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随着技术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资源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协同创新正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综述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溯源,从协同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研究在影响因素、网络机制、网络构建等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国外有关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协同创新的总体研究进展入手,运用CiteSpace软件识别了协同创新研究的总体脉络,诠释了目前国外协同创新研究的整体趋势;其次,对协同创新的内涵、动因和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再次,归纳、筛选和提炼了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包括研发协同、创新外包、专利许可或技术转让、双元协同创新模式等;最后在深入剖析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是指联盟网络内部主体、战略、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由于相互协同与竞争,在共同实现联盟网络竞争优势以及联盟网络主体各自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耦合而形成的全新的整体创新效应。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为载体,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要素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属于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前沿领域,但国内外相关研究零散无序,系统梳理国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国内学术界跟踪国际产学研理论研究新范式。文中在回顾介绍国外有关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献基础上,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前沿研究进行了一定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机制与机理、分类、创新网络绩效等研究方面。未来研究可预见的2个方面:一是在规范当前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范围更广的实证研究对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创新网络结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绩效的影响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二是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机制与机理研究将是深化产学研理论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岳振明  赵树宽 《科研管理》2022,43(5):141-153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创新网络研究对指导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这一主题,以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通过样本文献回顾梳理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趋势、核心作者等研究现状,创新网络类型、理论基础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国内创新网络研究起步早、成果丰硕,发文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核心研究团队;(2)技术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创新网络等七种创新网络是国内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协同合作创新、创新网络演化、网络知识资源等则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主题;从学术取向上看,国内学者多以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结构洞理论等为基础进行应用型研究,而理论创新成果少;(3)通过突现词分析发现,近年来出现的知识权力、协同创新研究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新特征,是该领域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链分工视角下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出发,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的视角探讨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构建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机理模型,并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运用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6-2013年产业链分工背景下安徽地区工艺创新系统与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系统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都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的,且两地之间的技术创新协同水平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范式,在我国得到了积极运用和实践,但仍存在协同性不强、创新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实践和快速发展。基于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影响因素、协同创新模式、实施路径、演化、实施策略及建议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及方向。有利于增进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珊珊  王宏起 《情报杂志》2012,31(6):197-201
在明晰技术创新扩散的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从技术创新特性及创新企业行为、采用者/消费者、网络结构、竞争合作、知识溢出、空间特征、宏观环境七个方面,综述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出当前研究特点,并指出未来在产业创新网络的内部和外部扩散、政府作用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扩散的机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六大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程度和企业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1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11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一些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共性因素,从而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不仅是一种"技术-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对知识劳动者或创新创意阶层社会属性的高度关注,是"创新社会论"兴起的一个基本前提。文章分析了"创新社会论"兴起的4个认识基础,总结了全球一些代表性创新中心城市的社会共性特征,提出将人而不是技术置于创新政策制定的中心以及未来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12.
在对福建创新型企业集聚技术创新要素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要素的角度切入,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2009年第一批创新型企业集聚技术要素的效率进行评估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英国的运行与管理,构建国家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分别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维度对创新英国的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英国作为国家型创新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创新英国运行管理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创新工具和创新平台等角度,为我国创新组织的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中国情景下企业技术能力在创新型企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将技术能力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以创新绩效和创新管理体系作为衡量创新型企业的两项指标,并从文献分析中提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型企业形成的影响。然后应用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对创新型企业的测量量表及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对创新型企业都有显著影响,但创新战略在技术能力与创新型企业间起了中介作用,因此技术能力需要与创新战略有效匹配才能对创新管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物流平台技术创新系统与运营模式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且对物流平台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熵理论深入研究了物流平台技术创新系统与运营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值变化,探讨了两者协同创新的机理,建立了物流平台技术与运营模式协同创新的熵变模型,并且对美国明尼苏达州Nestivo公司的熵值变化进行了分析。运用熵变模型不仅能够把握当前物流平台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转状况,而且也能为物流平台企业今后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跃平  王开盛 《中国软科学》2007,129(2):150-153
本文在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并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网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指出在创新网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各个参与分工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受文化的制约,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具备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概述国内部分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情况和国内部分学者研究创新型城市的观点,描述出基于产业创新要素的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并在介绍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产业创新系统这一创新管理工具是如何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赵武  王珂  秦鸿鑫 《科学学研究》2016,33(8):1232-1243
选用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腾讯公司微信业务案例,在分析其外部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基于企业动态发展的视角,将其演进过程界定为用户参与式创新、外部参与式创新、平台创新及跨平台创新四个阶段,梳理出微信各发展阶段的创新路径,以更加微观视角分析企业如何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从动态演进内部逻辑上阐释了基于创新环境、创新源互动网络以及商业平台的开放式服务创新协同机制。研究发现,基于微信团队、外部组织、用户等创新源间充分互动的平台创新是其开放式服务创新的核心和实质。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创新源互动网络与协同机制概念框架,丰富了开放式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性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首创并开展了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及时契合企业发展需求,助力企业成功穿越"创新死亡谷"。通过对院线提升计划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等阐述,重点揭示院线提升计划的创新性和重要现实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内热议的话题。创新从创新系统中涌现的现象引起政府对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视。经过对发达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认为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已从单纯的激励创新向激励创新主体间的互动转变。我国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从科技投入、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和技术预见四个方面对政府管理予以创新。促进创新系统内创新要素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