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学会》2010,(9):18-18,43
<正>李熠煜在《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上撰文《文化视野下乡村民间组织转型动因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民间组织呈现出外生性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内源性民间组织相对萎缩的趋势。中国乡村的民间组织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2.
齐海丽 《学会》2009,(7):15-18
新农村建设是在席卷全球的共同治理模式背景下提出的。从理论上看,多中心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实诉求中,农村组织的缺位使其参与更具迫切性。虽然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民间组织角色发挥的因素。因此,应该从政府的扶持与支援、农村民间组织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入手,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保障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发挥。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洪彬 《学会》2007,(6):7-10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胡洪彬 《学会》2008,(2):30-33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国内农村民间组织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周彩虹 《学会》2008,(7):21-27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作为具有地域特性的一类民间组织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农村民间组织在我国发展较晚,并不完善,却在农村社会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亦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争论和探讨。该文对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农村民间组织内涵、分类、产生、社会功能及如何发展等几个方面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以供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平  张先科 《学会》2008,(3):22-26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以政府选择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社会选择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型。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剥离,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要由各种民间组织来承担。国内学术界认识到民间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如何改进、完善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民间组织积极健康地发展。该文从民间组织的界定、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优化等方面对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做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的角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军  齐海丽 《学会》2008,(2):19-23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市场和政府作为一级的治理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这也为农村民间组织介入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制度空间。而农村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扮演的"粘合剂"、"主力军"、"蓄水池"和"安全阀"的角色,也将促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管理中的民间组织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远 《学会》2006,(12):14-19
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与中国特殊的城市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中国城市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提供社会服务上的缺陷等都对民间组织在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民间组织基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力参与城市管理,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城市管理中的不足。在民间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理顺政府、社区等相关城市管理主体与民间组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持。  相似文献   

9.
对完善民间组织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立群 《学会》2007,(9):23-25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组织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与国外民间组织之间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的关系较以前更为复杂。民间组织政策法规制度体系也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如何完善和创  相似文献   

10.
周彩虹 《学会》2010,(1):9-1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以及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民间组织逐渐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之一,在农村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该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理论以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的研究,试图寻找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产生作用的合理性基础,同时分析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各个环节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为实证层面上研究农村民间组织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文娟  何倩 《学会》2009,(10):18-21,6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通过监督与介入、示范与引导、实施与推进等途径参与公共管理,推动了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促进了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推进了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项公共项目要求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会不断得到拓展,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强 《学会》2011,(5):15-20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定位不明,从而导致其外部管理和内部运作的各种弊端。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应从两个方面来重新定位民间组织。首先,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次,民间组织必须保持其相对于政府组织的独立性。民间组织应以非政府性、多样性、非决策性以及其直接来源于社会为目标来继续发展。同时,还要警惕来自于权力和现有体制的压制和扭曲。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文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村民主参与意识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科学制定乡村建设规划、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乡镇企业整合过程、加强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从建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妇女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妇女身份建构中的运作方式。在妇女非政府组织的促发下,农村妇女的身份认知已然发生了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妇女非政府组织从外部到内部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亮 《学会》2014,(8):5-10
慈善组织是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进慈善组织建设,有助于传播慈善和公正理念、有助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监督,完善乡村自治。农村慈善组织在发展过程显现出准入难、监管松、制度安排漏洞、发展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农村慈善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选择政府主导的路径、社会进入的路径和内生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超镭 《学会》2009,(8):9-13
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力量。该文从我国民间农业合作组织产生的原因、现状、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最后,结合一些案例,深入分析了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政府的角色问题和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以期更清楚地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17.
伴随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不少村镇出现“五化”(非农化、老弱化、空废化、污损化、贫困化)现象,成为制约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构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体系有助于支持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水、土等资源优势,振兴乡村经济,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本文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脉络、应用领域与尺度特征,并以村镇地域系统为对象,从综合性与地域性视角界定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承载力与承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切入,剖析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村镇建设类型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互馈关系,探讨了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最后,通过指标体系与系统模型构建,采用“短板原理”,初步构建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体系的理论模型。本文主要贡献为完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以及系统评估方法,同时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光芸  赵昕宗 《学会》2014,(2):5-11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现存农民组织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村支部、村委会等类政权性组织,它们仍然是农民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组织依托,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政策仍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性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种类较少、农民参与的更少,但大多数农民认识到了大力发展的必要性;维权性民间组织数量最少,但目前农民权益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屡屡被侵犯,说明农民需要建立自己的维权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