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和讨论科普期刊转型发展的方向。【方法】 以优秀的科普期刊为例,结合理论分析,探究科普期刊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的措施与成效。【结果】 科普期刊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打造新媒体平台,将纸刊和新媒体内容产品化,抓住知识付费机遇,扩展增值服务,提升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科普期刊要立足自身内容建设,通过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寻求转型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科普期刊策划与营销的新路径,为提高科普期刊的传播影响力助力。【方法】首先阐明我国科普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的运营模式为借鉴对象,提炼其在传播学通性方面的创新理念,并结合科普期刊特点,加以对比分析,形成适合科普期刊发展的策划与营销思路。【结果】在找准科普期刊市场定位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采编队伍建设,形成期刊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扩大科普期刊的盈利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注重期刊品牌建设,以品牌为中心延伸服务范围,扩大期刊影响力。【结论】吸收各类文化产品在策划和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为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科普期刊发展概况,提出中国科普期刊创新发展对策。【方法】以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中的223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创刊时间、主办单位、出版地、出版文献量、期刊领域和期刊荣誉等信息进行计量研究。【结果】中国科普期刊历经萌芽、起步、蓬勃发展和平稳发展等时期,呈现出版文献量较多,出版地和主办单位较集聚,“医疗保健”类科普期刊数量最多,“科技之光”类科普期刊停刊比例大,“青少年科普”期刊和“社科视野”科普期刊数量太少等现状。【结论】中国科普期刊应抓住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和读者需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力寻特色发展优势,丰富期刊刊发形式,以实现中国科普期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SICAS用户消费行为模式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模式。【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品牌运营、内容运营、平台运营、支付运营和用户运营5个方面分析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模式。【结果】 以SICAS模式为内核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的BCPPU模式中,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应运用社会化媒介实现品牌定位与多触点感知;细分读者群与创新内容生产;建立科普传播全媒体平台,拓展期刊品牌产业链;深挖全媒体盈利模式,实现全媒体移动支付;注重用户参与价值与口碑价值。【结论】 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探索需要在保持期刊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互联网领域的成熟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媒介融合发展之路,这将提高科普期刊的数字营销力与品牌影响力,加速期刊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2001—2022年科普期刊相关研究文献,了解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而推动我国科普期刊的能力建设。【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以“科普期刊”为主题的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量化分析软件,就科普期刊研究进展、热点和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在成果数量、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结论】我国科普期刊研究呈现理论阐释与实践结合的趋势,研究主题愈发强调媒介深度融合与创新,健康科普、农业科普、青少年科普等类型化科普期刊的研究形成规模,科普期刊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学科交叉与多元化应用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国科普领域核心期刊,帮助了解科普事业发展的理论支撑和科普文章发表的主要阵地,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中国科普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方法】 主要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和载文统计方法。基于引文分析的科普主题文献来源于CSSCI数据库;基于载文统计的科普主题文献来源于CNKI数据库。【结果】 基于CSSCI引文分析的科普主题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10本中文期刊,将其称为中国科普领域高被引核心期刊;基于CNKI数据的科普主题文献载文量最高的10本中文期刊,除了已经进入中国科普领域高被引核心期刊阵营的两本之外,将其余8本期刊称为中国科普领域高载文核心期刊。【结论】 中国科普领域高被引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应更多地吸收全球科普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科普领域高载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普文章发表的主要阵地,今后应该更加注重提高科普文章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为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50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从账号基本情况、发布视频数量及频率、内容呈现与叙事风格、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现状。【结果】科普期刊短视频账号开通率低,短视频运营能力亟待加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定位不够清晰;与受众互动不足,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内容分发缺乏规划,短视频营销意识不强。【结论】科普期刊应合理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提升运营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优质内容;适应平台特点,引导用户深度互动;重视刊媒联动,推动期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升科普期刊的微博传播效应。【方法】 统计分析《中国国家地理》新浪官方微博4年间(2009.9.22-2013.9.21)的6882条微博内容及相关信息,并使用北大PKUVIS软件对微博传播个案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中国国家地理》微博出版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相对稳定的格局和固定的受众群体;传播呈现出多元中心效应,实现多层级深度长效传播;微博链接产生信息自我增强效应,并逐渐脱胎于网站内容移植,形成独立出版机制;微博集成资源,推动了期刊品牌一体化发展。