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不同类型网站科普内容的比重差异较大,门户网站科普内容占总信息量比重很低,新闻媒体的科学新闻是重要版块,英国等欧洲国家学术机构网站的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政府部门网站为获公众支持而重视科学传播功能展现。国外网络科普注重受众细分;网络科普供给由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主导,网络资源以集成为主;传播方式充分利用Web2.0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科学媒介中心网站对公众科学意识的增强和对待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理性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将建设优质的网络科学传播资源平台作为我国网络科普工作的重心;大力促进学校科学课程与网络科普资源的相互匹配;创建中国科学媒介中心网站,为科学新闻深度报道提供权威来源;开展网络科普内容的监测与评估,促进网络科普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贝妮 《科技风》2014,(13):178-179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网民的比重和人数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科普网站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担,是科学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为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科普网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角度,并从中得到了创建优秀的儿童科普网站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颖 《科协论坛》2014,(12):24-25
在如今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科普工作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模式的选择,优秀的传播模式能够让科普工作的传播效果事半功倍。以著名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为例,探索如何提升科普传播的范围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普信息化成为了科普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科普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它是推动科普创新发展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南京市科协积极适应科普信息化发展,努力探索,推出了网络科普这一科普信息化新手段,并在全市推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的欢迎和称赞。  相似文献   

5.
《科技广场》2002,(8):25-27
美国是世界头号科技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科技素养并不算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尤其薄弱。为加强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多年来,美国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积极投身于科普活动。大众传媒、科普场馆和科普宣传活动是美国科普的主要途径。政府部门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科普工作中发挥着有效的杠杆作用,用相对有限的经费推动着大范围的科普工作的开展。在联邦政府中,参与科普最多的是国家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为NSF)。NSF资助各种科学教育计划和科普计划,也收集和传播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状况的信息。在NSF内,科普工作主要通过非正式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普工作对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有积极影响,教师作为科普的主力军,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科普成效。本文从西藏各高校角度出发,阐述教师科普的重要性,探究激励西藏高校教师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媒理论中,媒体是大众舆论传播的载体,科普通过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但是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对科学普及工作既有促进因素,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因素,给科普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大理州不断丰富科普载体,创新科普方式,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注重运用短信、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移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等开展科普宣传,在科普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初步搭建起了科协网站、科普通、科普电视电影、官方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科普"五位一体"的传播新平台,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科普格局,为2015年全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达到  相似文献   

9.
这样一批来自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年轻力量,在工作学习之余从事着科普创作。作为中国科普创作的新生主力军,他们拥有一个新名字:"科普新生代",或者说——"科普创客"。这些优秀的科普创客,未来将为互联网科学传播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普能力是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支撑。本文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等六个要素的扰动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对我国科普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普基础设施对我国科普能力发展贡献最大,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成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7)
科技馆作为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之一,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播人类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加深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提高公众掌握现代科技运用的能力等重要职责。在公众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馆科普辅导员的答疑解惑,因此,科普辅导员可算是除展品以外,科技馆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又一重要部分,成为了科技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将科技馆的讲解提升为一种"艺术",使参观者得到美的熏陶,那么将会更进一步地提升科技馆科普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包卫兵  徐培华 《学会》2012,(11):59-62
多年来,科普工作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科普工作,笔者对基层科普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普图书作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大众科学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日益关注和重视,科普图书创作和出版得到不断发展,渐趋繁荣。然而在繁荣光环的笼罩下,良莠不齐的泡沫同样充斥着科普图书的市场。本文选取若干优秀科普图书,分析其畅销原因所在,以期对科普图书出版者及关注这一领域的人们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7,(11):39-41
科普创作队伍老龄化,科普创作人才青黄不接,青年人不愿跨进科普创作之门,青年人也雉以跨进科普创作之门,这是缠绕着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开的结。科普创作是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源头,它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科协不断加强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科普示范社区,以互联网科学、移动通信、新媒体等新型终端传播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科普信息化是推动科普创新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主要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为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国科协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如何落实这一文件要求,将科普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成为摆  相似文献   

18.
科普场馆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等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任务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就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0,(10):90-91
为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加强虹口区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载体和传播手段,繁荣科普创作,丰富科普资源,让更多的人成为科普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扩大科普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以"精彩世博,科学生活"为主题,举办了虹口区科普PPS传播大行动活动,共征集科普PPS作品200余件,并将优秀科普PPS作品刻录成光盘,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普志愿者进行免费发放,另外,还通过虹口有线电视台开展科普PPS作品展映活动以及利用"虹口科技网"、"上海科普网"、个人电子信箱、QQ、MSN等传播手段进行有效广泛的传播。该活动已被中国科协列入"2010年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读图时代朝着读视频时代的递进,科普微视频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受到各科普传播职能部门的青睐,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新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科普传播形式,科普微视频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推广潜力。如何开展科普微视频创作,使之成为科协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一大利器,成为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自主创作打造小型科学实证类微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