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 11月28 日发生在陕西省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矿难震惊全国,我想,如果当时他们身边有个“避难仓”的话,那么当时有幸活着的人就可马上躲到仓内等待救援的到来。我这里所讲的“避难仓”是一个可方便移动的耐热、坚固和密封可靠的长筒形金属小仓,每个仓设计可容纳 人。仓内经常贮备足够的食物和水,至于供呼吸用的装置则采用二 5套系统:其一为紧急状态下使用的数量不少于五组的“氧瓶—呼吸器装置”;其二为正常使用的供气系统,该供气气源由矿场上面通过输气管道送至各“避难仓”。 关于输气管道有下面几点要求:①每个仓应由二根管供气,…  相似文献   

2.
烟油量过多是汽车内很常见的问题。而在车内抽烟就会导致车内烟油量过大,而使车内人不舒服,空气净化和清洁装置能给车内人一个舒服的环境,也能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中,如果驾驶员驾驶汽车时没系安全带,汽车就会不断报警提醒。有的人觉得很烦,又不愿系安全带,索性将安全带锁舌从背后经过插入锁扣内,“骗过”汽车让其停止报警。能否改进现有的汽车安全带提醒系统,识别骗局,保证乘车人的安全?一、汽车安全带提醒系统工作原理汽车安全带是一种保护乘车人的被动安全装置。一旦汽车发生碰撞,安全带将乘车人束缚在座椅上,限制乘车人向前冲或阻止乘车人被抛离座椅,避免二次碰撞,减轻伤害程度,保护乘车人。  相似文献   

4.
自从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发明以来,交通事故就频频发生,而且交通堵塞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还有,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给大气带来了极大的污染,有没有同时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可能呢?我挖空心思,终于设计了以下方案:   此方案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就是把原来的公路改造成为可不停运转的“运输传送带”,有了这些“传送带”可能就不再需要汽车了,至少汽车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因为它可以代替汽车成为新型的交通工具。   此“传送带”是旋转轴轮带动的,象坦克履带一样,交替运转,考虑到清洁问题,在“传送带”内部设立一个清洁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清洗一次,保证其清洁。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的天然气场站(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液化工厂、LNG接收码头等等)规模及功能也越来越庞大,这些装置往往是投资高,危险性大,而装置内不同工艺介质、各种设备机组共同协作来完成不同的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台关健机组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下游装置的失效,甚至出现严重的事故。为了保证在关键机组出现故障时,能保证整个装置处于安全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套安全仪表系统,来随时保障工厂运行的安全避免发生重大的人身伤害、重大的设备损坏或重大的经济损失,这套系统的必须是安全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医学现在正致力于逐个部件地拆卸人体这个“组装玩具”。这就出现一种可能性:用新部件替换有缺陷的部件,就像修理汽车一样。这种革命将使我们活得更长、更健康。按照《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说法,由于生物技术、植入技术、随身装置、人造环境、合成感知以及人口和社会的突变的综合作用,这种革命还将神奇地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4-I0005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通过车辆磁场测量车距的装置。装有这种设备的汽车就如同有了“触须”一样,能够“感觉”到自己与附近6米内其他车辆的距离,从而避免发生事故。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应用物理学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人到中年,身体内的各部“机器”就会出现某些“故障”,生理功能衰退,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年人尤应注重“防患于未然”。那么,怎样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呢?医学家指出,主要应做到“九观察”: 一、观察食欲。食欲状况如何,是体格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几个小时不进食就会有饥饿感,只要适当吃些食物就能满足身体消耗的需要;相反,食欲不振,便说明健康状况欠佳,应该调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开着汽车在空中行驶,真有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爽!汽车飞上天空,立体交通缓解交通压力警察抓小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汽车能捉盗车贼,人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件事就发生在高博士的小汽车内。高博士一直在研究汽车的防盗设施,最近他研制出一种智能新型的防盗装置,将它安装在汽车上,只要有人非正常程序进入车内,汽车就会立即关闭车门,并将此人绑在座位上,等候主人发落。以前,天上飞的只有飞鸟和飞机。现在汽车也可以在空中行驶了。由于空中没有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而且摩擦力非常小,汽车在空中可以达到很高的行驶速度,深受年轻白领的喜…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美国,有超过700万的汽车司机使用了“电子标签”——一种贴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异频雷达收发机。这些汽车在经过停车场收费处以及高速公路收费处时可以不用停车,在飞驰而过的同时,就缴纳了各种费用。这是通过收费处的特殊装置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电脉冲信号交换,实现方便快捷的缴费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在结构和原理上对汽车液压制动管路压力波动效应发生装置和ABS制动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汽车制动管路波动效应发生装置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制动管路波动效应发生装置,可以在制动管路内产生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云无心 《百科知识》2011,(15):41-42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例如“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的说法。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同一种食物中,同一种有害物质在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一个“荒诞”的结果:有害物质在某个含量一定的食物中,其数值在一个国家是“安全”的,在另一个国家却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下半句—“食以味为先”。当一盘食物端到我们面前,最先浮现在脑中的想法常常是“它是什么味道的”。食物的味道是食材、调味品和烹饪手法共同创造的结果,而人能品尝出味道,主要依靠口腔中的味觉系统。不同的食物味道各异,会给味觉系统带来不同的感受。然而,有时候味觉不仅带来食物的味道,还能影响人的情绪和认知。近年来,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味觉还会影响人类的判断力。味觉带来认知差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提到的味觉感受有5种,即酸、甜、苦、辣、咸。  相似文献   

