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生态与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2008-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从技术进步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支持、市场竞争强度、企业创新投入、人才基础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政府支持以及市场竞争强度对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生态效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竞争强度以及企业创新投入因素对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创新的实施及制度完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的数据资料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即期和滞后三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于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专利数的即期、滞后1期、2期和3期均产生了显著地正向影响,在滞后1期的促进效果最好,且在时间维度上呈"倒U型"关系,表明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成本角度详细解释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促进作用的原因,并就如何扩大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运用2003 - 2009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影响,而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产生了负向的间接影响.总体来看,FDI对我国制造业两种绿色工艺创新均产生了负向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田红娜  毕克新  李海涛 《软科学》2012,26(5):10-14,26
将技术预见引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中,概述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并剖析了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从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角度,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划分为"关键绿色工艺确定、战略问题系统分析、战略方案产生与选择、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四个阶段,提出将"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五种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企业节能技术决策驱动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很少关注企业创新行为对于节能技术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制造业创新调查数据,在企业微观层面探讨了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节能技术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行为,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均会对企业节能技术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企业能耗成本的差异会进一步调节企业创新行为与节能技术决策之间的关系,能耗成本高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节能技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创新行为与节能技术投资行为根本目标相一致。对政策制定者来说,为更好地推动中国制造业节能,政府应当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创新,尤其是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污染引致政府和公众对绿色创新高度关注以及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较少的背景,本文基于28个制造业行业十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约束的调节效应和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工艺创新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且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本研究拓展了绿色工艺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业行业由绿色工艺创新获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对工艺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战略观点,将工艺创新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技术及非技术要素,并将技术、市场、资金投入、人员、文化、管理、组织等影响因素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对工艺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并以黑龙江省10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促进了工艺创新中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的协同,进而对工艺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绿色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本文以200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与绿色创新内容区分了节能型与环保型两种绿色创新模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推动了企业对节能型绿色创新的选择,这种作用主要源于数字底层技术的运用。数字绿色研发投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市场竞争、非正式环境规制和政府创新补贴均能调节企业的绿色创新模式选择策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制造业等对绿色改造需求较大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大程度地推动了企业对节能型绿色创新的选择。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明晰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在实践层面对我国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绿色技术创新是提质增效与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理论,选取我国30个省2000-2011年面板数据,研究政府质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及交互效应。通过运用Stata12.0实证研究得出:地方政府质量与环境规制均显著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地方政府质量正向调节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地方政府质量与制订合理的环境政策,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企业创新人员投入、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收益以及政府资金支持5个指标来考察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其次是企业创新收益,再次是政府资金支持、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人员投入。陕西省应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等方式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增加RD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企业新产品的采购力度,增加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提高RD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产出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炼基于生态位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演化影响因素:资源生态位因子、技术生态位因子、需求生态位因子和制度生态位因子。以这四个生态位因子作为研究变量,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演化的NK模型,并以机床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四个生态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绿色工艺创新生态位适应度,绿色工艺创新生态位适应度的变化与绿色工艺创新路径的演化是协同共进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学研耦合度测度模型、主成分分析以及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运用2012-2016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以产学研耦合度为门限变量时,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以产学研耦合度为门限变量的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投入的科技人力资源均会与滞后三期的区域创新绩效间产生明显的双门限效应。当耦合度高于0.7324时,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低于0.7324时,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相对微弱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高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低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相对微弱的正向影响。且当耦合度高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高于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5,(5):6-11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形式调查我国制造业550家大中型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掌握其对绿色工艺创新重视程度、绿色工艺创新目的和动机、人员和经费投入、成本和效益、困境和措施等状况。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三个维度总结归纳设计出渐进式和激进式的创新路径,自主型、模仿型和合作型的创新路径,员工主导、企业家主导和政府主导的创新路径共八种基本路径,提出每种路径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俊  黄东梅 《科研管理》2016,37(9):20-27
因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知识、技术、技能的投入依赖度存在差异,创新组织方式对两类创新绩效存在不同的影响。以7499家有研发活动制造业企业为参照组,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估计江苏省483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对参照组的产品和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目标组的影响都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对目标组单个企业补贴强度低,没有助其跨过最低"研发投资门槛"。产学研合作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影响大于参照组,对工艺创新影响小于参照组。政府研发补贴与产学研合作的交叉项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对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依据实证结论,从研发补贴方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角度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效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创新理论建立了政府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之间的影响因素模型。利用1992-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政府给企业的科技投入、政府给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和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杠杆作用,但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不够突出。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能促进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2002年前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杠杆作用上升为0.147,较之前的影响效应提升了一倍,超过了政府给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和政府给高校的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夏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2):148-153,166
为了厘清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化两者认识,探究内在联系,从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大类入手,分别探析其对绿色管理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在210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运用SPSS 24. 0软件实证检验了所提假设,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包含的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和消费者协作对绿色管理创新与绿色技术创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生态设计只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显著。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出推进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改革、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实行绿色化采购、加强消费者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5年126家上市文化创意企业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影响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OLS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创新投入、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知识产权管理、政府补贴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人力资本、创新投入、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在各个分位点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和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边际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而逐渐增强,创新投入的边际效应随分位点的增长呈现倒U形走势;知识产权管理对高分位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政府补贴对中低分位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在中高分位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分位点的提升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环保约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拉开了中国“环保督政”的序幕,并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环保约谈政策的颁布作为研究契机,结合准实验研究与倍差法,重点探讨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创新这一“能动式”环境战略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环保约谈为地方政府引致的生态治理压力,能够驱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进而产生价值创造作用;从制度供给的路径效应来看,被约谈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普惠型制度显著促进了辖区内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然而选择型制度的路径效应不显著,但两类制度形成的政策组合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制度形式;从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来看,政府被约谈后,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绿色创新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的环境治理压力,并且对普惠型制度供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具有“政策响应刚性”的国有企业未能利用绿色创新战略响应政府的号召,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对被动性的末端治理战略的偏好性有关。本文不仅能够在绿色创新视角下完善中国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还有利于厘清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机理,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伊晟  薛求知 《科研管理》2016,37(6):103-110
通过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类,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以中国210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协作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二元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获取技术时需要权衡技术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统筹新技术的开发和已知技术的利用,同时技术获取战略也受到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影响。回顾国内外文献,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合理的技术获取战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增加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