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毫无疑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当今时代,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拥有一流技术,谁就能称雄天下;而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但是,究竟怎么样才算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和单位所需要的,却是一个模糊的难解问题,也正因此,社会上流行着简单地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唯身份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存在着以年龄来决定是否为可用人才的观念。 就业市场上的年龄限制可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年龄太小,会被认为不成熟,缺乏经验,“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不能委以重任的,这还可以等待,但如果被认为是年龄偏  相似文献   

2.
葛炜 《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19-220,209
传统的概念,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这是近代西方的科学观,是唯西方和文化中心主义,唯自然科学,唯自然科学方法,唯技术理性的产物,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重视人文和传统文化,但这不是彻底的人文回归,我们从概念和逻辑上仍然无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这不符合21世纪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的国情,我们对科学和文化要有新的认识。(该篇文章分四次发表)  相似文献   

3.
学人隽语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上。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处世要务实,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童锋  秦秋明  饶敏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05-110
新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功利主义的目标导向驱动下,高等教育事业无限性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任期有限性的二元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导高校科研拔尖人才无序流动呈现出抢挖人才狂热化、稳才任务显像化、人才成本畸形化、引才风险扩大化等表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是有其规律的,高校人才无序流动对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其根源主要有四个层面:在国家层面存在办学同质化、评价模式化、人才工程条块化等;在区域层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待遇上不封顶等;在高校层面源于违约追责难、心理预期高、待遇双规制;在人才层面源于其收入水平、生活保障、工作评价、发展空间等方面。要破解高校科研拔尖人才无序流动的桎梏,需要政府、市场、高校以及人才四个层面的有效联动,探索实施构建扶助机制、补偿机制、培育机制、流动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拔尖人才科学、合理和有序流动,为新时代破“五唯”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一泓清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概念,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这是近代西方的科学观,是唯西方和文化中心主义,唯自然科学,唯自然科学方法,唯科技理性的产物,21世纪,科学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科学文化是东西方的结合,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我们对科学观需要有新的认识,科学的概念需要有新的界定,这关乎到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教育等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量化管理的唯科学论显现了量化管理在科研评价方面的局限性,但几年来公安院校依然以科研量化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式,致使科研管理问题频出,本应严谨务实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不正常现象,量化标准取代了学术的实际价值,这些看似严谨的量化标准成了少数人获取名利的阶石。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分析问题的根源,挖掘问题的症结,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焦点: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人才观,坚持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才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和成长。如何才能使我国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涌现,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本文只从一个侧面加以探讨。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的文章,其中提到他曾在巴西里约大学做过一年的客座教授。在那里,他发现了他认为奇怪的现象: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 C 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此,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谈谈文件的出台背景。答:首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论文发表数量飞速提升,但在重大科研创新方面却远落后于数量上的突破。从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理念、方式层面来看,存在一些与科学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物化逻辑的渗入导致评价偏离学术本位理念,过度的量化评价导致教师产生"负效应"。为此,应辩证看待"唯"与"不唯",破"唯论文",破的是"唯"而不是"论文",高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强化科研的创新取向。应当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学术影响与非学术影响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短期贡献与中长期贡献评价相结合,科学地评价科研创新的质量及实际贡献。在破除"唯论文"的过程中,须谨防陷入新的"唯同行评议""唯三类高质量论文""唯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最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实解决“揭榜挂帅”机制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问题提供思路和模式的借鉴,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提出新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开展了弱化论文人才评价作用认可度影响因素、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影响因素、论文综合作用、科技人员视角的人才评价指标等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论文综合作用与价值。研究认为,应回归论文提高人才基本科学能力的本质作用,认可论文人才评价的重要作用,补充不同工作性质的特性指标,反对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论和论文无用论。  相似文献   

12.
冯春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174-174,241
设计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之一。设计人才不是过多,而是设计教育不合理,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一致。设计教育的改革重在观念的转变,要拓宽设计业的道路,为设计插上创业的翅膀。在21世纪设计将成为最热门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几种重要的科学发展战略构思的历史联系及内在趋势进行了疏理,确认中国跨世纪科学发展战略的主题将与社会的协同进化,这是由国际性科学与民族性文化之间矛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科学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利弊并砘,时代需要一代兼顾中西,继往开来的新型科学人才从事兴利除弊的工作,从而呼唤着一训开放的人才政策,以确保科学积累沿着个人积累与社会积累的良性循环轨道进行,沿着人才链与人才生态结构进化的方向前进。而这种政策环境的改造涉及一个民族文化的系统“反省”。因此需要从社会系统进化的角度对科学发展战略与运筹之间辩证关系进行深入的考察。并对一训“全面、综合而自为”的科学战略观与科学进行发初步的讨论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才,知识经济社会也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但人才施展才能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方法即是才能的一部分,是才能借以发挥的桥梁。因此,科学方法对于人才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科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强调,当前科学人才在科学方法上的缺失,科学人才掌握科学方法的途径"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毅 《科学与管理》2007,27(3):12-13
跨国公司多元化的年薪报酬体制、严格高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因人而异的差别化奖励,和谐而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等,与人才流失频繁的国有企业形成鲜明地对比,激励手段单一、工资结构不合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企业文化薄弱,严重阻碍了国企员工的积极性。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对国有企业是非常有意义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考自主招生的核心目的是选拔培养创新型人才,它使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更灵活、更具有弹性,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突出的表现为自主招生的标准不够科学,难以使真正有个性化的人才胜出;自主招生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导引不明显,对创新型人才的从小培养作用有限等。可以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赛先生"是陈独秀对科学的一种拟人化表达,它是陈独秀对科学的一种独特认识.在概念阐述上,陈独秀的赛先生实质上远离了科学的本质含义;在功能定位上,赛先生传递了一种强烈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在科学的社会文化利用方面,赛先生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它既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识和表达,更深刻地影响着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人们关于科学的认识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科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它对教育有何意义?这是有效地按照客观规律培养造就科学人才所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近年来讨论教育在科学人才成长中的作用较多,探求科学人才成长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则甚少。如果我们不了解科学人才成长的规律,不按科学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育,那么,教育作用则难以得到正确发挥,科学人才也难以得到成长。现代教育学都把人看作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整体,而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引述发人深思的历史史实科研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出人才,出成果。而出人才,出成果,归结起来说,就是在科学上作出新的创造。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创造的历史。但是,回顾科学历史,我们会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很多新发现,……胎死腹中或窒息于呱呱堕地之时。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幸存者”(贝弗利奇语)。为了使大家充分了解建立潜科学学的必要性,我们汇集转引一些历史事例,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南华 《今日科苑》2011,(22):31-33
公元2005年10月,一个划时代的必将震撼世界的始创智慧科学理论——唯力论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并迅速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全球展现开来。唯力论的创始人认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政策,使唯力论的产生成为可能。是现当代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