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它是一种在压力低于105Pa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问稀薄含氮气体产生辉光放电,借助于高压直流的电场作用,使气体原子成为带电离子,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到工件表面,从而被工件吸附的渗氮工艺。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运用离子渗氮后耐磨性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渗层的硬度变化;并对其进行耐磨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离子渗氮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渗层深度提高了近1倍,耐磨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摸索最佳制备方案,检测该微球的各项性状,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nm±26nm,粒径分布150nm-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d、2d、3d、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d、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包裹双重机制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和球墨铸铁进行渗氮处理,比较了两种金属渗氯前后的硬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同样实验条件下,不锈钢渗氮后的硬度比球墨铸铁渗氮后的硬度要高.根据显微分析和SEM分析可知,两种材料表面生成的渗层的形态不同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14)
本文着重研究了经过激光冲击强化(LSP)引起的AZ91D镁合金表面纳米晶层的热稳定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装置(XRD)进行LSP后以表征AZ91D镁合金的微观结构的变化。用差热显示仪(DSC)和热重分析法(TGA)检测了非晶态镁合金在LSP后的结晶温度和焓。结果表明,经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镁合金AZ91D表面上产生的纳米晶尺寸平均为40~50nm。纳米晶可以在200℃之前保持稳定,并在200℃至300℃之间缓慢生长。当退火温度超过300℃时,处于亚稳态的纳米晶粒开始急剧生长,这主要是由于输入能量足以使晶界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快速增加界面接触面积、材料表面纳米化和添加中间层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钛-钢焊接接头强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8)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聚焦离子束(FIB)提拉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3.5Mev的Fe~(13+)在700℃辐照下的P92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纳米压痕结果表明辐照后的P92钢的纳米硬度有了明显的减少,而且在3.77dpa辐照剂量下的硬度值比0.75dpa下的低。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辐照后Cr和W元素的含量增加,而Fe元素含量则减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会更加大。通过对两种100和1/2111不同的位错缺陷的研究,发现辐照后位错环的数量密度减少了但是尺寸大小增加了。研究还发现经过700℃后,结合辐照后P92F/M钢微观组织的演变和硬度的变化,对高温辐照软化机制进行了阐述,表明材料辐照损伤行为存在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3,(4):17-17
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传来喜讯,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块巴掌大的纯铁经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用常规气体氮化处理,即可获得10微米厚的氮化物层,所需温度下降200度以上,处理时间也缩短到9个小时。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材料表面氮化技术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瓶颈”。表面氮化是工业中一种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航天航空以及其他机电产品的关键轴承等,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由于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在高于5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耗时长达数十小时,不仅耗能,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电分析化学),研究了单颗粒表面的光电化学反应、界面电子传递和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本研究利用对一维界面单纳米粒子表面化学反应的监测,实现了细胞内单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分析;然后通过自主装技术构建了可控二维膜界面,通过光电化学手段模拟并研究了生命活动电子传递过程;发展三维纳米孔道与界面膜系统,利用纳米孔道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了单分子水平上核酸适配体、多肽、蛋白构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将界面电分析从一维界面拓展到三维纳米孔道,推动多维界面光电分析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是近期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型表面技术.通过离子注入可以改变基体表面的机械性能和其它性能.GCr15钢是常用的航空轴承用钢.利用硼离子注入GCr15钢来探讨该钢表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试验所用GCr15钢的主要合金成分为0.98%C、1.50%Cr.试样制备之前先进行淬回火处理,然后经过粗磨、细磨、抛光、酒精擦拭后进行硼离子注入.离子注入能量80KeV,剂量为5×10~(16)~5×10~(17)B~+·cm~(-2). 对GCr15钢硼离子注入表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的测试表明,GCr15钢表层的显微硬度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最大的提高量可达56%;表层的耐磨性由于硼离子注入而显著增加,以磨损失重量对比,离子注入最大可使其下降2倍,磨损类型亦由粘着靡损向较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对生物成像技术和成像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米材料和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各向异性的金纳米棒由于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较大的吸收截面、特殊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光学特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本文结合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经验,综述了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光学性能和表面修饰方法;并从金纳米棒局部等离子共振特性出发,综述了金纳米棒的暗场散射成像、双光子荧光成像、光声断层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成像等生物成像技术.同时阐述了金纳米棒在生物成像、医学诊断和联合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分类传统深度学习算法中需要大量标签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高效分类方法。该方法包含一个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和一个基于不确定性的主动学习样本筛选策略。神经网络采用简化的convolutional base进行特征提取,然后用全局池化层替换掉传统密集连接分类器中的隐藏层来减轻过拟合。为了更好的衡量模型对未标签图像样本所属类别的不确定性,首先将未标签图像样本传入到用标签图像样本训练好的模型,得到模型对每一个未标签样本关于标签的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ver classes, PDC),然后用此模型对标签样本进行预测并得到模型对每个标签的平均PDC。将两类分布的KL-divergence值作为不确定性指标来筛选未标签图像进行人工标注。根据在NEU-CLS开源缺陷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该方法可以通过44%的标签数据实现97%的准确率,极大降低标注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形变高锰钢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分析其显微硬度的变化,并对比回火前后形变高锰钢的硬度变化和实际高锰钢辙叉表层硬度的分布情况,我们初步判断高锰钢辙又在服役过程中踏面温升约为150℃。  相似文献   

13.
