保护等项目,力争投资规模达到12亿元。  相似文献   

11.
以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动漫创意产业。明确中国动漫产业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从中国动漫产业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受众生态、产业链生态、国际环境生态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力求发现中国动漫创意产业的特性,并为其发展探索一些路子。  相似文献   

12.
李秀娟 《现代情报》2005,25(10):23-25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吉林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吉林市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意义以及吉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做了初步的探讨,旨在推动吉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生态旅游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全球性生态危机也因此产生。工业生态化概念是对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新定位,工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加以反思,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工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过程的梳理,分析每个改革阶段体制的变化对科技服务业的制约、激励和双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阻碍科技服务业的产生,市场化程度低、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科技成果转化限制为制约因素;(2)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本体制保障、技术商品化的合法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因素激励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3)两种体制改革对科技服务业的人力要素、服务平台以及服务生态带来双重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持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服务最大程度市场化,逐步完善科技服务生态以及提升科技服务组织专业能力与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产业生态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关键领域.当前,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为促进我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互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产业生态化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产业生态内涵认识不足和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缺乏经济社会方法等不足.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利用生态经济理论方法,遵循环境——经济大系统的复合结构和运行规律,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兴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旨在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阐述未来产业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布局,以及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孵化产业生态、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明析我国无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对科学践行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并加以修正,建立无人经济产业钻石模型,从利益相关者、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战略、需求条件、政府和机遇6个方面对我国无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存在技术自主性低、资本结构不平衡、产业内部合作性差和缺乏专项规划方案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明确产业战略导向、满足新型消费需求、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和完善政策监管机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耗能产业存在的"三高"问题,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复杂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行业生态系统。对照自然生态系统、结合高耗能行业的实际特点,深入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归纳总结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借鉴价值链和复杂系统理论,绘制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总体关系图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现实基础,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创新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创新"作为理论着力点,尝试运用数量生态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区域经济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链接机理进行了剖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区域经济群落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型进化"都具有自我维持的特征;群落中已有的"创新型"企业的占有率、新兴企业对传统企业的依赖程度对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连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行为中的政府补贴、法制因素对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道德水准低,法治不健全,重经济功能轻社会、生态功能,生态效益差,缺少大的生态网络系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