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烟台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前景看好.在分析烟台市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基础上,审视其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实现烟台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秀娟 《现代情报》2005,25(10):23-25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吉林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吉林市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意义以及吉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做了初步的探讨,旨在推动吉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生态旅游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对广西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面临的威胁(Threats)等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探索广西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为促进广西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甘孜藏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结合实际,从管理体制、生态保护规划、营销战略、居民参与、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海林业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杰 《青海科技》2007,14(4):4-7
青海省林业生态旅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且不规范。本文从全省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省林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思路、措施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莉  王璐  向婧 《内江科技》2007,28(8):69-70
以绿色营销理念为指导,开发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模式,本文以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惠义。提出了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示范区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既是实现西藏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西藏生态旅游的必然要求。笔者利用优势分析方法结合林芝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林芝市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林芝市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出如何利用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最终实现林芝市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生态旅游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推动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智勇 《未来与发展》2013,(12):104-109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出与发展,是协调景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生态环境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依据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基本内涵,构建了由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承载子系统构成的草原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呼伦贝尔草原2005--2012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量化测度与系统分析.指出了制约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业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为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不协调、生态旅游研究人才培养缺失等问题。本文对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各地市的开发分工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开发时序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晓丽  贾若祥 《软科学》2005,19(3):67-70
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内涵,针对生态旅游与“3S”技术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指出通过充分利用“3S”技术优势,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产品促销、产品质量管理等全过程实施可持续化管理,对于解决生态旅游中出现的非可持续性问题,实现经济、生态、资源与居民福利等的综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5,37(12):2471-2479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 ①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②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③承受保护损失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低,而获得保护收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高。得到更多就业机会以及从生态旅游获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高;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低。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金凤  闵庆文  郑林 《资源科学》2007,29(1):112-117
贫困地区与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这一地区面临的突出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常规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限制,但贫困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则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贫困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出发,指出贫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最后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与生态旅游的特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珍惜资源与环境;协调利益,群众参与;注意保护旅游点的生态环境;努力克服淡旺季的影响;实施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是四川旅游业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亮点。通过实地调研,应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大熊猫栖息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找出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旅游发展及四川旅游业的灾后恢复重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参与被认为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生态旅游的特点之一以及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理想途径.本文在对苍南县五凤乡社区参与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五凤乡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现状,对五凤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凤乡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以期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提供决策上的参考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对怎样进行生态旅游规划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文章从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规划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出发,论述了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层次划分、内容、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退耕还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农户福祉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二者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退耕还林以来宁武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因子均发生变化,提供食物产品服务明显降低,消遣和生态旅游服务明显提高;研究区农户福祉处于较低水平,各村庄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福祉要素中,健康状况、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三项福祉要素的空间分异较小,其他要素空间分异较大;2001-2011年,研究区农户福祉从36.61增长到40.40,增长率为10.35%,各要素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收入水平和生产资料满意度,其中收入水平呈现正增长,生产资料满意度呈现负增长;对农户福祉影响较显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因子依次为消遣和生态旅游,食物产品供给、处理废弃物、气候调节和非食物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杨俊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44-2255
海洋旅游代表着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以当前海洋旅游资源为基础,综合分析沿海地区建设国家海洋旅游基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旅游基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中的辽东半岛东部海域、黄海海域中的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东海海域中的闽南海域和南海海域中的海南岛以及三沙市等区域的沿海城市;②在海洋旅游资源基础方面,南海南部海域、粤西海域、桂东、桂西海域沿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适合风景观光、滨海浴场、沙滩、海岛型等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协同开发;③在旅游产业发展和潜力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可依靠产业发展和潜力优势,改善资源环境基础,打造海洋旅游国际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协同城市群创新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