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银行业在实现业务和数据集中处理的信息化架构后,随着业务的发展,面对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批处理需求,如何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灵活配置资源是银行信息中心不断面对的挑战。以资源和应用虚拟化为核心的云计算架构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中心的资源使用,为批处理业务动态配置有效资源。针对以批处理中按照业务类型和处理流程进行资源配置的传统方法,提出了一种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分解成为可以进行独立并行处理任务的方法,可以在云计算环境下分组处理具有共同特征的计算和操作任务,实现优化资源调配。通过HadoopMapReduce并行计算架构进行模拟验证,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批处理执行效率、资源使用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在大量批处理业务领域(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配置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从银行创新活动的集中化程度、时间连贯性和与竞争者的差异性出发,提出创新资源配置战略的3种战略表现.利用2001-2010年16家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探索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渠道创新方面的资源配置战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创新资源的集中化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突破式创新能力和渐进式创新能力在此起到相反的调节作用;银行创新资源的连贯性配置正向影响创新绩效水平;银行创新资源的差异化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突飞猛进,IT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IT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和效能,是如今计算机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对计算机系统以及计算机网路进行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动态优化则是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进行一系列配置、资源合理分配以及任务科学调度的理论性手段。本文章则正是对马尔可夫决策从模型、决策再到具体应用层面对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如何动态优化进行相关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瑞英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6,24(7):967-973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必须对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围绕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阐述了以下4个部分内容:基本概念的界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等概念的发展和商业实现,其技术实质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现在,整个IT环境已逐步向云计算时代跨越,虚拟化技术也从最初的侧重于整合数据中心内的资源,发展到可以跨越IT架构实现包括资源、网络、应用和桌面在内的全系统虚拟化。  相似文献   

6.
马海群  马小琪 《情报科学》2007,25(10):1444-1448
应用讨价还价(含双向议价)博弈模型分析数字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损失,并在博弈论框架下进一步提出基于政府调控的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全国和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不断优化态势,但目前投入结构尚不尽合理,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未能充分显现,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尚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2)我国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共15个省(市、区)科技资源配置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更大,黑龙江、江苏和陕西等8个省份的TFP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双重叠加的影响,河北、福建和青海等6个省区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鉴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情报学角度探讨目前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的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借助各类情报技术,以突发事件情报为主线,以突发事件情报分析为中心,透析突发事件中情报分析的定位和组成要素,从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3个层次系统角度全方位分析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处理、组织和分析过程,构建突发事件情报分析总体框架、业务流程框架和信息流程框架,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提供信息支撑,最后以药品安全性突发事件为例来应用和验证构建的情报分析框架,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9.
虚拟化技术是企业降低IT费用的同时大幅提高效率和敏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具体的项目管理,本文以超低渗研究中心为例来阐述虚拟化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SBM模型测算出的效率值将我国29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梯队和一个异常组,并通过对每个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有缓慢提升趋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相较于知识创新成果,经济产出有很大的不足.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High-throughput, cost-effective, and portable devices can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point-of-care tests. Such devices are able to acquire images from samples at a high rate in combination with microfluidic chips in point-of-care applications. However, interpreting and analyzing the large amount of acquired data is not only a labor-int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process, but also prone to the bias of the user and low accuracy. Integrating machine learning (ML) with the image acquisition capability of smartphones as well as increasing computing power could address the need for high-throughput, accurate, and automatized detec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results. Here, ML-supported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are presented.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quantification of colorimetric tests, class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 (cells and sperms), soft sensors, assay typ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fluid properties.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L methods, including the required number of data points, image acquisition prerequisites, and execution of data-limited experiment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ransformativ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as a new area of modern information sciences, which plays crucial role in development future IT technologies. Transformative computing allow to jo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s with advanced AI solutions, which allow to analytically process and manage acquired data. It enhances possibilities of efficient data analysis, and thanks to the application of AI, opens a new areas of data exploration towards planning, decision supporting, and advanced sec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ll focus on new possible areas of transformative computing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for seman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 well as cognitive data reasoning.  相似文献   

13.
