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意义】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整合是交叉研究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交叉领域知识整合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交叉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交叉领域文献题录数据、引文上下文和参考文献文本信息中抽取知识短语,以引证关系和词汇匹配关系为线索,提出吸纳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识别方法,深入揭示交叉领域中“知识吸纳-知识内化”的知识整合过程。【结果/结论】以电子健康领域(eHealth)为例,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内化总体特征和不同来源学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特征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结合引文内容对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为理解交叉领域的知识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参考文献全文以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法,同时在更多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实证。  相似文献   

2.
周耀林  吴化 《现代情报》2019,39(8):10-19
[目的/意义]通过探索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的发展特征,为加深理解大数据时代人、社会与信息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为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拓宽视野。[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国内信息文化研究主要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和文化环境两方面回顾了信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从信息、技术和人的角度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的发展特征。[结果/结论]信息文化在大数据时代具有新的特点。从信息的角度看,大数据对信息文化产生影响;从技术的角度看,大数据处理运用赋予信息文化新内涵;从人的角度看,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中人的认知态度、心理倾向、行为习惯和制度取向呈现新特点。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深入发展,它对信息文化的影响将是持续、渐进的。  相似文献   

3.
张璐  赵爽  张强  长青  华连连 《科学学研究》2020,38(5):936-948
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如何内化情境信息突破创新能力刚性枷锁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现有研究尚缺乏严谨的学术分析。本文基于组织惯例二维观视角深入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机制,理清了企业构建差异化创新能力的根源,并打开了组织惯例内生性变革的黑箱。研究表明:(1)基于情境的组织惯例启示面的形成代表组织对情境差异化的理解和内化过程,是导致企业构建差异化创新能力的根源;(2)组织惯例借助其启示面和执行面的结构二元性随环境变化及时更新是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刚性枷锁的关键;(3)环境不确定性为创新能力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情境需求,促使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由“模仿创新能力”到“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协同创新能力”的不断跃迁。  相似文献   

4.
从动画人文信息传递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在动态的网络环境下动画人文信息交互空间传播的特殊功能;从受众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内化——认同——依从模式的动画认知原理;从动画人文信息传播载体的研究出发,阐述了我国动画人文信息传递应逐步朝着动漫形式多样化和网页设计趣味化的趋势发展,以适应网络信息传递发展需要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吕晓俊 《预测》2006,25(4):41-44
本文从传统选拔的心理计量模式入手,分析指出仅仅关注评估工具的信度效度指标对有效的人事选拔还远远不够。候选人在选拔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评价、心理反应会最终影响组织的选拔结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组织公平理论充分重视候选人对选拔过程公平感知的社会公平范式,主要包括评估指标与岗位匹配性;评估过程的开放性;评估者的人际效率;评估信息的反馈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相似文献   

7.
信息的流动是产生的信息得以利用并能够充实信息所在学科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以马克斯.H.布瓦索所提出的三维框架为出发点并在此模型上进行了修改,得出了信息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螺旋变化,通过分析展示了信息的交流、内化和创新的周期性过程.  相似文献   

8.
何谓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任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异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忠  李世雁 《情报科学》2005,23(5):669-672
信息技术的异化首先体现在时空的异化过程之中,在信息的空间压缩、信息对时间限制的突破过程中,信息技术异化产生了信息的对立物熵增,从而信息失去了自然本真;在信息技术的制造、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这种信息的对立物熵增,使信息技术的异化成为环境危机的原因之一;信息技术异化也使社会趋向无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分化与信息扶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俊贵 《情报科学》2003,21(11):1138-1141
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分化已经形成信息社会一种明显的技术区隔系统,无情地区隔着信息的富有者和信息的贫乏者,信息贫乏者是当代社会中的最大弱者。面对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贫乏者,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相应的扶贫措施来实现减困,尤其是要通过开展信息扶贫来实现减困。当前,我国信息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进入乡村创造条件;加强扶贫帮困数据库建设,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发展农村教育和信息培训,提高信息贫困者的信息素质;加强国际问的合作,争取联合国和信息富国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孔勇  刘敏  郭顺利  刘爰媛 《情报科学》2022,40(11):93-102
【目的/意义】为揭示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过程和内在动因,提升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的利用率 和重用率。【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同化顺应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过程 模型,分析其作用过程和机理。然后,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了用户知识内化的动 因和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的知识内化是以用户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制约机制, 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后被元认知监控,然后由知识反馈调节,同时受平台传播能力和用户自身吸收能力两个主要 因素影响。促成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发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用户促进型和平台促进型两类;抑制社会 化问答情境下用户知识内化发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用户抑制型和平台抑制型两类。【创新/局限】不同类型和场景 下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知识内化差异化动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索思政素材与专业课程知识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阐述思政素材采集、匹配、嵌入、融合、改造等环节的实施流程,提出思政素材“相关性、内化性、逻辑性”的遴选原则和课程思政“价值性、时代性、受用性”的实施原则,旨在增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效果,避免思政流于形式的现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岩 《科教文汇》2014,(6):82-8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有利于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是畜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技能性。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现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业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重鸣  田茂利 《科研管理》2006,27(6):28-31,79
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强有力的战略武器,知识管理日益受人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并充分肯定和强调知识创造过程的地位。本文以Nonaka提出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为基础,对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社会化、外部化、联合化和内部化)、知识创造过程的四个影响因素(能力、性格、信息冗余和领导等)以及对知识创造过程和组织创造力产生缓冲作用的任务特征变量等三个方面作了案例研究,进一步证实和拓展了Heeseok Lee和 Byounggu Choi 2003年提出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元宇宙视域下的虚拟教育知识流转机制与现有形态相比将发生重要的变革,需要研究并推动 元宇宙在虚拟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知识在社会群体中的高效流转。【方法/过程】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挖掘,分析其 所在知识流转环节的本质,以此为基础对元宇宙视域下的虚拟教育知识流转机制进行构建。【结果/结论】元宇宙视 域下的虚拟教育知识流转,历经从知识源到虚拟资源重建,到学习者内化吸收,再到去中心化的知识创造、分享与 储存,最后回归社会总体知识的过程。【创新/局限】对虚拟教育知识流转机制进行重构,构建了元宇宙视域下的虚 拟教育知识流转机制。但元宇宙尚处于探索发展初期,缺乏实证条件,相关实践案例样本也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6.
梁晨芳 《科教文汇》2014,(12):15-15,17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探讨道德内化在学校德育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国内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学信息技术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构建设计高职就业信息导航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惠 《现代情报》2010,30(2):50-52,56
在调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业信息导航研究及信息构建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基于信息构建设计高职就业信息导航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探讨基于信息构建设计高职就业信息导航系统的思路与过程,分析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切实设计高职就业信息导航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信息构建在专业化信息导航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学呼吁生本教育转向。本文探讨了大学外语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大学生本课堂是智慧交流的空间。它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均融入了相关教学思维资源:文本思维资源、教师思维资源和学生思维资源。思维资源的转移和内化是生本课堂的核心,每节课的指向是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这一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a parent firm to its subsidiar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confronting management a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 Since knowledge tends to be sticky and difficult to transfer, the suc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s contingent not only upon various kinds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but also upo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Previous studies did not consider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variables, and fail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NC knowledge transf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tickiness o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headquarter–subsidiary knowledge transfer.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an increase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ma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knowledge implement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However, increases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beyond a certain point can also deter the success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Results also sugges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d betwee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