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政策或工具的互动,强调科技创新与金融的融合,将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加深对科技金融的理解,促进它的研究与应用,有必要对科技金融研究的理论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本文在梳理大量典型文献基础上,率先综合科技金融的理论和应用,设计了科技金融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总结,从国内外科技金融涵义、科技金融体系、科技金融效用、科技金融政策等四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重点对十二个研究方向进行回顾和评述,系统讨论了科技金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及难点,并对科技金融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总结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研究可以从深化科技金融的概念、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重视科技金融评价体系、关注社会金融资本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揭示不同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知识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科技金融内涵的界定和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互动耦合关系分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我国省级区域统计数据,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大部分省市科技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显著。据此给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府缋效管理的兴起,科技政策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阐述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础性前提是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从概念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外部界定和内部划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了界定;从科学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评价"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进行了区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基础研究政策的可评价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本框架--"T-B-P"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给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科技金融政策提供参考,构建科技金融政策效果评价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客观评估科技金融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从2006—2016年是不断上升的,其中,金融环境和科技投入受宏观经济影响波动较大,科技产出一直是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政策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国内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29个省份(不含新疆和西藏)的专利产出效果进行政策评估,并对科技金融政策影响专利产出的作用路径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第一,科技金融政策对我国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第二,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科技金融政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专利产出具有促进效应,对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第三,加大研发投入和集聚科技人才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专利产出的有效实现路径。未来应继续在完善政策落地机制、推行区域化战略、增加研发投入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化科技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者们对创新创业政策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关注并展开讨论。采集了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和期刊相关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和5E评价等方法研究创新创业政策绩效。结果显示:政策对科技与教育领域实践覆盖面较为全面,但带动相关学术文献未能兼顾各行各业;政策地域公平性并没有体现到学术文献中;政策的高关注度并没有带动学术文献的高层次研究;学术文献对政策文本的转化效率低且转化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日益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对象,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梳理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界定了制度、政策、创新的概念及其关联,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一个支撑和引领创新的制度与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挖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制度与政策做了汇总分析。研究认为,创新制度与政策正呈现日趋综合性、关注全过程、更加开放、更加注重扶持中小企业、更致力于人才引进以及知识产权形成的贸易壁垒加剧等特点,其方向在于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据此,提出中国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构建了公共科技政策影响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印度1991—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印度科技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中央政府研究机构、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其中,税收激励政策、中央政府科技支出、邦政府教育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支持政策、邦政府科技支出和中央教育支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与实施公共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技政策工具是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前提,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实现经济转型的契机。本文围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核心问题,通过构建科技政策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上海科技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科技创新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高等院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产生影响。科技政策因子当中,人才培养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及服务政策、税收激励政策,通过科技政策系统对上海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积极作用,金融政策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科研资金扶持政策由于相关会计准则不完善等原因,对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把握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及不同科技政策不同时期的影响途径,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及完善的激励机制,使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分析——基于1997-2008年样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晓云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07-1812
 基于中国创新政策组成的框架,对1997-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研究表明:虽然涵盖了创新政策框架涉及的所有主题和重点内容,但总体上中小企业的创新政策力度较弱、针对性和体系独立性并不强,这在组织结构、立法、金融资源、商业创新支持体系和人力资源政策方面都有所体现。迫切需要建设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的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独立体系,并满足技术政策目标演化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设计科技金融政策量化标准手册,从多维度定量分析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通过拓展的C-D生产模型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科技金融政策投入差异明显,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科技投入要素之一与科技产出的关联较为显著,但有效性差异较大,三地间的科技金融政策间的有效协同不足。  相似文献   

13.
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现有科技政策作为研究样本,从政策工具维度、科技活动维度和科技政策层面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科技政策分析的三维框架。利用该框架对现有科技政策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现有科技政策在需求型政策上的缺失和相关科技政策统一管理力度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李宁 《科学与管理》2012,(3):5-9,15
本文评述了不同经济学学派关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的观点,强调了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入手,论述了学习在技术创新中的源泉与作用机制,并从反垄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学习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瓶颈,财政应通过合理的政策工具给予支持。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从技术市场主体和财政政策类型两个维度对上海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制约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政策结构失衡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陕西省省、市两级对比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总体数量、文本类型、颁布主体以及政策工具4个维度对陕西省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陕西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较为完整,在数量上呈现稳定增长,在文种类型及主题上日渐丰富,省市两级能呈现省级引领、市级学习并赶超的态势,但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政策颁布主体缺乏协作性,因此建议协调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需求面政策工具的使用,加强横向与纵向部门的协调性,并积极提升政策从省级传递到市级层面的效率,同时提高政策的实践性及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采用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与软件对CSSCI中2009年收录的金融学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2009年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金融危机、商业银行、货币政策等,被引文献中的高被引文献也与这些热点有关,同时各金融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下限不断提高,出现了省(市)间的政策竞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构建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受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重衡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难易程度的影响,与科研人员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意愿等个人特征有关,与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程度等影响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因素有关。并利用MATLAB对以上结果进行了数据仿真,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政策评估在我国开展得较少,政策评估的方法也不很完善。本文介绍了一项创新政策评估的实践,通过对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评估,分析了这一政策执行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并就创新政策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是科技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具体举措与微观个体非理性行为的关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以行为公共政策视角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2007—2021年中央层面的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从情绪认知、行为引导构建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框架,重点从工具、叙事与反馈三个层面分析科研减负、评价引导、人才管理三个维度的政策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正巧妙地运用鞭子型与助推型协同的政策工具、认同强化与社会规范组合的叙事效应、政府主导的单向政策反馈来塑造科技人才的情绪认知与行为引导。但是,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政策偏好与科技人才的行为偏好存在偏差,政策工具的缺陷、叙事效应的断层与个体感知的偏差促使了“非理性行为”的发生。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体系亟待完善科研减负的选项体系、人才评审的评定标准与微观个体的情绪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