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哲学高度审视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拓展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哲学视阈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路径依赖与技术路径创造相统一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社会化与社会技术化相统一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创新认知与技术创新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之一。本文主要从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整体研究,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向警予女子教育目标和向警予平民女子教育思想这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技术实践,深入探讨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境域及对策。从外部而言,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是技术的社会形成,适应技术使用者的大众化和国际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需要不断推进技术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从内部而言,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是技术知识选择和建构的过程,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企业技术含量偏低的事实,需要不断加强原创、引进和改进的有效结合。在以上两点基础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中西方技术文化的深度融合嵌入到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中,融合技术时空语境,促进港区技术实践迈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纯观察说认为观察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中性观察说认为观察保持中性;理论先于观察说认为科学始于问题,理论先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说认为观察渗透理论;观察与理论双向渗透说认为观察与理论的硬性划分导致了本体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健康快速发展,各类职业院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活世界中人工情感研发得到快速发展,但还不能比及人类情感。语境残破和缺身涉入是人工情感不及人类情感真挚、真切的两个重要原因。建构语境与虚拟身体的协同创新有助于增强人工情感的逼真度。人工情感在教育、客服、营销、制造、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的有效性、体验性和真实性。随着人工情感的增强,我们既要积极支持,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因人工情感所带来各种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中人工情感研发得到快速发展,但还不能比及人类情感真挚、真切,语境残破和缺身涉入是两个重要原因。人工情感的增强不能单纯依靠赋予其丰富的语境以及增强其虚拟身体的自我感受能力,而应该通过建构语境与虚拟身体的协同创新来增强人工情感的逼真度;在教育、客服、营销、制造、安防等领域应用人工情感将有助于提高人机交互的有效性、体验性和真实性。随着人工情感的增强,既要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向,也要做好应对相应技术风险、人际情感危机以及技术伦理等问题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界对社会化人工智能的探讨较少关涉人工智能所面对的社会化是一个怎样的议题,并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地嵌入到人、机、环境三重交互的社会化环境中,实现人工智能的社会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诉求之一,即从求解结构化的简单命题过渡到动态适应非结构化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命题。具身人工智能凭借身体优势,是实现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到社会化的可能路径之一,其多功能性和具身交互能力为应对社会化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提供了在环境中摄取多样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多样性方案。通过举例深度进化强化学习,证明具身性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与现实交互和获取多样信息的通道;社会化算法和多功能方案则证明,具身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增强自身的多模态信息处理能力、解决环境中的多模态任务,实现其在社会化环境中适应性的飞速发展。因此应当大力发展如传感器、云计算、材料科学、运行算法等具身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形成具身人工智能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