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省域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内涵及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要素、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3个方面构建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地区差距较大,且排名呈现“区域锁定”现象;创新能力领先省份同时具备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投入和产出能力,而落后省份在三方面均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阶段转变,创新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研究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对于深化创新地理理论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制造业大省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业创新研发和制造业创新转化两个环节构建制造业创新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化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发现:广东省大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高于中小型制造企业,但小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活力较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最强,而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能力较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强,而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造纸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广东省制造业创新在新产品开发环节强于基础研发环节,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格局,从业人口规模、GDP规模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廉水  张芊芊  王常凯 《科研管理》2015,36(10):169-176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人员投入虽然数量众多,但抑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促进了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产权结构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上有更高的积极性;政府支持促进了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创新环境水平波动性强、总体水平低,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成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最后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如何将科技人力资源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人才开发的重点。其中,人才评价是人才开发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影响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对广西四类不同的行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模型,将影响科技创新人才个人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智慧”过程模型的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农业作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培育与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已有研究缺乏从量化角度研究智慧农业,缺乏考量智慧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智慧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本文基于农业实现“智慧”过程模型,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所建立的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熵权TOPSIS 法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广西2008-2017年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水平显著提高但增速大幅放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对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产生直接拉动作用;农业保险、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比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共享水平对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有显著正效应;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状态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较差,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产业关联及结构、科技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5个维度,筛选并构建包含34个末端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中国激光产业201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模型,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从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华中地区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但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待加强;华北地区整体集中度较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为衡量评价广西农作物种业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效,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经验,筛选出符合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并初步建立科研院所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种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科技管理部门了解各种业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引导育种创新,明确科研项目资助重点对象等提供信息支撑;也有助于创新主体审度自身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和差距,为确定发展方向,调整发展策略,制定发展规划等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11-2013年4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了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性质、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驱动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行业性质对创新能力测评存在约束性,要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视行业性质对创新能力测评的约束性;创新投资对提高创新能力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披露程度有利于对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在创新驱动要素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部门应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水平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缺乏对林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以及对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家(推荐)标准,因此基于林草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林草科研院所是林草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定位,对国内外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实践包括评价的体系、流程和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林草领域缺乏人才、平台实力薄弱以及评价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从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及流程、结果的使用等维度构建我国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逻辑体系,提出要面向国内林草科研院所进行全覆盖的创新评价,即区分不同层级进行评价,并保证科研院所的行政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同时要进行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评价,即对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等各个环节作出评价。最后,结合我国林草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树立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评价新导向,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机制,给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2004—2008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双向FDI互动发展的程度进行测度;其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后,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效应在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之间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的27个细分行业的IFDI与OFDI具有显著的互动发展关系,且其互动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耦合协调度最高;其次,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程度对各行业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而且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大;此外,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受政府支持、科研人才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开放程度及外贸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科技创新体系的三螺旋结构框架提出科技服务业面向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潜力、服务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创新成果创造能力等3个方面构建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CRITIC-VIKOR法对我国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服务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其中东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强且大幅度领先,西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弱且停滞不前。研究提出应积极落实各项国家战略决策,缩小各区域服务创新能力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学、公正、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时,首先要明确高校科技活动的类型、特点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一直都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迅猛,其中高校科技创新对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经过多方考证和探究,建立了一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欧洲创新记分牌"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首先建立国家科技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可行的评价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在总体上,中国科技创新指数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与参加"欧洲创新记分牌"比较的33个国家相比,排名第22位,仅强于大多数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18.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企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直接动力。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计算了其关联函数计关联度,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实现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产出、科技创新驱动效益、科技创新驱动资源、科技创新驱动支撑等4个子系统创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修正G1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及可拓综合评价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视角,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福州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6年间福州市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科技服务水平较差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农业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构建农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2008-2017年间农业科技创新的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静态评价方法和基于信息集结角度的多时间段跨省区变化速度的多维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多数地区,其整体变化趋势有下降趋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使其变化速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高于东部地区;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变化速度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