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京津冀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定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75-79
以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该区域各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北京以绝对优势保持领先;生态环境指数略有波动,区域间差异不大;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但河北大部分城市还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最后从河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津冀合作共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创新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深入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津冀地区医药制造业1995年~2015年专利方面的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部医药制造业各自和整体协同度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内专利指标的序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专利方面的创新趋于有序;(2)协同创新子系统中专利价值子系统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3)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整体协同创新程度仍居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利用2006—2013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关联模型,构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框架,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作用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其产业协同创新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深入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其1995—2015年相关专利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部医药制造业各自和整体的协同度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内专利指标的序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京津冀地区医药制造业专利方面的创新趋于有序;(2)区域内协同创新子系统中专利价值子系统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3)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整体协同创新程度仍居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析双边贸易强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出口结构相似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性,利用1990-2011年的季度数据建立OLS与3SLS模型对比分析中日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贸易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贸易强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出口结构相似度以及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是正相关的;在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贸易传导因素中,产业结构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系数最小,出口结构、产业内贸易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唐国锋  李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9):130-139
以重庆市为例,将制造业划分为3种类型共16个细分行业,基于2007-2015年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完全消耗系数表征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以制造业分行业总产值对数化数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衡量指标,对制造业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FERM)对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服务化水平及其他投入要素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产出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步减弱;服务化对重庆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总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制造业间影响差异较大,同时细分行业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不同的作用趋势;服务化投入并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决定因素,还需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及技术投入实现协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E-G指数,利用2011-2016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数据,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状况,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地区协同集聚程度较高;电子商务水平、跨境电商交易、两化融合水平、快递物流行业水平、电子商务用户基础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均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电子商务驱动浙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将  贺勋 《科技与管理》2021,23(4):19-26
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地区专业化结构的演变一直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解释地区差距,研究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视角.以区位熵作为衡量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根据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专业化程度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专业化和基础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而高端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同时发现基础服务业存在过剩供给,京津冀地区专业化程度虽有改善,但结构不合理,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利用协同学思想,建立要素和高技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目标规划评价模型的主旋律分析方法,识别子系统序参量,运用TOPSIS、灰色关联和距离协同模型及熵理论构建要素与产业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将京津冀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对2009~2013年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近5年京津冀三地要素与高技术制造业综合协同度均呈上升趋势,北京增速领先天津、河北;2012~2013年天津制造产业与水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协同度下降,河北制造产业与水资源、能源及信息化要素的协同度下降均导致两地综合协同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为样本,构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协同创新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产业邻近维度、知识邻近维度和地理邻近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作用机理,构建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系数进行非参数检验。研究表明:9年间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快速演化,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势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子群之间凝聚力较差;三省市协同创新网络核心节点均为“国家电网公司”,多个核心节点在协同创新网络内部占据重要结构洞位置。京津冀三省市不同阶段的不同邻近效应对协同创新网络产生不同影响:产业邻近与地理邻近始终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不同省市不同阶段知识邻近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不紧密、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弱化、产业融合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先进制造业要以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加速先进制造业“走出去”为战略定位,明确“补短板”中的工作重点,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三地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产业内驱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提升推进天津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主体协同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2013-2017年面板数据,对创新主体协同进行机理分析。研究发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内部创新主体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创新主体协同度虽然增加,但整体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主体协同度存在显著差异,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最高,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协同度最低且增加的幅度也低于其他行业,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1980-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资本和劳动技术进步速率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转折点;从不同行业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和劳动都具有互补关系,但在程度上已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性。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和劳动互补性最强,是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现象,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协同集聚对于转变单一产业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整合延伸区域资源与产业,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行业异质性。结论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细分行业来看,房地产业与制造业、交通仓储邮电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由此,城市要提高产业的多元化,基于自身优势,有侧重的选择不同细分产业进行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5.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揭示其集聚发展的规律对于引导其健康快速成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EG指数等集聚指标测度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1996年到2014年的产业集聚水平,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其集聚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呈“W”型趋势,其集聚度对产业产出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产业集聚下降的主要原因,FDI与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升对产业集聚度的上升有显著作用,企业进出壁垒下降是地区集聚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坤  汪万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80-87
生态效率作为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贯穿于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比较并分析区域协同创新、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演化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省域3个子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随时序演化跌宕起伏,阶段性明显,而空间分异更显著,呈现出由上海向四周递减规律;根据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可分为4种发展模式:系统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协同创新滞后型、产业结构滞后型及生态效率滞后型,同时生态效率与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失调严重制约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最后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协同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创新机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两产业的创新协同度进行测度,同时测算高技术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结果表明,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和科技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处于"初步协调"阶段,但受到创新环境子系统的影响,整体协同度处于"较差协调"阶段;各子行业中,除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非常低且发展并不稳定外,其他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能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两产业复合协同系统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值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装备制造业7大行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整体偏低。  相似文献   

19.
对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进行介绍,利用投入产出法对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空间维度及产业价值链维度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能源约束视角下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与演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北京市1987年-2007年的地区投入产出表,在能源消耗总量约束条件下构建了北京市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五个时期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通过五个历史时期的优化模拟,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研究表明:①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业部门;②除1987年外,北京市其他各时期工业调整方向需要降低大部分工业的比重,2002年和2007年则需要适度提高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③通过比较五个时期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模拟,得出北京市1997年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2002年则最低,同时数据显示北京市2002年以后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于2002年以前,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仍旧具有较大的调整潜力。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结构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