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实现经济欠发达县的跨越式发展既是关系全省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重点,更是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难点。只有在加大对口帮扶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现实优势、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才是经济欠发达县实现跨越式发展,迎头赶上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体制结构具有积累、效率、稳定经济、公平、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消费结构合理化等功能,以实现经济腾飞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型分析与计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庆  陈迅  吕俊娜 《科研管理》2014,35(12):175-182
为了分析经济与环境间能否实现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得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以及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1995-2011年30个省的CO2排放为例,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运用3SLS法对EKC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当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等满足一定条件时,即可实现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2)虽然现阶段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呈正向变动,但EKC假说仍是成立的,即我国最终能实现两者间的协调发展;(3)工业结构、贸易开放度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不利,能源强度、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环境规制则正好相反,其中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引下,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粗放型”增长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不良后果,决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性”;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和基础条件。针对我国的国性,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的两个方面是: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科技进步能够解决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相比,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更根本、更有效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其调整需要进行全方位设计和科学规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合理推进。本文采用结构分析法,从建立学科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和协调区域经济结构、建立公平的分配结构方面阐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转换思想,扬弃GDP万能情节,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换,是实现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是发展和谐经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不仅需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复兴,更需要实现生态的复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生态复兴,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复兴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构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  相似文献   

8.
蒲成毅  潘小军 《软科学》2011,25(11):46-51
通过保险产品结构与消费者满意度关系的研究,认为随着保险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消费者数量与消费偏好层次结构的改变,只要按照保险产品功能结构与消费者满意度间的合理匹配关系来经营,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保险资源浪费,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的最佳结合,实现保险经济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保险业最优增长,即健康持续发展。而保险产品结构变化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则是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与保险业研发推出多样化的功能险种的能力间的矛盾运动结果。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协调发展是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人口膨胀是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根源,是制约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对中国来说,人口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根本上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要手段,促使三者的有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是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科技投入不足是山东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发挥山东多年高速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山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与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问题,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但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既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业经济政策,又要加强农业基础,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立法。实现政策稳定,法制完备,以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协调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一的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的观念已过时,要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多元发展理念。区域交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决定区域交通的发展方向,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藏在实现跨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习能力与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并且具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优势。因此,后发优势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成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就取决于后发国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了对环境要素的破坏。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理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谐调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陈国娇 《科教文汇》2008,(23):215-216
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了对环境要素的破坏。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理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发展为前提,人与环境、现在与未来应该是谐调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光能是经济树木生命活动的初始能源。光对经济树木的生理生态作用,是通过光谱特征、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因素来实现的。主要阐述了光照条件与经济树木的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信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信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立足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分析,详细讨论了信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信息经济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调整政府行为,促使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换等措施,以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确保我国经济在信息社会中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所以只有不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管理,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就经济管理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由于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哈大齐整体发展最优。生态环境与哈大齐经济增长的协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哈大齐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生态合作问题放在首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经济是以生物质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古老而新兴的经济。生物质经济能够帮助人类较好地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保护环境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必须抓住机遇,建立生物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制定生物质产业化发展规划,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机制,建立生物质产业集群,实现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