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开源软件的普及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基于商业模式与软件本身的紧密程度,对11种商业模式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其归纳为四大类:许可证类、直接配套类、间接配套类以及附属产品类。研究表明:(1)直接配套类商业模式的种类比许可证类、间接配套类以及附属产品类均多;(2)企业常采用多种开源软件商业模式的组合策略;(3)不同商业模式所用许可证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别,大量开源软件逐渐从选择限制性许可证转向宽松许可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开源日渐成为软件开发的新范式。不同于传统模式,开源软件开发依托数字化平台和模块化技术,表现出明显的自愿参与、自主创新和自治运作特点。为此,开源软件项目可通过开放参与汇聚集体智慧,打造高价值产品。然而,开放参与在激活知识获取的同时,也加重了知识吸收负担,对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发挥着“双刃剑”作用。立足开放悖论视角,基于知识基础观,阐明了开源软件项目开放参与的双重影响机制:知识获取与知识吸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开放参与广度和深度如何作用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以及许可证协议这一代表性治理机制的权变作用。对Git Hub平台上409个开源项目的实证研究发现:(1)开放参与广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参与者的持续涌入,绩效会先升后降;(2)开放参与深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呈U型关系,即随着核心参与者的继续增加,绩效会先降后升;(3)高限制性许可证会强化开放参与广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枋 《科技广场》2009,(5):242-243
开放源代码软件存在着众多类型的授权许可,不同的授权许可对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布有着不同的约束.本文从常见的开源软件的许可证出发,对比分析了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不同,提出在运用开源软件时应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个体行为视角,以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的8053组开源软件项目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收集了333位项目发起人问卷数据,探索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作为特殊开发者,其参与动机、个人价值观、个人影响力和创新意识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前两者比后两者的重要性更大;(2)开源社区内的知识共享对项目绩效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高效的知识共享与清晰的知识流转过程对于项目最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对于促进开源社区的知识共享与提高项目绩效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知识共享在项目发起人与项目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对开源软件、自由软件、自由软件运动、免费软件这几个重要易混的概念详细进行了区分。从安全、成本等方面分析政府采购开源软件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在采购开源软件的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商业模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探讨了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分析了软件企业商业模式要素创新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商业模式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通过要素协同创新最终实现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杜兴  龚伟 《科教文汇》2014,(6):84-85
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开源软件的优势以及社会对开源软件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建设基于开源技术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思路,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开源软件的优势以及社会对开源软件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建设基于开源技术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思路,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9.
整合主动性人格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情境理论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构建一个由高管主动性人格、组织间知识共享、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所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高管主动性人格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56份企业高管调查数据的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后发现:(1)高管主动性人格能够促进商业模式创新;(2)组织间知识共享在高管主动性人格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对高管主动性人格与组织间知识共享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对高管主动性人格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直接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图书馆开源软件Koha的专业特点和技术特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介绍,以Koha为例挖掘了开源软件技术与应用的优缺点,探索我国图书馆开源软件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开源图书馆软件在国外的发展动力,对我国图书馆开源软件的发展提出建立人才、技术、知识储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内容分析在学术期刊分析中的相关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为期刊研究提供方法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期刊研究的视角。【方法】以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例,利用二次指派程序分析法(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即QAP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即SNA法),在Ucinet6.0环境下对三种期刊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网络密度分析、块模型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三种分析方法在学术期刊分析中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其中,内容分析与共被引分析的相似度较高、与耦合分析的相似度较低。【结论】内容分析法可作为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的辅助分析方法,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术期刊分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图书情报工作》载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徐宁 《情报科学》2002,20(5):493-496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年出版的《图书情报工作》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阐述了该刊的载文特点、作者特点及引文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03-2012年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外在该领域目前已相对成熟,通过与其他领域结合发掘新的研究方向。国内外文献的期刊分布都相对集中,核心作者和团队发挥还不够充分。在内容分析方面,通过关键词可视化以及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外情况有所差异,国内注重理论研究,国外较注重实践研究,但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的方法、指标以及用户都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客是继博客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网络社区平台。以M yspace9911网站为研究样本,通过核心-边缘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结构,界定核心与边缘区域,描述聚类群组,发现核心区域和聚类群组的联系,为完善微博社区信息交流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漂生  胡蓉 《情报科学》2007,25(10):1491-1494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06《情报科学》407篇论文的选题内容、摘要、作者、引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情报科学》近几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对比,从中得出该刊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2002-2004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董文鸳  袁顺波 《情报科学》2005,23(9):1349-1352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取2002-2004年《情报科学》中的1223篇学术论文,从载文、作者及引文等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情报科学》3年来发展的一些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外引文分析研究的比较: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佳讯 《情报科学》1993,14(1):17-24,29
本文采用比较方法与内容分析方法,分别从粗线条与细微化两种角度,搜集两种数据,把我国的引文分析研究(1980—1990)与国外的引文分析研究(1968—1990)作了比较,两种比较结果出现惊人相似。结论表明我国的引文分析研究与国外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差距。然而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若干研究动态与国外80年代的研究态势呈呼应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工业技术经济》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波  刘凤勤 《现代情报》2009,29(9):155-157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取2008年《工业技术经济》(1~2期)所刊载的538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作者与引文3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得出该刊的一些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wo-fold: to explore the key content of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MobIS) field and to identify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within MobIS research. Although mobile technologies have developed at great speed, little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macroscopic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core knowledge of MobIS and its intellectual structure. To fill this research gap, articles related to MobIS from 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 and their cited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citation analysis and 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 were applied, including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research identified 75 highly-cited articles and yielded 6 core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in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1) Technology Acceptance; (2) Mobile Commerce; (3) Technology Innovation; (4) Use of Mobile Technology; (5)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6)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bIS field is still young and evolving. The core knowledge categories will be useful for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core concepts and their relevance in MobIS in order to uncover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entry-points in this rapidly expanding research area. Practitioners can also discover trend lin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dentify extended themes for integration into the current MobIS field. This will benefit both the maintenance of current frame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刘芬 《情报科学》2008,28(11):1699-1702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取2007年<情报科学>(1-12)期所刊载的397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作者与引文3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