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是否都起到预期的效果,以及“双碳”目标设立后中国有关环境规制的问题,分别从环境规制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3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抑制效应和绿色悖论展开,聚焦环境规制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以及外商投资3种路径影响碳排放,探讨如何发挥市场激励型和非政府环境规制等环境规制工具有效性以及提出选择规制工具时要考虑区域和行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双碳”目标下,对中国环境规制的研究应重点探讨如何避免绿色悖论、发挥倒逼效应,同时考虑差异化政策制定、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CO2与其他污染物协同减排以及环境规制对碳总量减排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养老数字化发展推动着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对我国养老数字化相关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探讨现有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为未来养老数字化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策文本计量为视角,从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3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1月—2022年3月间国家层面的59份养老政策文本中数字化相关条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养老数字化政策文本存在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失衡、部分政策工具与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协同性不强等不足,未来可以从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协同性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的目标为提升农户的电商技术采纳,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基于70项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文件,利用熵权法从行政级别、政策属性、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协同5个维度对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从年度政策的总体效应演化来看,电商扶持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数量增加所获得的叠加效应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从政策工具的协同来看,尽管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具组合能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但有些工具间的组合反而产生弱化效应;从政策目标的清晰度来看,目标越具体、量化程度越高,越易于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也越好。研究结论以期为更好地制定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付军 《情报杂志》2023,(1):174-181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衍生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使得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消除信息安全风险成为首要问题。开展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完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2003—2021年中央层面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量化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主体要素和外部特征四个维度,对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展开分析。[研究结论]工具维度,偏重基础型政策工具,缺乏有效规制和引导教育;目标维度,注重物理环境与数据安全,忽视网络系统和应用安全;主体维度,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技术与监管发展缓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政府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气候政策能够为碳减排做出贡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以“1+N”政策体系作为支撑,但尚缺乏可执行且具有约束力度的政策工具支撑。运用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方法,按照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的政策工具分类方式,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四大排放领域对我国碳减排政策进行了二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和工业领域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实施碳减排政策,建筑领域的碳减排政策高度倚赖需求型政策工具,交通领域的碳减排政策则以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并重。同时,我国碳减排政策工具在不同规制主体间的运用存在失衡,部分领域内部政策工具组合存在失衡或实施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最后,从坚持“能源生产端和消费端并重”,提高能源和工业领域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可执行度、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比例,研究制定建筑和交通领域碳减排的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等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位于信息经济领域的前列,本文选取了浙江省2001-2016年间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文本,基于政策演化理论,通过文本量化分析,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个维度分析浙江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的演进特点。研究发现:政策主体的合作广度不断增加,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两化融合的政策目标受到重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政策目标关注不够;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趋于均衡,金融政策工具所占比例稍显落后,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十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布局与国际形势、环境变化的相关性。从国际科技合作需求、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等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了我国各时期科技创新政策对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部署,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工作的演进方式。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与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新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数据政策体系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数据政策体系,支撑大数据高质量发展变得日益迫切。本文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词”二维分析框架,对2000年以来国家层面有关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从大数据政策的演进脉络、政策关系网络、政策主题词演进态势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大数据政策文本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数据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关注产业培育与创新,再到构建大数据政策体系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主题词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国际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大数据政策网络体系,但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数据政策的顶层设计还不健全,现有政策工具中知识产权保护类政策工具和政府采购类政策工具使用较少等,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策工具组合视角,构建包括供给面、需求面与环境面的三维政策组合分析框架,分别从财政资助、人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技术转化激励6种政策措施方面对中韩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1)两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目标均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以此为前提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2)两国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均发挥了主体性作用,且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3)两国的扶持政策在制定的出发点、制定逻辑、工具选择及文本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侧重于发挥人才政策的扶持作用,韩国则倾向于以技术转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中国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方面进一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切实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Howlett和Ramesh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并结合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发展阶段研究构建X-Y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2006年以来我国的13个关于科技人才评价的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收集、筛选、编码和量化统计,分别从X维度、Y维度及两维度结合等三方面分析政策工具演进及组合使用情况,最终为优化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政府决策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策工具使用量呈阶段递增趋势。结论建议增强政策工具使用平衡性,持续推行分类评价政策,同时加大“四唯”现象清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政策主体合作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凤朝  徐茜 《科学学研究》2012,30(2):241-24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科技政策制定主体合作网络图谱,提炼网络结构演化的模式特征;通过合作“广度—强度”二维矩阵分析政策主体在网络中的角色演变,并识别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核心主体在科技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生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功能演变及其对网络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科技政策主体合作网络演化过程中,整体结构优化与主体功能提升相互促进,并呈现出同步演化特征;中国科技政策主体合作网络演化具有体制改革推动和科技发展需求拉动的双重驱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评价政策引导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搜集2006—2018年各省市的科技评价政策文件,在优化科技评价政策量化量表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个层次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评价政策总体上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政策目标主题向创新人才培育、区域创新扶持与知识产权保护转变,同时,科技评价政策的作用机理呈现“非线性”特征,政策目标的作用方向正由“数量制胜”向“质量取胜”转变。从科技评价政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看,科技评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其直接政策效力明显薄弱;科技评价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政策的协同效应不足,同时,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之间的不协调也削弱了政策效力,导致其“指挥棒”作用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13.
