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网络中节点地位评估创新研究的不足,本文引荐一种新的社会网络节点分析指标, 即节点的结构权力(Structural Power,简称SP)指标。【方法/过程】首先,给出SP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用示例说明SP 的科学性、合理性;然后,选取我国10所高校情报学领域合作团队为例,计算10个合作团队中成员的SP值;之后,构 建10个合作团队的合作网络,获取网络中成员的中心性指标;最后,就合作网络中节点成员的SP值与其中心性指 标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SP指标与中心性指标呈显著相关性;SP指标能同时兼顾与其他节 点的连接数量、第三成员同时与考察成员和其他成员的连接关系,其他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等,是基于整体网络连 接关系的一种社会网络中节点的结构权力地位与评价指标。【创新/局限】本研究提出的SP指标既能评价社会网络 节点中某一成员的中心地位,又能兼顾其他成员在整体网络中的多种关联。但当社会网络中某一节点的SP值发生 变化时,该节点对网络信息的控制能力和整体网络的信息接收能力、传播能力也会发生变化,怎样动态评价节点的 SP值是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文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2-14,54
21世纪的技术创新趋势是网络化合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这一趋势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知识产权制度。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企业需要构建外部创新网络,逐步搭建内部创新平台,同时灵活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创新网络是由于合作创新主体间关系框架演化成网络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合作创新组织模式,能够反映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信息扩散与转移程度以及合作创新绩效。首先确定网络结构对网络结点、网络聚类对整体网络的创新网络研究框架,在归纳和总结以往学者对网络结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影响网络成员创新产出的网络结构变量。接着描述实证分析思路和数据获得途径,运用回归分析和网络聚类分析方法找出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与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发现中间中心性对网络成员创新促进作用的异常结论,最后给出实证结论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与实践经验反思的方法。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中主要问题:科研组织形式僵化、科研团队合作成效不高、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科研管理行政化强学术性弱、科研管理战略性严重缺乏等突出问题与消极影响。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科资源固化的院系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与评价机制、官本位文化、泰勒式简单管理思维、对模式Ⅱ知识生产时代的不适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旨在通过问题研究,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是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运行的非正式组织,是具有跨地域、网络化、自发性等特征的非法人实体,目前主要靠其成员间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管理上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概念、特点、发展规律的梳理,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的成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提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管理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团队合作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治  陈丽玉  王思卉 《科研管理》2015,36(5):149-161
科研团队是大科学时代最基本的科研组织形式,但现实中科研团队缺乏有效合作却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痼疾。论文从科研团队合作网络角度分析对科研团队合作紧密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以华南地区部分高校92个团队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小规模团队(10人以下)在合作网络密度与合作强度上均优于大规模团队(25人以上),且成立时间短的团队合作程度最高;(2)样本团队成员中不同学科背景对学术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也反映现实中团队成员跨学科合作并没有有效实现;(3)团队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合作网络密度、合作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表明团队角色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团队有效合作至关重要;(4)团队冲突对科研合作有负向作用。为此,在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发展中应尽可能控制团队规模;尤其要注重团队中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团队成员需要有明确的角色与功能分工;建立规则化解冲突机制,减少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学科交融和知识碰撞的时代下,期刊作者合作网络特征对组织内部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影响,其研究结果可以为科研人员组建高效合作者或团队成员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尽量避免因感性认识进行成员选择给团队创新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鉴于数据科学在当今时代的影响力和价值性,文章选择以“数据”为研究主题,收集了2008–2018年期间刊发的17万篇中文期刊论文,通过数据处理获得了766个相对稳定的作者合作网络,解析每个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利用聚类算法对网络结构特征数据进行聚类,进而获得具有近似网络结构特征的簇。与此同时,对具有不同代表性特征的网络簇使用CART决策树算法挖掘和分析其潜在的决策规则,以此来反映不同网络结构特征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 科研人员应加强合作共赢,尽量避免封闭式的科研发展模式。② 高绩效科研合作网络内部至少需要一位科研水平较为突出的带头人作为网络内部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的枢纽。③ 网络规模的良性扩大也有利于网络内部整体创新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组建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重要前提,以教育部首批认定14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联合申请专利和合著论文为样本构建合作网络,对比分析组建前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4家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后,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合作广度方面变化较小,成员单位合作也多为两两线性合作关系,且不少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并不是已有合作网络的中心节点。提高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参与度,鼓励高校参与已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的深度与广度,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破除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而非将其视为获取资源的途径,应是今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需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会话交流过程存在着复杂的网络结构,探究微信群内部网络结构特征并划分成员角色对研究微信群中信息传播及成员角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虚拟社区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真实微信群内部的会话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成员活跃度划分微信群成员角色类型,基于成员相互回应行为与共同回应行为设计成员关联强度算法并构建会话交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静态结构特征及动态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群内部成员角色及地位具有差异性,会话交流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性态势;微信群会话交流网络符合六度分割理论,具有小世界效应的特征;微信群会话交流网络具有动态演化性且核心成员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张雅楠 《科教文汇》2014,(19):188-188
高等学校制定“大学章程”,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治理结构,促进高校去行政化,并逐步走向一个依法治校,学校自主办校的科学化轨道。推动高校章程,一方面将对大学举办者、办学者的权利边界和职责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对在大学内部治理进行规范,将成为中国教育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启航。  相似文献   

12.
加强协同研究是提升科研创新绩效的必要路径,知识结构、组织结构、评价结构等结构性问题影响着高校协同研究,表现为理论创新和知识增值缓慢。文章通过对结构性问题的分析,认为制度引导方向问题阻碍着知识结构的优化、组织结构的开放和评价结构的完善,而克服制度障碍需要政府的介入、高校的主动和企业、社会团体的紧密合作。应以高校整合人才资源、打造特色优势研究团队;激励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改善成果质量评价方式,促进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中心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培育组建的创新组织,其具有多元性、冲突性、实体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与高校及其内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先天具有的产权特征和事实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治理的基本方向、制度安排、检验标准等问题,将有助于各中心构建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实现中心建设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14,(2)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光芸  赵昕宗 《学会》2014,(2):5-11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校产教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以CZ大学为例就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发展展开实证分析,探索设计一个由"政府引导,行业组织催化,企业与高校双向对接服务"的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共同体,提出基于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产教相互服务应用的建议.通过政府调控,最终促成校企合作共同体下产教双方自组织服务对方,营造出适宜合作萌芽和生长的良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组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艳  童勋 《科学与管理》2005,25(3):31-32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网络组织的兴起及其主要效应。由于在信息传播、权力分配、人员激励以及推动创新方面,网络组织都要优于传统的层级结构。因此组织的内部结构会出现网络化倾向,而组织之间通过长期合作所建立的网络结构也能够产生能力互补、降低成本以及扩大信息来源等效应,网络组织将成为知识经济下主要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与大学创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探讨了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下的大学创业机制问题。本文对大学科技园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的概念,并结合我国大学创业环境的建设,提出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是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种模式,是影响我国大学创业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大学创业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韦克难 《软科学》2004,18(5):61-63
组织创新的内部原因是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组织结构的改变、组织职能的转变、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组织创新的外部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环境的变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组织创新的关键是组织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联盟管理、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声誉、联盟经验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并利用二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组织声誉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对其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4)政府合作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与其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