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丰  王维国 《资源科学》2021,43(10):2105-2118
在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完成碳排放目标需要重点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归纳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作用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文选取全球有代表性的55个经济体,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两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年龄结构对各经济体碳排放的差异化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对碳排放增长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生育率下降促进了碳排放的增长,而预期寿命延长对碳排放具有先减后增的作用;②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预期寿命在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作用中的贡献越来越高;③生育率和预期寿命作用于碳排放的主导路径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前者以规模变化路径为主,而后者由效率技术变化路径主导。本文结论丰富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机制的研究,也为探索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碳减排路径提供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公共因子进行新的思考,加入技术进步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因子,对东亚经济奇迹进行重新考察,得出一些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影响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田成诗  郝艳  李文静  曲本亮 《资源科学》2015,37(12):2309-2318
近年来,将人口年龄结构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因素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将人口年龄做简单分类,由此导致对年龄结构影响碳排放的考察不够深入和具体。本文细化了人口年龄结构,将人口年龄划分为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五个组别,并基于扩展的随机STIRPAT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以达到更好地解释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机制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不同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不同,对碳排放影响不同。其中,30~44岁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15~29岁人口的影响不显著,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为负。分析还表明,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渠道看,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都有减缓碳排放加速的可能。本文最后提出了从消费渠道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生产率、消费能力、储蓄率以及消费观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选取安徽省各地市2008-2015年城乡居民收支数据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显著,总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人口老龄化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对城镇居民消费却有促进作用,少儿抚养比提高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却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楠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72-73,7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突破26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测算了23个行业的CTB(贸易差额贡献指数),借此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在检验中同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和内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相对内资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王艳娜  宋智福 《今日科苑》2009,(12):205-20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营口市部分社区体育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及体育活动的地点、内容、动机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为营口市社区体育人口发展提出建议,以提高该地区体育人口的比例,促进营口市体育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角色日渐凸显,其产业及贸易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可比价格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日、韩、印尼、马、菲、新、泰、中国台湾、越等东亚国家(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运用MRIO-SDA技术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进行了跨期比较。研究表明:1东亚垂直分工导致了中国隐含碳排放增长,而且虽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隐含碳的增加有缩减效应,但减幅明显收窄。贸易结构恶化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长的重要因素;2由于隐含碳排放区域溢出,中国碳排放受到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影响最大,与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同步性越来越强;3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东亚垂直分工体系有低碳化的趋势;4中国要加强对于高能耗贸易品出口的监管,同时要充分利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区域溢出对减排的正面作用,避免成为国际碳排放倾销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成为非体育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稳定和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增加体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改变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发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特征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口特征的视角研究了研发(R&D)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215个R&D人员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除了职务之外,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公司年资、收入水平等对工作满意度(包括报酬、晋升、管理者、福利、认可、规章制度、同事、工作本身和沟通等方面的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明显,是近30年来人口问题研究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广西作为中部省区,地处沿海地区,紧靠珠三角发达地区,对出生人口性别及其影响研究独具优势。本文在综述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西出生人口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敏 《情报杂志》2003,22(7):90-91
在分析图书情报机构与ISP各自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与ISP相互融合的总体趋势以及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图书情报机构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有赖于管理。其管理的范围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管理的好,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管理的不好,则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17.
信用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应用型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任、信誉、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信任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誉是正向信任的累积效应,信用则是信誉的长期积累并具有商品特性,尤其是具有货币的流通、贮藏、支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学勇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三个方面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调研中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李学勇说,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陈至立国务委员也指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李学勇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在6个方面进一步改善修改奖励细则、改进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评委队伍建设……ZIX月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坚持公开、会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政策导向作用,从6个方面进一步改善科技奖励评审工作。 一一刁乡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X)3年底,国务院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进行了修仃,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增设了特等奖。根据条例精,科技部完成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进行2(X妈年度的评审工作。 —改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逐渐淡化论文数童,更加注重项目所发表论文的质童和国际影响;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更加强调是否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发明专利;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更加强调项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对国防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等相关指标。 —加强评委队伍建设。根据项目的专业技术领域情况,在随机、回避原则的墓础上,从管理部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等不同领域、不同部门遴选评委,并注重吸收企业、经济部门的专家和科研一线中青年专家参加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在初评评委中,院士约占30%,其中自然科学奖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