伴随创新主体多样化、创新领域跨度化,创新政策制定主体间协调的府际关系成为提升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同层级政策主体关系特征、跨层级政策主体扩散及响应特征入手,构建府际关系多层网络分析模型,探索网络内府际合作机理,并以中央和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网络核心位置及政策扩散影响力大的中央政策主体对同层级的中央政策主体合作具有推动作用,具有共同合作伙伴的中央政策主体及不同政策扩散对象的中央政策主体间更易形成合作关系;政策相似性对同层级地方政策主体合作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策主体的政策响应及中央政策主体的合作伙伴数量会抑制同层级地方政策主体的合作,中央政策主体间合作对地方政策主体间合作的推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标准从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已经转变成为涉及国家安全、关系国家生态发展、经济生活变化的重要工具。伴随着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标准治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标准化政策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是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不同时期政策的发文数量、府际关系、主题变迁等文本特征,本文搜集了1979-2017年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政策,通过R、Gephi等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发文单位府际关系网络,挖掘发文单位之间的合作情况;利用对应分析研究不同阶段的主题演变;最后进行内容分析,对每一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词分析和关键政策分析,从而研究标准化政策的演进路线,探究我国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轨迹和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标准化政策的供给能力不断加强,政策发文效力扩大;标准体制改革,呈现与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标准化政策重点随技术变革而不断扩散,渗透到更多领域;政府积极引导标准化成为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凡  林汉川  刘沛罡  李娜 《科学学研究》2015,33(9):1348-1356
利用1990-2012年中国和俄罗斯425条技术创新政策构建数据库,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三个方面选取20个政策变量进行政策全景描述,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四个时间段以及全阶段下中俄技术创新政策演进差异。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政策目标方面,中国更关注技术开发、技术出口和科技成果转化,俄罗斯则更强调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方面,俄罗斯在多种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显著多于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执行方面,两国政策颁布机构级别不同,且俄罗斯颁布了更多法律形式的技术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7.
孙岩  张备 《科研管理》2022,43(6):84-93
如何破解运动式治理的弊端是环境政策执行领域关注的重点。立足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这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本文选取了40个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环保督察下典型失败和优秀案例,构建了契合环保督察实际的环境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运用NCA和f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方政府突破“运动式”的弊端,实现环境政策有效执行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运动式治理特征明显的专项行动、市级领导重视、专项小组是环保督察下政策有效执行的入场券,文章肯定了运动式治理对环境政策执行的重要意义;其次,研究发现了政策有效执行的三条路径:“内部驱动型”、“协作驱动型”和“监督驱动型”,并进一步指出内部监督应成为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工具,并且在环境治理中制度设计的作用要大于治理资金的投入;第三,环境问题属性不同会引发领导重视和公众关注之间的替代关系;第四,总结了环保督察下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有效执行的发生逻辑:被动开启——问题识别与策略匹配——持续跟进。文章进一步指出,对于当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而言,要从问题出发合理搭配政策执行工具,逐渐摆脱政策执行中的控制思维,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社会与公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李霞  陈琦  贾宏曼 《科研管理》2022,43(7):1-10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并嵌入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智慧表现。本文构建基于“资源效用-技术结构-应用领域”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演进脉络、政策网络关系、阶段性共现主题词和政策工具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感知基础架构与顶层设计、智慧产业培育与创新驱动、智慧应用领域异构化发展三个演进阶段;(2)第一阶段政策主题涵盖政策目标、基础技术、政策特征和组织体系四个主题词群,第二阶段政策主题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驱动环境构建、技术标准化与评价,第三个阶段政策主题是数据深度融合、异构领域应用和政策作用效应;(3)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存在结构性非均衡,相较于演进初期衡稳使用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导向政策工具稳步增加,需求导向政策工具动态匹配;(4)相较于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的云计算支撑产业层,物联感知平台政策倾向于供给型与环境型组合效用,并深化推动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适配耦合的智慧应用领域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为把握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发展脉络,对未来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进行产业政策评估与优化打下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与共现分析方法构建政策热点网络,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示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热点的变化,描述政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根据政策热点的变化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政策,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分为5个阶段具体讨论:市场环境培育阶段(1994—2008年)、国内应用市场发展阶段(2009—2012年)、分布式光伏大力推广阶段(2013—2014年)、市场化与智能化阶段(2015—2017年)、政策退坡阶段(2018年至今)。研究发现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的演化体现了高质量、多元化、智能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对此从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演化驱动三方面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