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创新行为的系统性和创新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创新和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剖析,指出创新研究系统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比较“系统范式”和传统研究方法之间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创新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伟  樊丽淑 《科研管理》2010,31(5):148-156
摘要: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专利能力形成和培育过程。文章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专利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不同阶段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并分别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创新模式下企业专利能力培育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培育专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演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纳尔逊和温特关于创新的演进分析思想,采用系统观、演进观的分析框架,对技术创新扩散诉演进过程、演进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组织与自组织演进过程,以及演进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规定性,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杜鑫  肖淼鑫 《内江科技》2007,28(9):59-59,74
文章通过对TRIZ的涵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耐一般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TRIZ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系,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软件在TRIZ理论的设计过程,从而指导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苏震 《情报科学》2006,24(6):910-914
本文将协同这一概念引入到知识创新领域,分析了协同知识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BLOG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探讨,证明了BLOC可以成为协同知识创新的平台,并对此平台上进行的协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从合著论文、科技奖励、企业委托研究和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等角度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产学研究作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同时对产学研合作和与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发展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品创新的顾客能力管理及其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营环境下,理解市场需求、把握其变化趋势是企业成功进行创新的前提。创新实质上是企业运用价值系统集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探讨了顾客能力对产品创新的主要作用形式及其管理要点,分析了顾客能力管理对创新优势的影响,并提出顾客能力管理的适应性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时企业知识创新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分析,涉及知识及其创新过程、知识创新的技术工具、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指出企业知识创新是一个系统和集成的过程,信息技术工具和组织管理的有效结合时企业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企业开展知识创新时,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知识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知识战略远景,进行组织结构优化、企业文化创新,尤其要强化信息技术工具与组织管理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资源的聚集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创新资源聚集和优化的过程,从集群的概念和创新资源的分类入手,以瑞安汽配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阐述了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不同聚集效应,同时描述了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产业集群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和湖北宜昌技术创新研究组经对宜昌105家百万元以上产值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问卷调查,完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创新过程的结构、创新活动的来源、激励和阻碍创新的因素,以及创新的产出及其影响等。这种广泛而深入地  相似文献   

11.
刘鹏  旷毓君  匡兴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Z2):642-647
从企业规模、企业类型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综述、评论与展望。在对产业从技术和资金的角度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认为对于资金敏感型和技术+资金敏感型产业而言,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呈倒U字曲线的。综合考虑市场结构与企业规模,给出不同市场和企业规模下判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技术创新前后的经济效益差异,建立技术创新动因评价模型,分别对企业在被保护垄断和被威胁垄断两种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偏好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提出在市场垄断状态下,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被保护垄断状态下,企业更偏好于过程创新;在被威胁垄断状态下,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偏好性随新进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而定,如进入者的新产品竞争力强,企业将偏好于产品创新,如果新产品竞争力弱,企业将偏好于过程创新.  相似文献   

13.
彭华涛  吴莹 《科研管理》2017,38(1):54-61
本文以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高技术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跨国战略联盟对于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期限会加强高技术服务企业资源共享与新产品市场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强度,但是跨国战略联盟项目合作频度会削弱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健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05-106
介绍了国外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总结了国外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总体前景及竞争态势,进而从战略地位、政策措施、市场秩序和创新能力四方面探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最后从战略、政策、市场和创新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企业有序竞争并将产业导向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取得长足进展的关键在于R&D的有效融资。但由于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与作为R&D投入主体的企业的市场属性之间的矛盾使R&D融资市场失灵,导致汽车产业R&D投入总量不足、投入增速缓慢、来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汽车产业R&D融资失效。运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提出运用政府干预行为——开征研发税并将征税所得专项支出、优化配置用于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来解决R&D融资市场失灵的新构想,以确保R&D总量供给与稳步增长,促进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跨越式发展,并对开征研发税的具体内容及预期效用等内容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个质量梯模型,分别分析了孤立创新框架下和累积创新框架下双寡头厂商的研发行为和专利许可行为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的最优专利宽度。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创新框架下,最优专利宽度都随着市场研发效率的变化而改变。与孤立创新框架相比,累积创新框架下最优专利宽度可能较宽也可能较窄,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市场研发效率的变化,因此孤立创新框架下的专利制度可能并不适用于累积创新。  相似文献   

18.
需求规模、市场竞争与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科研管理》2009,30(6):9-15
摘要: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并实证检验了新奇产品的需求规模、市场竞争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产品需求规模推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增强,却阻碍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巨大的市场需求规模,同时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小强  周江华  仝允桓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64-1570
金字塔底层(BOP)战略认为占世界人口2/3的低收入群体内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企业以该群体为目标市场进行探索与开发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同时还能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或生产能力等方式达到缓解甚至消除贫困的效果,创造出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参与者角色、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特质,进而从市场、价值链、制度、文化与组织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类型与影响因素,力图改变对低收入群体的传统观点,为企业在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模型计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值.分别以创新投入因子得分,创新产出因子得分和创新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以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国有控股资产比例等行业特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修正了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说,结合国有控股资产比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探索中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市场结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