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项目汽车领域的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中"汽车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研究情况,结合汽车强国模型的十大核心指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汽车产业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重点理清了汽车强国的总体思想、战略目标以及实施路径与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期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2.
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的技术扩散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汽车产业引进跨国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对内技术扩散、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但是至今没有取得应有成效.主要原因在于:跨国汽车公司严格控制其核心技术、本土汽车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以及缺乏有利于技术扩散的政策环境.因此,有必要加强应用非合资的技术引进与发展战略,加快国有汽车企业制度改革,改善有关政策法规,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突破性创新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不同阶段技术轨道的动态选择,短期应以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中长期则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路线.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8,(8):2-2
近期,我国开始实施国Ⅲ汽车排放法规,要求汽车柴油机电喷系统全面取代落后的机械式喷油系统。为此,成都汪氏威特电喷公司自主研制的“电控组合泵系统”柴油机电喷技术,成功摆脱了我国电喷市场长期依赖跨国公司的局面,也确保中国汽车柴油机制造业能在较低的成本下满足国Ⅲ以上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5.
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料替代品的应用是当今乃至未来世界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是未来汽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把"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代用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促进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当前由于汽车动力的主要原料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国际、国内油价的不断攀升,有购车欲望的消费者都把目光集中在汽车节能与环保上,节油、环保汽车倍受消费者亲赖。因此,汽车制造业也都把汽车节能技术和汽车燃料替代品的应用作为占领市场销售份额和汽车技术创新的战略性研究。笔者就汽车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法进行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日美汽车企业绿色技术专利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发展和保护绿色技术成为各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共同战略.通过对丰田、本田、福特和通用等日美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绿色技术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申请趋势、研发方向和专利组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主要竞争企业的技术优势、研发趋势及技术发展策略,并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发现,"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虽然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张,但是并未能推动技术能力的升级。本土汽车企业仍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汽车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经营绩效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同时,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推动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产业政策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倾向于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竞争。基于对日本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其产业政策已转型为"功能性产业政策",政策目标在于创造条件提高产业竞争力,政府制定节能减排和产品性能的准入标准,但不代替企业选择技术路线。产业政策工具的设计基于市场机制,重视竞争,补贴消费环节和终端产品而非生产环节和厂商。补贴目录全国统一,保证外资公平参与竞争,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建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回归到节能减排的根本目标,避免政府选择替代市场机制,政策补贴改为补助消费者而非厂商,统一全国新能源汽车目录,排除地方保护主义,构建政府、市场、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同合作的新型产业政策运行架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至少三大挑战,但是我们也找到了三个出路,第一个是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转型的挑战,第二,排气污染治理的挑战和汽车能源安全的挑战。习总书记去年在上汽考察的时候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定了一个国家战略的调子,就是汽车强国战略,就是新能源汽车战略。中国从"十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十一五"接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企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产品、品牌、溢价力等多个角度分别论述了质量因素在汽车产业的重要意义;着重指出造成中国汽车产业质量差距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系统分析了技术基础、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意识、采购管理等多方面的不足;最后,为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产业质量水平,提出了包括国家、产业以及企业行动的改善策略与具体建议,以支撑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必然之路。汽车工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的发展历史就是汽车技术国际转移的过程。近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在技术引进和外资合作的过程中得到飞速的发展,汽车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使中国汽车产业很难长大,被称为"缺钙的巨人"。21世纪国际技术转移出现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智能汽车可实现城市资源的统筹调度、优化分配和顺畅流动,是实现交通治理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为促进中国实现交通治理的智能化升级,从车端视角对智能汽车科技群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涵盖人工智能、通信、地理信息数字化和计算机科学四大领域的基本框架,通过综合评估发现中国在5G通信技术、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导航与定位领域具有部分优势,但在高性能芯片、车用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存在明显的瓶颈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描绘面向交通治理能力升级的中国智能汽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提出由智能汽车提供商、软硬件提供商及平台运营商等多方共同主导的网状生态系统的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理想图景,并梳理分析各类相关企业在实践中有效分工协作的特色商业模式。最后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给出践行智能汽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支撑交通治理智能化升级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国家对汽车排放法规与油耗限值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内燃机在汽车上无法同时满足排放与油耗法规的要求。采用混合动力方案的电动车有效降低了纯电动汽车能耗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问题,让电池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过度充放电,延长蓄电池的寿命,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因此成为当前传统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阶段大力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串联式结构、并联式结构、混联式结构三种基本形式,以及电池技术、控制技术、发动机技术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光富  陈晓莉 《预测》2010,29(4):1-8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预见范畴,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提出绿色技术预见的概念,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探索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方法体系。应用情景分析法进行技术需求分析,得出55项待选技术,归为代用燃料汽车技术、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共性技术、清洁柴油汽车技术等六大类。通过两轮大规模德尔菲调查,最终遴选出CVVT发动机技术、VVT-i发动机技术等12项关键技术,最后给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4-2005年面板数据,从FDI企业角度全面实证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企业的确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正的溢出效应,当然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FDI也不是理想的,其具有挤出效应的一面.同时,FDI企业的溢出效应与技术缺口有较大的关系,FDI企业对技术缺口较大的改装制造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对技术缺口适中的整车制造业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对技术缺口最小的零件制造业的技术产生挤出效应.本文认为"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的且不可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库恩科学范式的思想,界定了产业技术范式内涵,刻画了产业技术范式变革过程中技术标准的作用机理。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定量化描述了传统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范式变革的过程,研究表明,传统汽车技术已经经历了完整的范式周期,新能源汽车处于范式发展期且新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进而展示了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期技术标准从技术规范到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标准体系的演进路径,揭示了技术标准在汽车产业范式演进过程中的规范、桥梁和转化作用,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最终构建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一主两辅"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汽车产业重点研发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混合动力汽车产业中国专利申请状况,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类型及法律状态、地区分布、技术分布、申请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相关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专利布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发达国家企业积极实施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专利战略,在低碳技术专利竞赛中抢占先机,中国企业急切需要运用专利战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本文比较分析中国企业在全球低碳技术专利竞争中的现状,建构了低碳创新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框架,分析不同类型低碳创新企业专利战略选择,并就中国低碳创新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现状和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电池应用技术的研发上要加强创新,制定出真正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对此,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应用状况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开发方向,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