通过激光熔覆Fe基熔覆材料,在钢和铸铁表面获得了组织均匀、细化、无缺陷的激光熔覆层,这种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2015-2040年全球铁矿石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全球铁矿石市场已处于供需反转、供过于求的新阶段,明晰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走向对我国铁矿石及钢铁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①将全球铁矿石供需历史划分为缓慢增长(1900-1945年)、稳定增长(1945-1970年)、增速放缓(1970-2000年)和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指出全球钢铁消费中心随工业中心转移、铁矿石供应格局随需求格局变化、而供需格局变化决定铁矿石长期价格的基本规律。②运用钢铁需求与经济发展的“S”形规律,预测了未来全球及主要国家粗钢需求,结果显示:总体上,未来30年全球粗钢需求仍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将明显放缓;亚洲作为全球粗钢消费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粗钢需求已到顶点,未来将逐步下降,全球粗钢消费的主要增长将来自印度和东盟地区。③进一步分析全球铁矿石供需认为:未来,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速比粗钢更为缓慢,而供应仍将持续增长,未来几年全球市场将严重供过于求,铁矿石价格受供需形势变化影响,呈现先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钢铁工业共生体系及其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冰  石磊 《资源科学》2009,31(11):1907-1918
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发展至今已近3000年,其核心工艺不断变化,燃料结构不断优化,所延伸的共生体系不断变迁.在文献综述、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本文梳理辨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9种典型钢铁工业共生体系,其中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块炼铁炉-固体渗碳炼钢流程、坩埚炉-固体脱碳炼钢流程、竖炉-固体脱碳炼钢流程典型钢铁共生体系等共3种,近代(1840年~1949年)化铁炉-贝色麦炉/西门子马丁炉流程典型钢铁工业共生体系等共1种,现代(1949年至今)高炉-平炉流程、高炉-转炉流程、(废钢-)电炉短流程、直接还原-电炉流程、熔融还原-转炉流程典型钢铁工业共生体系等共5种.分析表明,钢铁工业共生体系演进的基础是主流程,核心是炼铁环节;钢铁工业在铁、钢、材供应链上已经高度一体化,在流程模块上高度专业化,在物质和能量利用上高度集成化;钢铁工业演进在加速的同时,其动力机制也变得越趋复杂,环境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指出,钢铁工业共生体系演进受到资源获取、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其演进机制和贡献分析有赖于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钢铁企业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钢铁产业中15家具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剔除规模因素产生的影响,以纯技术效率指数为标准,对其进行集群划分,预测出到我国钢铁企业整体发展趋势,并对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存在差距和改进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评价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起点,又是发展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工作还做得不多.本文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背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探讨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其他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仟策  刘立涛  刘剑  李胜功  白晧  刘刚 《资源科学》2018,40(12):2341-2350
钢铁存量的准确估算可为预测钢铁需求量、理论报废量、制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全行政区面积为研究边界,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了1985—2014年重庆市钢铁存量及其行业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的钢铁总存量及人均存量在过去30年间分别增长了10倍和12倍,于2014年分别达到0.59亿t和1748kg/人;在钢铁存量的行业分布结构上,建筑钢铁存量的历年占比均达到50%以上,该结果与邯郸市、美国纽黑文市的钢铁存量行业分布模式相似。基于钢铁存量的估算结果,本文利用IPAT模型对重庆市钢铁存量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是重庆市钢铁存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最强劲的驱动力,而技术的负向作用表明,重庆市未来对钢铁的需求将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朱灏  邹萍 《科研管理》2016,37(5):1-9
在大跨度时间范围内,考察钢铁业国际转移和钢铁技术平台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的主要规律是,钢铁冶炼技术处于持续变革之中,钢铁技术变革需要本地钢铁业的支撑。钢铁技术创新中心位于传统钢铁业大国,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创新通常实施于新兴地区,推动异域的钢铁业形成和提升,从而引发钢铁业的国际转移。传统技术无法抗衡新技术的冲击。我国已经成为钢铁生产中心,需要加速钢铁技术创新,以延长我国钢铁业寿命。创新不仅要寻求差异化,而且要技术配套,在满足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紧盯技术平台转型的发展方向,以钢铁技术平台创新推动我国钢铁业的转型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耿仁娟 《中国科技纵横》2014,(6):261-261,263
国有钢企与民营钢企作为我国钢铁企业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有钢企与民营钢企在成本竞争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存在,但是由于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还有民营钢企先进的管理,使得民营钢企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国有钢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