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AJ模型是研究企业选择合作/非合作创新的基本模型,其主要结论是当行业内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作为决定企业能否垄断创新收益的重要因素,已经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重视。结合这两方面的研究,将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引入AJ模型的创新函数中,设计了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当行业内技术溢出率一定时(此时,企业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创新可获得同等收益),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越强,寡头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非合作创新;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越弱,寡头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研究结论对于解释我国类似汽车等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创新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A-J模型,研究后发大国技术创新方式和领域选择。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取决于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本系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这个系数处于合适的领域内企业倾向于合作创新,此时当企业间溢出效应比较大时倾向于投资应用领域,相对比较小时倾向于基础研究领域;当这个系数比较小时企业都倾向于自主创新,且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当这个系数相对比较大时企业愿意采取自主创新方式,且倾向于在基础研究领域投资。这就要求国家结合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核心技术能力生命周期模型,概括总结其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各阶段特征.通过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确定产业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技术识别和评估.从技术类型和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异质性两个维度,建立创新模式选择空间模型,分析各模式特点,以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技术开发的类型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企业开发的技术与企业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发生变化的程度和所涉及的活动性质的现将企业的技术开发分为核心技术开发,辅助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进。在对不同技术的创新模式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活动所适合的技术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股权激励作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挽留人才的常用工具,也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企业中.从股权激励要素特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在2006—2020年实施过股权激励计划的25家互联网企业实施的65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主要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模式为主,激励对象更倾向于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激励额度整体偏小;同时股权激励计划在行权条件和激励期限的设计上偏向于"福利型",存在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实施的现象,并从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学习能力对企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以部分国外大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行业竞争强度和溢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学习能力较低时会选择与同行企业合作的横向技术联盟模式,而学习能力较高时则倾向选择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合作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异质知识的创新价值和保护自有核心技术则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风险是制约和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对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主要创新模式及其特点,通过调研数据说明了中小企业选择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原因;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及其在不同的创新阶段的风险大小.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10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1071个观测值为样本,从R&D投入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角度分析企业进行R&D资本化与费用化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对R&D投入会计报告的变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受到了企业特征的影响。研发强度大、盈利水平低、规模较小、负债水平高、股权分散、研发投入不稳定且处于扭亏临界和高技术行业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将R&D资本化,而那些规模较大,盈利水平高、负债率低、股权相对集中、研发投入稳定的企业则倾向于将R&D费用化。另外,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与其系统风险、成长性和收益平滑动机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民营OEM代工企业的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股权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较大、债权融资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较小的结论.并建议我国民营OEM代工企业应尽可能采用股权融资安排方式,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增强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顾群 《软科学》2016,(1):14-16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权私有收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具有阻碍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探索式创新,反之倾向于选择开发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2016—2019年公司风险投资(CVC)支持的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CVC联合投资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CVC单独投资的企业,CVC联合投资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联合投资成员持股比例的差异显著抑制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产权性质的多元化显著促进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的行业异质性促进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行业相似度不利于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技术创新活动和承包商施工业务之间的溢出效应,讨论承包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可能存在的两种路径选择:与技术创新市场的在位企业进行合作或竞合。基于建模和博弈论的分析表明:(1)在施工收入和技术创新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承包商会选择竞合的技术创新路径;(2)在承包商选择竞合路径的情况下,承包商能提供比在位企业更高的创新质量;(3)然而,承包商选择竞合路径存在降低技术创新市场整体创新质量的可能。根据研究结论,从更好推动重大工程创新活动所具有的创新驱动创业使命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采用了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在迅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边缘化和空心化的严重问题,使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依附于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难以为继。沿海地区由于最早采用了技术引进创新的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也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广东省的案例分析了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产生的机理和问题的成因,提出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可持续性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以优化产业转移战略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哲学高度审视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拓展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哲学视阈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路径依赖与技术路径创造相统一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社会化与社会技术化相统一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创新认知与技术创新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深入探究银行业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两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识别出以信贷配置为中介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降低信贷成本、增加信贷供给和优化信贷结构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形成企业创新投入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增强银行对创新项目的筛选能力和创新风险偏好,激励企业提升创新产出质量,带来创新的学习经验曲线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且这一机制在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高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发挥作用更强。基于研究结论,分别从国家、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得到的政策启示为:大力发展股份制银行,鼓励银行业适度竞争;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打造创新型企业;加强金融支持,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昶  王恺霖  宋慧玲 《资源科学》2020,42(8):1566-1579
随着近年资源应用领域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下游材料端的技术创新突破已成为重构中国资源产业优势的战略着力点。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新材料企业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风险投资与政府补贴对中国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①对于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和政府补贴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了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中,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更明显但具有短期性,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则具有滞后性;②对于导入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小,而政府补贴正好弥补了市场资金配置的不足;对于成长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长期激励效应强于政府补贴;对于成熟期新材料企业,政府补贴不能促进其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则比较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新材料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引入分类补贴机制,重点向导入期新材料企业倾斜,并引导风险资本投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新材料企业。  相似文献   

18.
对比了台湾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模式差异,认为二者对企业文化、市场导向、质量管理、研究发展、策略管理、技能管理6类影响技术创新因素,与对应的技术创新管理人员所需具备能力认同均有较大差异。在当前环境下,台湾传统产业复兴模式已不可能重复台湾高技术发展之路,台湾传统企业应该建立更为"进取型"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婷  张梦明 《科研管理》2019,40(11):155-163
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收效甚微,反而使中方企业面临外商“合资-阴谋亏损-并购”的风险,外方“阴谋亏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技术控制。本文以2005-2007年间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构建中外合资企业面板数据集,实证检验了外方技术控制、合资企业研发投入、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合资企业被并购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外方可以通过技术控制阻碍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增加;合资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得其被外方并购的风险上升;合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削弱会显著增加合资企业被并购的风险。研究结果对国家外资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引进外资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研发投入相比,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新型融资手段,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备受争议。为此,采用我国1994—2012年风险投资、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PLS回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研发投入等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研发投入均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风险投资额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较低,研发经费支出额对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是风险投资额弹性系数的2倍。尽管风险投资额对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但对不同创新产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注册商标量分别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中,风险投资额对注册商标量的作用更为显著。这种结果的出现与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各项机制不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