魏婷 《现代情报》2012,32(8):20-22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网络虚拟化的资源分配、网络应用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等问题,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网络虚拟化管理策略。该策略大幅度增加了网络的数据交换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的数据流量,通过改善网络传输性能而提高了云计算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4.
曾伏娥  郑欣  李雪 《科研管理》2018,39(4):92-101
信息技术(IT)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会导致能源消耗、社会分化,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但现有文献对IT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整合模型。以214家汽车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IT能力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面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论发现IT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绩效表现,促进可持续发展绩效;业务流程敏捷性是IT能力重塑企业的关键环节,对于IT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EUCALYPTUS的虚拟云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仲 《现代情报》2011,31(5):152-157
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提出了通过虚拟相互通讯的进程,减少相互通讯的两个或多个任务的通讯时间。通过虚拟化通讯进程到一个工作站中,减少了进程间通讯开销和降低网络繁忙程度,从而降低网络通讯负载。由于虚拟化,增加了虚拟集团中的被虚拟化的硬件软件系统的资源的利用率,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结点的CPU的空闲计算能力,增加了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并使系统的健壮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流程挖掘是一种从实际业务执行日志中发现结构化流程信息的过程。流程挖掘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流程的发现和辅助建模过程中,并能够通过差异分析的方法帮助改进已有业务流程。如何处理流程模型中的重复任务,是流程挖掘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在标准流程挖掘算法执行之前进行的重复任务处理阶段,这一重复任务处理方法可以很好地兼容目前已有的各种流程挖掘算法使之能够处理重复任务。并提出了一种能够将事件记录上下文信息的差别数值化的距离度量定义,使用这种度量能够利用聚类方法来识别输入数据中的重复任务。最后利用典型的带有重复任务的流程模型,对所提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批量处理构建查收查引报告工作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苏婉莹  周琴 《现代情报》2018,38(4):130-134
[目的/意义]针对近年来图书馆查收查引报告需求逐年增加,自动化检索系统容易出现数据质量问题,传统手工操作费时费力的现状,提出了一个新的查收查引报告工作流程,以便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查收查引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方法/过程]将生产运营管理学中的顺序移动法引入查收查引工作中,结合批量处理策略,重新构建查收查引报告工作流程。[结果/结论]该流程综合利用图书馆现有软件资源——Word、Excel和文献管理软件,发挥各软件之长,实现批量检索、批量编辑字段、快速插入引证文献。这大大减少了检索人员的重复性劳动,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为查收查引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5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将企业应用的典型信息技术分为五种类型:财务/人事系统、其它单/多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全局集成应用系统、跨企业应用系统、技术型系统。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特征企业对这五类信息技术采纳状况的差异,得到的生存曲线能够反映研究期间任一时点不同企业对某种技术的动态采纳率。利用Cox回归模型对各企业特征对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指出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规模、组织结构、竞争程度、行业地位、成长阶段对五类技术的采纳的影响不同,并揭示了不同特征企业对这五类技术的采纳趋势。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surprisingly little atten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hics to respect for persons, either as an ethical issue or as a core value of IT ethics or as a conceptual tool for discussing ethical issues of IT. In this, IT ethic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nother field of applied ethics, bioethics, where respect is a core value and conceptual too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value in thinking about ethical issu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though not exclusively, issues concerning identity and identity management, explicitly in terms of respect for persons understood as a core value of IT ethics. After explicating respect for persons, the paper identifies a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putting the concept of respect for persons explicitly at the center of both IT practice and IT ethics could be valuable, then examines some of the implicit and problematic assumptions about persons, their identities, and respect that are built into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are taken for granted in discussions in IT ethics. The discussion concludes by asking how better conceptions of respect for persons might be better employed in IT contexts or brought better to bear on specific issues concerning identity in IT contex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