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知识具有默会性和情境依赖性,默会知识的交流、共享与情境密切相关.默会知识的共享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只有亲临现场、共同在场、互动沟通,才能有效地传递与分享默会知识,并基于此创造知识信息化为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但非结构化的问题难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信息系统在共享默会知识、情境依赖性知识时往往无能为力,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主体共同在场的面对面的互动沟通.因此,为实现情境依赖性的默会知识充分共享并创造知识,即使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也有必要进行共同在场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基于心理契约和默会知识的粘滞性对默会知识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默会知识的特征,提出对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对策,并依据默会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3.
加强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作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默会知识的生产与扩散,建立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体系对长三角未来产业的发展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默会知识生产与扩散、共享机制及环境的研究,探索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引入奖罚与监督机制,构建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演化路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给出模拟仿真。博弈支付矩阵及其相关参数将深刻影响到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奖罚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将会大大促使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最终收敛于选择(共享,共享)的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知识的概念及分类,并在明晰知识与默会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解析了知识创新的过程,进而提出了提高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以企业为代表的组织获取竞争性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此过程中,默会知识的转移既是难点,也是重点。但受限于默会知识理论的困乏与研究方法的单一,默会知识转移研究领域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科林斯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家在实地考察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默会知识内容及其社会根源,提出了系统的默会知识转移理论。这对此后的默会知识转移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知识管理各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指出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提出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系统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得出基于知识创新的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的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的溢出、知识溢出的吸收与转化、知识的再扩散三个阶段分析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溢出的创新提升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创新效率,整体提高知识积累水平、激发集群内部的创新活动,激活集群内部的默会性知识、形成独特的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新创企业的先天学习是指将创业者的先天知识进行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过程,不仅决定新创企业创新搜索成本,同时影响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视角,构建了知识默会性-先天学习-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2家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新创企业先天学习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组织知识默会性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组织知识默会性与先天学习存在替代效应。对研究结论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团队运作并非一定就能带来较高创新绩效。在科研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知识交流障碍对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来说尤为重要。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的视角,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对于科研活动的创新绩效影响和作用机理非常值得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变量测量量表的修订,选取北京、广州两地重点高校80支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大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科研团队成员学科背景特征、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共享和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明确了加强知识管理对于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挖掘途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作学  丁堃  齐艳霞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20-222
本文论述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挖掘企业隐性知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网络与隐性知识流转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已从单个企业行为演变为基于信任的网络组织各企业的群体行为。在此,对技术创新网络产生背景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网络组织技术创新行为、隐性知识流动转化(简称流转)、核心竞争力三者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现有风险管理理论中风险可能性测度的不足,并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证据理论和主观概率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方法,然后,提出了f(Ai)=Bel(Ai)+ (|Ai|/|Θ|) × [pl(Ai) - bel(Ai)]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最终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5.
文献、专利与标准是创新发展过程中理论突破、技术实现和产业推广等环节的标志.标准对技术创新扩散起着积极作用,标准知识自身也存在溢出.借鉴知识溢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标准的多重经济作用的基础上,将标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包括标准知识溢出的度量方法、溢出网络和标准化创新集聚等在内的若干标准知识溢出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连娟 《情报科学》2006,24(4):636-640
显性知识仅代表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大部。研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知识分类研究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阐释、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创新、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等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发现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明显存在着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倾向。这与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极不相称。本研究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和对现有隐性知识概念的梳理,对隐性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界定,并认为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这三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武开  徐荣贞 《情报杂志》2012,31(8):188-193,160
根据隐性知识的不易代码化传递和应用环境依赖性特点,提出隐性知识增量模型,利用溢出前后知识重叠度说明企业隐性知识变化情况.依据模型分析隐性知识溢出后促发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阐述了由隐性知识引起的集群创新问题,对企业吸收和应用隐性知识,以及保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性知识管理及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尤其是KM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企业提高创新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首先阐明KM必须同时兼顾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内隐性知识的转化历程及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提出了企业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