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楼宇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主体部分,楼宇碳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碳排放的关键排放源,减少楼宇碳排放,促进楼宇经济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创建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课题。杭州市下城区作为浙江省首个城区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楼宇(商务楼宇)建设作为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被列入《下城区"十二五"低碳城区发展规划》。本文在剖析低碳楼宇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杭州下城区在创建低碳楼宇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建设低碳楼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统计分析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比较分析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增长率、GDP增长率、碳排放强度增长率,对比研究广州市各产业碳排放情况、广州市与北京市各产业碳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指出虽然当前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控制碳排放的宏观策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广州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影响了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随之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建设低碳社会是各国发展的共同目标。城市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如何在低碳约束条件下进行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低碳约束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路径,试图为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节能与碳减排政策情景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悦怡  张力小 《资源科学》2012,34(3):541-550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能源消费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达到全球排放总量的80%。因此,将城市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主阵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借助情景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发展路径对城市未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能影响。通过构建LEAP模型分析基准(BAU)、政策(BP)和低碳(LC)3种不同情景下2007年-2030年北京市能源需求、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情景下北京市能源需求总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88.61Mtce(百万吨标准煤),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55.82%和32.72%,碳排放总量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62.22%和40.27%,且在2026年达到拐点,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能源结构优化效果明显,低碳情景下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达到57.75%,高于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16.93%和11.25%;相比于基准情景,工业部门在政策情景和低碳情景下节能减排贡献率均最高,建筑和交通运输部门将在北京未来低碳道路上发挥出巨大潜力。这些结果将为北京市未来能源发展和建设低碳城市提供重要的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我国被迫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入手,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欧盟与美国排放权市场的借鉴及启示,并探讨了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径选择: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布局、基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选择、基于适度干预的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省域建筑业低碳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建筑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省域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从省域建筑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低碳发展水平视角,将全国建筑业分为标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及按兵不动修炼内功四类省份,并提出其低碳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电力行业作为最大碳排放量工业部门之一,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受到各方面的挑战.首先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建设低碳电力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对建设低碳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旦正措 《青海科技》2011,18(3):50-51
本文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两县一镇生态畜牧业发展走低碳之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瑾  匡海波  余方平 《科研管理》2020,41(5):240-249
港口是耗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低碳港口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日照港为例,揭示我国低碳港口形成机理。首先,采集了日照港数据测算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单位货物吞吐量碳排放量),将1987-2017年日照港低碳发展划分三个阶段,并剖析各阶段特点和主要驱动因素。接着,借助Gamma分布函数建立了不含影响因素和含有影响因素低碳形成机理演化模型,数理分析日照港低碳形成机理以及规模、技术和能源两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低碳演化模式。最后,借助不含影响因素和含有影响因素Gamma模型,情景模拟分析了日照港2018-2030年的低碳演化趋势,找到日照港低碳建设最优路径,并为日照港低碳建设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田丰  徐小峰 《未来与发展》2012,(1):48-50,55
油气资源开采是我国能源开发领域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碳排放重点控制的高碳对象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油气资源开采现状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了油价与油气资源开采极限经济产量联动的低碳驱动机制,并以此提出了我国油气资源低碳开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常春  袁茜  车震宇 《未来与发展》2011,34(8):39-42,51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旅游新理念,是旅游业持续发展追崇的方向。本文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成渝经济区的责任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 《软科学》2010,24(3):52-55
通过对GDP和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分析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并预测了2009~2020年成渝经济区的GDP、能耗、CO2排放、森林固碳量等,得出走低碳经济是成渝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未来,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碳金融主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除了绿色信贷,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拓展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碳金融理财、信托、信用卡、账户管理、财务顾问以及信用评估与保函等服务。对碳金融兴起的背景、概念进行简单梳理,重点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中间业务的创新实践、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旨在创新中间业务运作模式,挖掘碳金融市场潜力,提升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林珊珊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3):62-65,69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碳排放量,首先计算出1990—2010年江苏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继而运用因素分解法分析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及产业碳排放强度对江苏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产生最大的正面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明显,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不稳定且为正面影响,产业的技术效率未得以充分发挥。最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支撑低碳能源技术的物质基础,稀土、锂、钴、镍、铂等关键金属的供需矛盾和战略争夺将不断加剧。文章阐述了关键金属对能源低碳技术的支撑作用,识别了我国关键金属供应的风险和卡点;建议将关键金属与低碳能源进行协同管理,通过科技和产业的进步,以及建立由我国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提升关键金属的安全供应水平与支撑“双碳”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1994-2009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检验法证明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产业的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继而采用聚类分析法,以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就业指标为衡量标准对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产业和行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减轻雾霾污染,发展低碳经济,从能源消耗角度测算2004—2012年省域物流业的碳足迹,根据测算结果并参考政府工作文件,提出我国不同省域物流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碳强度和能耗强度目标规划值,并引入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物流碳足迹的排放总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西北省份如宁夏、内蒙古等涨幅最快,上海、广东等沿海省份增速放缓,从物流碳足迹规模角度可分为四个层次。(2)"十二五"期间我国未能完成物流碳足迹动态节能减排目标,但在"十三五"期间可以完成,全国一半省份可以完成研究期内物流碳足迹节能减排"双强度"目标,并且大部分省市的"双强度"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将碳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双层嵌套式CES函数的构建,对我国1995—2014年间的低碳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度,证实低碳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正向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影响技术进步低碳发展的根本因素所在,以期为我国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资源科学》2014,36(5):937-945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时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既定目标,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联合行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加快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为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闫云凤 《软科学》2016,(8):10-14
采用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分省市分行业碳排放数据,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MRIO-SDA)模型测度京津冀碳足迹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碳足迹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北京处于人均碳足迹和碳足迹强度下降阶段,天津和河北处于碳足迹总量和人均碳足迹增加、碳足迹强度下降阶段;北京和天津是隐含碳净调入地区,河北是隐含碳净调出地区;人口增长、人均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是京津冀碳足迹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技术进步和生产结构变化部分抑制了碳足迹的增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减排政策的制定不能一刀切,应统一规划、综合评价、协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