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雇主、高校、学生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基于雇主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结构并对大学生的能力状况进行评估,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我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扩招,高校毕业人数剧增,大学生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了高校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以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就业观的养成、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等方面。并提出了高校应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4.
张丽昙 《科教文汇》2012,(35):193-19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就业能力欠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出发,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人几个角度论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赵刚  薛哲  李科 《内江科技》2011,32(5):108-108,127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了分析和阐述,以探讨当前学生就业迷茫和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复杂,高校拓展就业渠道的同时,需依托互联网络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7.
伴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能否就业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自我价值实现与否.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西方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这让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在高校课程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是政府通过各类政策性措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通过各类具体举措的实施培养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社会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扶持。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创业政策的指导与具体实施存在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健全保障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乐萍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87-287,293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了分析和阐述,以探讨当前学生就业迷茫和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对就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按照个人特质、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规划6个维度以及30项具体就业能力的划分,针对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评价。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存在缺乏实践经验、应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就业能力内涵理解不深刻等问题。因此,分别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为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和企业招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可就业性的测量及其与求职行为和求职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结果表明大学生可就业性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层次回归分析(HRA)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外部可就业性有助于内部可就业性的培养,并藉此积极影响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和求职强度,内部可就业性是完全中介变量;学校承诺和就业抱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可就业性,并藉此积极影响求职绩效,可就业性完全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邢佳杰 《科教文汇》2011,(2):169-17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大众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导致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原则下,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录用很是精挑细选。因此高职学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要服务社会、适应社会和赢得社会。同时,对高职院校而言,要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折射出学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许珍珍 《科教文汇》2011,(3):184-186
本文主要探讨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构成,从学科知识与技能、通用技能、情智技能、职业自我认同、实践能力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彬  王君卿 《科教文汇》2013,(5):193-193
马克思的认识论指导大学生用理论知识武装自身知识储备.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提高大学生知识储备能力,培养科学思维,与时俱进,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方苏 《科教文汇》2012,(29):194-195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文章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栗志强 《科教文汇》2013,(15):45-46
大学生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是最受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个人能力是单位使用大学生的首选条件,其次是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单位最为关注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其次是实习成绩。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中,敬业精神和专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课学习,理性对待"考证热";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相似文献   

17.
包慧君 《科教文汇》2012,(19):196-197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各方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校部分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自身的特点,并构建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关系到大学生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重要能力,而心理资本强调对积极心理因素的利用,进而使个体获得职场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出发,选取某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现状及二者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红 《科教文汇》2014,(33):215-216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明确就业方向,成为高职院校所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从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论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机制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赫 《科教文汇》2011,(31):193-194
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