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吉玲  曾小红 《情报探索》2013,(12):42-44,48
通过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组织与揭示情况的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做好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由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传播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一项知识服务运动,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的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学术交流模式,已经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文章认为,图书馆应利用开放存取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特定优势,从不同角度来建立开放存取系统;打造“民国”品牌,构建本地特色资源;整合现有数字资源,搭建统一共享平台;鼓励参与数字资源开放存取建设,携手共建“云”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开放存取的概念、特点及国内外开放存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政策,即提高开放存取的认知度,创建机构知识库,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的纽织与揭示,实现开放存取与馆藏资源的深层次整合。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开放存取”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存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有利于科技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传播。在我国,这一运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本文从提高开放存取的社会认同度,发展开放存取期刊,建立开放存取文库并加大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力度等方面,对于我国“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我国科技信息的共享,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5.
赵林英 《现代情报》2013,33(6):64-67
开放存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是促进开放存取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分析了目前开放存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的现状,针对我国开放存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存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的必要性。讨论了统一平台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统一平台的框架结构,分析了统一平台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华 《现代情报》2009,29(10):37-39
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已经给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提出了提高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本校特色开放资源库和实行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DOAJ统计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王召兵  王标 《现代情报》2012,32(10):72-75
开放存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开放存取可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开放存取可通过开放存取期刊来实现,DOAJ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通过对DOAJ的分析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情况,对推动我国开放存取运动、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优化资源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放存取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 《科技广场》2009,(10):73-74
开放存取给我国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开放存取的定义、实现途经和对图书馆的地位、资源建设、经费预算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开放存取给图书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放存取"运动在中国推动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放存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有利于科技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传播.在分析国内外开放存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社会认同度,发展开放存取期刊,鼓励建立开放存取文库,加大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力度等方面对于如何推动“开放存取”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我国科技信息的共享,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的应用需求,提出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中小型云计算中心的规划建设模型;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结合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业务特征,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架构模型、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对MapReduce架构的核心思想和开发技术的研究,初步实现了“数据云”服务,完善和验证了这一体系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王剑 《现代情报》2013,33(2):59-62,67
数字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有效利用资源的必要手段。但是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存在资源类型异构、重复建设等问题。为了改进与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不同资源库间数字文献的开放共享,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的概念、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面,包括:IaaS形式的图书馆云服务、SaaS形式的图书馆云服务等,设计了一种实现不同异构资源库内数字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服务系统可能性,以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开放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汤玲  张小号 《情报科学》2022,40(10):131-136
【目的/意义】通过建设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整合教学应用系统,探索构建教学资源供给服务体系,解决教 学资源汇聚整合、统一管理、快速流转以及跨平台应用等难题,以满足高校英语教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层次、多 元化的应用需求。【方法/过程】梳理和分析高校英语教学资源应用现状,采用云计算和数据融合技术,打通各应用 系统间的资源交换通道,建立资源统一访问调用机制,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结果/结论】实现了教学资 源的一站式存储和管理,有效解决了资源存储、管理不便、调用困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 使用体验。【创新/局限】以应用系统底层数据为切入点,采用分布式总线技术,实现异构系统设备间的兼容和互通, 但研究聚焦资源平台构建本身,缺少对教学资源支撑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和机制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资源平台 应用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OpenDOAR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开放获取可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开放获取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知识库、开放获取期刊和个人网站来实现。OpenDOAR是全球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库,通过对OpenDOAR的分析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情况,对推动我国开放获取运动、加快我国开放获取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借助云计算强大的运算、存储和安全功能,以及理想的资源分配和共享模式,提出了基于云电子商务系统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云共享系统的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云共享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为云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和资源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调研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规范建设现状、保障措施、设计原则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的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规范。[结果/结论]基于云计算的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规范,必须在数字安全保障体系基础上,重视国家层面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多元复合的数字学术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为云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联合仓储和资源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保证国家数字学术信息资源良性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ERP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存在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以及维护管理复杂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开源云平台Eucalyptus构建私有云ERP系统的设计方案。运用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按需、可扩展地使用ERP系统,满足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实验表明:使用 Eucalyptus可以方便快捷地部署云,性能稳定;私有云ERP建设方案能很好地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大大降低ERP建设及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7.
开放获取已经成为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的学术交流模式,从开放获取运动及国际发展、国际开放获取运动的最新发展、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我国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概况、我国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我国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途径等多方面,利用数据库和实证文献信息资源调研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现状,从而为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敏晰  马宇  刘威  王亚杰  李新 《资源科学》2021,43(3):577-587
中国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探索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对资源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耦合机理,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绿色发展指标构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中国2007—2017年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①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先降低后增长,2015年受国内外政策、市场环境影响达到峰值,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政策作用效果显著,环境治理成效明显;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优化趋势不明显,分为2007—2010年的耦合改善阶段、2011—2014年的耦合降低和2015—2017年的耦合改善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循环利用中资源的高投入、废弃物的高排放以及低水平的资源循环。应从控制资源投入和废物排放量的层面完善资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规范资源在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中的流动,进一步采取协调两系统的措施强化两者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