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概念格理论为基础,利用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构建出社区知识热点主题概念格,以概念格中最大频繁项聚类挖掘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的三项特征,即社会影响性、时间迁移性、需求层次性。并以此建立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创新社区日益增长的海量信息阻碍了用户对知识进行有效获取和创造的现状,将模糊形式概念分析(FFCA)理论应用于创新社区领先用户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首先识别出创新社区领先用户并对其发帖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得到用户——知识模糊形式背景,然后构建带有相似度的模糊概念格对用户偏好进行建模,最后基于模糊概念格和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为领先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推荐有序列表。以手机用户创新社区为例,验证了基于FFCA的领先用户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可行性,有助于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促进用户更好地参与社区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网络知识交互平台,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提升共享知识质量。[方法/过程]通过社区知识"质"与"量"的细分,将社区用户主动或被动参与社区知识共享获得的知识收益区分为"质"的收益与"量"的收益,并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博弈假设下问答社区知识共享的均衡状态。[结果/结论]通过仿真显示,社会化问答社区共享知识质量与用户共享行为策略会受到用户共享意愿与能力、用户认可与社区激励、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凯 《现代情报》2021,41(1):39-49
[目的/意义] 构建基于用户兴趣标签的网络社团识别模型(Fuzzy Interests and User Hybrid Model,FIUHM),揭示用户兴趣与社团形式概念间的模糊层级关系,实现多粒度属性与社团拓扑结构的层次聚类。[方法/过程] 通过抽取豆瓣电影社区数据,实现基于用户标签的兴趣强度语义标注,利用用户相似度,获取社区用户间兴趣语义距离;将网络社区的领接矩阵映射为社团形式背景,构建社团模糊概念格,建立社团形式概念及其偏序关系集,完成社团形式概念建模;通过计算社团稳定指数,识别网络社团边界,并聚类最大独立社团,实现兴趣社团的在线检测。[结果/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FIUHM模型的有效性,实验表明将模糊形式概念分析引入网络社团识别研究,利用模糊概念格的偏序关系建模用户节点间的兴趣相似度,有利于提高社团识别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双元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时间维度上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用户活跃度分布形态进行解析;其次,在空间维度上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对知识需求者参与动员关系进行探索;最后,在内容维度上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进行交互内容分析并构建网络社区中知识动员双元结构模型。结果发现,网络社区中的知识动员活动由参与者进行驱动,且具有成员自发性和自适性;双元结构的知识动员存在明显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生产者和知识需求者分布不均衡,造成知识差异;网络社区的成功运作需要依靠活动核心参与者加强知识动员,以及被动参与者的去边缘化,以此带动整个网络社区用户的知识动员能力,形成知识赋能和促生来强化知识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6.
曲靖野  高俊峰 《现代情报》2017,37(11):34-39
本文提出一个面向增值的应急知识挖掘模型。以形式概念分析和概念格理论为基础,建立应急知识形式背景和应急知识概念格,通过格上作业,发现应急知识定域隐含的知识关系,达到应急知识增维的目的。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应急知识挖掘表现,所获得的高维应急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下次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7.
周涛  王超 《现代情报》2016,36(9):82-87
作为一种新兴社区,知识型社区为用户提供了知识、经验等分享与沟通的平台,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灌水现象严重、用户之间互动少,这将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导致社区运营的失败。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CT),本文建立了知识型社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个人结果预期、知识质量、系统质量显著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结果启示社区管理者需重视知识型社区的知识质量、系统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交流环境,以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确保知识型社区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深化与丰富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与交流机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旨在为网络社区知识服务的前沿发展注入新活力。[方法/过程]以前沿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社区用户主体因素和网络社区客体因素两个维度中提取五个要素,构建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借助SPSS软件对所获取到的Keep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偏好运动强度越大、社会交互越多、社会影响力越大、锻炼经验更为丰富的Keep社区用户,其知识发布行为倾向更强烈。  相似文献   

9.
王娜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18-120
概念是人类进行知识表达的一种手段.数据库知识发现的过程就是将数据库中蕴含的知识形式化为有用概念的过程.而概念格正是从数据中进行概念发现的有力工具,用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知识模式.基于概念格理论提出了一种从形式背景中获得所有形式概念的算法,并根据构建的概念格提取蕴含规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分析通证知识社区的知识分享网络结构,有助于把握区块链背景下的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和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以国内通证知识社区代表——币乎网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方式获取币乎用户样本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运用UCINET工具对社区用户的知识分享网络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结论]样本网整体呈现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特征;中心性高的核心用户对社区知识贡献和传播的影响力较高;通证激励有助于挖掘社区中的优质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与挖掘数据使用者(简称用户)视角下的科学数据共享需求(简称需求),为数 据提供者、数据管理平台及相关机构挖掘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采用形式概念分析(FCA)的方法构建需求概念格,并提取相应的关联规 则,进而揭示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结果/结论】数据内容质量、数据获取效率以及平台的安全性是用户的焦点需 求;性别与学科背景是造成需求差异的主要因素。【创新/局限】运用FCA的理论与工具挖掘用户需求,扩展其应用 领域。样本主要来自于管理学领域,研究结果可能不足以覆盖用户需求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张博  赵一铭  乔欢 《现代情报》2016,36(9):95-100
新媒体开创了新的传播模式,知识生产模式逐步向协同生产变革。本研究提出“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概念与具体分类,在自我决定的理论基础和用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总结出影响用户参与协同知识生产的动机因素,并结合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基本心理需要等方面构建用户参与动机模型,以及为相关社区的运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用户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颖  肖珊 《现代情报》2019,39(2):111-120
[目的/意义]为解释知识问答社区用户分享知识时的情绪和体验,从PAT模型(Person-Artifact-Task model)入手,探求用户自身特征、社区的工具特征、知识共享任务特征对心流体验产生的影响以及心流体验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联。[方法/过程]论文以百度知道社区的活跃用户为调查对象,回收205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问答社区用户自身特征中的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兴趣,社区工具特征的互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挑战性对其心流体验的产生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感知易用性、技能水平、感知控制力、互动性、兴趣;用户产生的心流体验越强,其持续参与知识共享的意愿越强;心流体验在除了清晰目标之外的其他6个自变量与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强化用户粘性、激发兴趣、提升互动等方面探讨对知识问答社区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开展FAQ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方宝花 《情报科学》2005,23(1):83-85
具有知识导航、传播、整合、增值与发射功能的FAQ信息服务是实现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移的新模式、新途径,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工作应在加强FAQ基础资源建设、建立FAQ知识库、密切其与实时解答的联系、提供直捷方便的检索途径、深化服务内容与层次、建立用户个人的FAQ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景如峰  温有奎 《现代情报》2010,30(11):25-28,32
隐性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的概化,是实践经验与显性知识集成而形成的高度抽象的支持高效推理和快速检索的知识。隐性知识在实践中获取,隐性知识又可以指导个人更好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同化和调适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概念格是研究对象和属性之间关系的数学理论,用概念格理论解释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对隐性知识形成过程有更好的理解,为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Web 2.0环境下基于群体交互学习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Web2.0交互环境下群体交互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探讨了群体交互学习下的知识创新机理,最后从用户信息记录的分享、用户兴趣的发现和推荐以及用户之间的会友交流和兴趣小组的建立3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用户群体交互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