14.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夏天,那些漂亮、帅气的衣服似乎都是给瘦人们准备的,所以越来越多的朋友面对食物时“进退两难”,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在控制食物摄入总量的时候,还有一些朋友甚至不碰一点脂肪,美其名曰:怕长肉。难道想要保持身材,就一点不能摄入脂肪吗?什么是脂肪?在化学课上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脂肪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再具体说,是由甘油和各种脂肪酸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实脂肪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脂肪  相似文献   

15.
人类靠身体内的化学感受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化学刺激。在各种化学感受器中,味感受器引导着我们的摄食活动。味蕾是人类昧感受器的基本结构,它们大部分集中于舌乳头。在味蕾顶端有一小孔,开口于上皮表面,被称作“味孔”。当溶解的食物进入味孔时,通过黏液层作用到味细胞的微绒毛,可以引起细胞膜对某一离子的通道开放,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装置是通过石油裂解加工作为主要的生产模式来完成各种染料和化工产品的加工装置。通常在工作中装置内的各种介质都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这就需要在石油加工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发生物质泄漏隐患,否则其在运行中一旦发生装置内介质泄漏,极容易引发重大后果。本文就石油化工装置内工艺管线的试压研究进行分析,就其安全控制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体内也在燃烧吗?我们稍一考虑,马上恍然大悟:我们的身体内时时刻刻都在“燃烧”,“燃烧”我们摄入的食物,把它们转变为二氧化碳和供给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那么,人体内也在进行核反应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免要困惑了:我们身体内能进行核反应吗?是像原子弹那样的核裂变,还是像氢弹那样的核聚变?如果不可能,那么下面的情况该如何解释呢?神秘增多的镁1958年,法国斯特拉斯大学药物研究所的梅茨和哈塞尔曼等人,对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油井工人做了长时间的生物化学统计,他们详尽地分析了工人们每天进食的成分和排泄物成分后发现:几乎全部元素…  相似文献   

18.
科技广角     
小心黑客攻击你的汽车汽车工业分析家提醒说,越来越多的汽车上出现了无线上网装置,汽车电脑系统面临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据专家介绍,由于汽车制造商调整了车载电脑系统,以便让客户用MP3播放机和手机传输信息,所以汽车现在也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这种病毒通过连接这些装置的“蓝牙”技术袭击汽车无线设备。俄罗斯卡斯珀斯基实验室公司的反病毒研究专家卡斯珀斯基说:“如果智能电话和车载电脑系统用同一个途径传递数据的话,黑客早晚会在车载电脑正在运行的系统中找到安全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发动病毒袭击。”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就是电脑控…  相似文献   

19.
机体的过敏有些人吃了某些食物如草莓或是鱼虾、荞麦、巧格力等等以后,就会出现皮疹。有的人吸入某些花粉后就会发生鼻炎或喘息。这是由于这种人对该食物敏感所引起的。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变态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东西叫“致敏原”。变态反应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同抗体和免疫现象有关。有些传染病可以使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免疫性。得了这种传染病以后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一定时  相似文献   

20.
危险的瞌睡     
法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模拟驾驶系统”,一个虚拟的道路环境,一辆605马力的汽车,以探寻瞌睡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