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社会资本对研发联盟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期学者多从策略的角度研究研发联盟,但在研发联盟形成过程中,企业间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更为重要。本文从社会资本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出发,分别从路径依赖、交易成本、合作机会以及知识整合与扩散几个角度围绕社会资本对研发联盟形成过程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案例系统阐释了社会资本在研发联盟动态形成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高长元  单子丹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15-1021
从联盟参与成员间合作风险角度揭示联盟技术标准的形成动因,分析联合研发与管理、技术创新、标准确立的互动关系,给出高技术虚拟企业合作专利与知识产权的管理方法,规范研发核心主体、关联主体以及其他成员的成果占有与使用行为,通过建立联盟个体成员间动态奖惩机制和内部信任机制,综合衡量标准配置、执行过程中多主体协商的可信程度,为高技术虚拟企业技术标准的全面推广与优化提供可行的策略支持。研究表明,其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对联盟合作各方获取超额经济效益,群体综合竞争优势的提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与地方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已经成为我国军事装备产品研发的重要途径.在对合作研发伙伴关系和技术整合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LI****RS与A的合作为例,从技术整合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军-地合作研发长期伙伴关系建立与持续的因素,探讨了伙伴关系对合作研发效果的作用,提出了基于技术整合的合作研发长期伙伴关系演变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合作研发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为基础,分别研究了契约治理和信任对于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并通过141家企业调查样本对假设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研发会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契约治理会倒U型调节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信任则会线性增强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部分地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联盟成员间信任对关系承诺和合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组织信任与个人信任存在着相互正向影响;(2)组织信任通过关系承诺对合作绩效的间接影响明显高于其直接影响,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直接影响;(3)联盟成员在技术合作过程中更关注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关系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间合作研究中,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和合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以京津冀生产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计算型信任对合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关系专用性投资在关系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制度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小阳  路明慧 《软科学》2017,(5):108-11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理论框架,探讨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氛围、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是影响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交易信任、计算机自我效能和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合作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产学合作绩效的关系.采用北京地区企业的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方法,本文得到如下结果:第一,事先信任、专用资产、技术属性是影响契约治理的重要因素;第二,专用资产、技术属性对事先信任与契约治理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第三,关系治理机制能够显著的提升合作绩效.而契约治理机制与合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然而,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本文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持股、联合共建、项目孵化和人才交流四种模式,从引发过程、催化过程和阻化过程三个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信任视角下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研发外包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产生的信息泄漏风险,从信任的角度探讨了研发外包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借鉴Nguyen有关信任的研究成果,将研发外包中信任的发展划分为了解和认同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厂商和研发机构之间的知识转移博弈模型,探讨信任发展不同阶段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的策略。结果表明:信任能够有效提升研发外包知识转移水平,并能增加厂商和研发机构的共同收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系契约的长期研发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关系契约理论对研发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厂商对新技术的效用评价、研究机构的收益水平以及折现率对这种长期合作有着重大影响,并基于不同的折现率,分析出双方不同的研发合作可能,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各合作区间上最优激励水平,最终的结论进一步严格了Bull早期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由代表各自利益的企业所组成,成员企业之间以及研发人员之间均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冲突形成的原因、冲突类型以及不同冲突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冲突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由代表各自利益的企业所组成,成员企业之间以及研发人员之间均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冲突形成的原因、冲突类型以及不同冲突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冲突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建研发实体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合理的R&D投入不仅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取得研发成果的重要保障.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共建研发实体的模式,论证了产方投向学研方的研发投入补贴对学研方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5.
周青  曾德明 《科学学研究》2006,24(4):539-544
协作R&D网络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创新知识的重要源泉与途径。本文采用技术创新标杆测试审计模型来对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发展过程与管理状况进行审计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绩效与网络化程度,与有效的控制、冲突管理和成果分配体系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的激励体系正相关,但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深人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管理特征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
对共性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共性技术开发上应该采用“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已有研究侧重于探索供应商如何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但忽视了非研发创新的内在价值。事实上,非研发创新同样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鲜有研究探明供应链情境下非研发创新的结构与前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破解如何提升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并探明供应商为制造商带来更多的研发创新还是非研发创新。选取538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正向影响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2)相对于研发创新,结构资本与认知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非研发创新;而相对于非研发创新,关系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研发创新;(3)社会资本各维度对非研发创新的各维度(产品或工艺改进、模仿创新、技术引进与市场创新)均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厘清了制造企业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R&D模式的企业技术合作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在提高内部R&D能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外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在此,从企业内部不同的R&D模式及其特点出发,提出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R&D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技术合作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这一知识管理主体的行为角度出发,构建了面向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知识集成管理模式,强调了企业知识管理目标、文化、组织、信息、方法和过程的集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