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究了Al2O3,CeO2,TiO2负载Cu,Ag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及CuO/CeO2,CuO/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对于CO氧化,Cu系催化剂中CuO/CeO2活性最高,Ag系催化剂中,Ag2O/Al2O3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氧化镧对Cu—O/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原  周仁贤 《科技通报》1997,13(3):148-151
在色谱-微反流动法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三种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并运用BET、XRD及TPR等技术研究了La2O3的添加对Cu-O/γ-Al2O3催化剂性能及催化剂氧化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添加不仅使La2O3与CuO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且也与载体γ-Al2O3产生相互作用;La2O3的添加促进了CuO在γ-Al2O3上的分散,并使CuO均以非晶相形式存在,从而改善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还使La-Cu-O/γ-Al2O3催化剂的TPR峰温降低了75℃.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气象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由于大气中CO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升高,并导致生态环境、海平面的变化,气象灾害和其它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边平凤 《科技通报》1998,14(2):94-97
用TRP技术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及不同焙烧温度的Co3O4/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还原催化剂的再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3O4/CeO2催化剂有4个还原峰(α1、α2、γ1、γ2),α1、α2还原峰归属为分散在CeO2表面与CeO2发生相互作用的氧化钴的还原,γ1、γ2归属为晶相氧化钴的还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α1、α2峰消失.Co3O4/CeO2催化剂经还原后,α2物种最易氧化,其次是γ1物种,γ2物种最难被氧化.  相似文献   

5.
吴红丽  朱波 《科技通报》1997,13(2):103-10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r-Ag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Cr(NO3)3、CrO3、Cr2(C2O4)3作为Cr源制备的单组分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基本相同,且均较差;但添加少量Ag(<2wt%)却能明显提高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且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r-Ag/γ-Al2O3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用其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Co-B和Co-Ni-B.合金的非晶性质由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组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在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装置上研究了CO、H2在三种催化剂上的吸附及CO和H2的表面反应(TPSR).发现CO和H2在三种催化剂上分别有二种和一种吸附态,吸附强度和二种吸附态的数目在不同合金上有较大差异.CO加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4、CO2和H2O,其中CO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解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7.
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与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朱波 《科技通报》1995,11(5):272-275
本文采用肼法测定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的浓度,并考察了吡啶的氧化活性。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与表面氧浓度成正比。氧化活性和表面氧浓度的顺序为:Cu-O/Al_2O_3>Mn-O/Al_2O_3>Cr-O/Al_2O_3>Fe-O/Al_2O_3≥Co-O/Al_2O_3>Ni-O/Al_2O_3>Ce-O/Al_2O_3.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下降。Cu-O/SiO_2催化剂中添加CeO_2后,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芝公司开发了一种陶瓷,它在与450℃~700℃温度范围的CO2气体接触时,产生化学反应,可吸收相当于自身体积400倍左右的CO2气体。该公司采用吸收CO2气体能力强的锂锆矿石作为吸收CO2气体的陶瓷材料,其吸收CO2的能力相当于以往吸收材料的10倍。另外,该材料只要与高温气体接触即产生化学反应,将气体中的CO2变成碳酸锂,并以液态形式吸收到多孔隙陶瓷中,因此,无需产生化学反应的复杂装置,能够构成低成本、高效的CO2吸收系统。同时,该材料作为陶瓷特性的高温环境下的耐久性也优异,能够从高温、高…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我国和世界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经济增长对能源供给的需求,能源生产和供给要赶上这种需求,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是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特别是矿物燃料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后者,由于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20世纪末,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CO2排放国,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4%,倍受世界瞩目。 一、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可称为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生成CO2等有害全球环境的物质。在21世纪能…  相似文献   

10.
明胶水溶液中银离子的光还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线辐射AgNO3明胶(CH3)2CHOH 水溶液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并用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跟踪研究了其形成过程.发现增大明胶和银离子浓度可以加速银颗粒的生成,其粒径随明胶浓度增大而减小,银颗粒的光还原过程属于准一级反应;明胶保护下的银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提出了AgNO3明胶(CH3)2CHOH水溶液中Ag + 的光还原及明胶对银颗粒的稳定机理  相似文献   

11.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r 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 碳隔离储存技术就是为解决CO2的处置而产生的,其核心就是考虑如何把产生的CO2与环境隔绝开来,不让温室气体影响\\\r 人类生存的地球。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 本文阐述了CO2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同时论述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有关地质环境 问题。作者建议,中国应该开展对CO2隔离储存原理、技术的研究,以便在不远的将来, 把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利用起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 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2.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叶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OTC-1型开顶式室进行了CO2浓度对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发芽势明显增设,CO2浓度有加速种子萌发的作用。CO2浓度升高对C3作物叶面积、叶干物重增加显著,C4作物增加不明显;随着CO2浓度升高,C3作物叶片气孔密度变小,C4作物(玉米)呈相反趋势;水分胁迫使气孔密度增加;CO2浓度升高,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THESENSITIVITIESOFTHEAGCMTOTHESOLARCONSTANTCHANGEANDGEOGRAPHICALLYVARYINGSSTA¥WangHui-jun(LASG,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方面,而且也体现在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变化方面。从大区地域系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始终在全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中部地区碳排放在全国的比重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西部地区比重虽较小,但基本保持着上升趋势。从省(区、市)级变化来看:1953年以来,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不断增大,并且其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1952年为起始阶段、1953年-1980年为初级分化阶段、1981年-2005年为快速演进阶段。本文试图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基本评价模型,解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一次能源消费的基本空间格局;②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是走向成熟,其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速也就越是减缓;③缓慢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难以降低地区碳排放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产业结构演进速率以逐步减缓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长白山区松茸驯化研究的进展以及松茸窝的意义、形成机理、层次结构、动态变化、适地判断等基本理论进行了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六市土地资源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区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主攻方向与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建立内外经济循环相结合的土地开发系统,加速土地开发总体规划的对策。结果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量间接血凝法(IHA),对289例高原地区(海拔2260米)病理妊娠和正常妊娠孕产妇血清中弓形体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藏族理妊娠孕产妇血清的弓形体抗体阳性率较高(10.16%),但在藏、回、土、汉四民族间病理妊娠弓形体抗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3295,P>0.05);农民病理妊娠孕产妇血清的弓形体抗体阳性明显高于干部、工人及其它职业者,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9.47,P<0.05)。提示高原地区孕产妇弓形体感染的民族和职业分布较广,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及时治疗,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千烟洲试验站为例 ,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杉木林、柑桔园、玉米地、水稻田四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O2 年排放总量、排放速率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CO2 年排放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玉米地 5 799kg·m- 2 、柑桔园 4 1 76kg·m- 2 、水稻田 3 388kg·m- 2 、杉木林3 1 1 9kg·m- 2 。研究发现 ,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O2 排放速率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白天高于夜间。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人类活动等因子对土壤CO2 排放速率的影响 ,发现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速率与 5cm地温存在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建中 《资源科学》1997,19(4):69-76
本文运用旅游结构转换原理,分析了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结构、行为层次结构、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匹配性关系,找出21世纪泰山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文章认为,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的主导特征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雄伟壮丽的资源风景的有机融合,泰山旅游应以.风景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市场结构、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