【结论】科普期刊与微博新媒体的融合可以提升科学传播效应,微博在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品牌扩散方面具有媒介优势,能促进科普期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世界科学》“今日启明星”栏目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其创建的经验及意义,论证和丰富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规律。【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今日启明星”栏目近30年出版实践的研究,思考和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科研项目科普化”为内容的科普栏目建设的理念与路径。【结果】“今日启明星”栏目坚持“传播科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宗旨,专注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科普化议题,长期发表对青年科学家的采访报道和由青年科学家创作的“元科普”作品,在中国创新发展“两翼论”的实践中服务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结论】在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中,把握科普要义、挖掘科普议题、整合科普力量以及长期坚守与创新,是彰显科普期刊个性和特色,满足新时代公众科普需求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黎明 《大众科技》2014,(7):275-277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广西科技馆在立足公益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也承担着拉动区域旅游吸引力的责任,这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观众美的享受,广西科技馆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科普展教工作中。科技辅导员参与的展品讲解、科普实验和科普剧中,有魔术表演、剪纸手工、童话故事、知识竞赛、化妆剧、布偶剧、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和观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科普基地相关运营管理理论展开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科普基地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总结科普基地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在现行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修改和完善。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并借鉴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构建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和评估指标体系,为提升广州科普基地运营管理能力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和个人关注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每年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对于保障科普作品创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希望对活跃科普作品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选取国内外科普期刊样本,调研分析国内外科普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为我国科普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外12种科普期刊网站为典型案例,结合国内的36种科普期刊网站,对比分析两者在网站资源建设和功能设置方面的异同。【结果】 国外科普期刊网站建设较为成熟,网站资源具备一定规模,交互服务功能完善。与国外科普期刊网站相比,国内科普期刊在资源和服务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结论】 在互联网科普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内科普期刊需要提高期刊数字化程度,打造视听结合、形式丰富的科普资源,加强网站服务功能,促进国内科普期刊网站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全媒体视野下我国科普期刊用户的互联网运营机制,为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提供可行策略。【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的现实问题入手,以用户生态化构建与运营视角,综合运用杠杆化与数据化思维手段,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用户类别化运营机制。【结果】 全媒体视野下科普期刊用户运营应强调杠杆化思维、数据化思维和生态化思维,并将全媒体生态圈的用户细分为核心用户、活跃用户、典型用户和普通用户,依据用户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类别化运营,以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结论】 全媒体视域下科普期刊应建立用户驱动与运营意识,并对全媒体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维护,激发用户能动性,助力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我国科普期刊近40年来的研究流变和态势,厘清研究历程和可提升空间。【方法】 基于493篇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梳理和综合分析结合的方式,讨论科普期刊研究的得失。【结果】 从萌芽期、拓展期、深化期与转型期切入,分析每个阶段科普期刊研究的特征与动因。【结论】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经过逐步发展正走向深入和更高水准,但仍存在研究内容散乱、理论思考与专题研究匮乏的问题,未来应拓宽研究视野并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科普教育不仅是面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的公益活动,而且通过科学制定科普课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的科普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学习前接受科学制定的科普教育能对日后的物理课程学习产生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当前网络科技日益成熟,新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为了刊物的长远发展,科普类杂志应转变营销传播模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自身品牌的塑造。【方法】 基于传统的杂志期刊营销模式,创新性地引入“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拟人化沟通”理论,分析以《博物》杂志为例的科普类杂志品牌塑造的策略。【结果】探讨了《博物》杂志的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基本架构,并基于“拟人化沟通”理论,具体分析了《博物》杂志借助新媒体平台塑造科普类杂志品牌形象的过程。【结论】《博物》杂志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扩大了受众范围,提升了杂志销量,成功塑造了自身的科普类杂志品牌形象,对我国科普类杂志的品牌塑造富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