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Z1):80-80
压电和电压敏陶瓷是两种重要的电子陶瓷,前者为具有机电耦合效应的电绝缘陶瓷,后者为电阻具有非线性效应的半导体陶瓷。这两种陶瓷及其器件广泛用于信息技术、能源、交通等国家重要产业,其全球产值占电子陶瓷的近一半份额。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李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Z2):268-275
本研究构建了包括要素集聚速度、产业集聚质量和集聚规模收益系数三个指标的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在肯定国家高新区整体规模收益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时,也指出部分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质量不高的现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产业集群总量82%分布在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比重,2014—2021年创新型产业集群从32%上升至47%,国家高新区从33%上升至63%。选取集群与高新区2014—2021年面板数据,探究高企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出口高端和技术高新、国家高新区出口高端和规模高效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出口高端对技术高新、规模高效对技术高新、规模高效对出口高端、技术高新对出口高端影响较显著的高企率区间,依次为47%以上、47%~62%、14%~26%、21%以上;国家高新区技术高新对出口高端、规模高效对出口高端、出口高端对规模高效、技术高新对规模高效影响较显著的高企率区间,依次为6%~38%、6%~36%、6%~19%、6%~19%。通过持续提升国家高新区规模高效,可有效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湖南的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软件业发展态势良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发展;信息通信业和网络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产业链不完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缺乏,自主创新不足;资金缺乏,对外资企业的依附性强,产业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动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为大力发展湖南信息产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萌芽发展,规模稳步增加。200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81023.8万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41154.4万元,分别比1995年提高26%和1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2%。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步伐逐步加快。一是初步形成了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创新队伍。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但由于受集群内资源禀赋、政府政策、集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群效应是有限的。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指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可达18000亿美元。这说明,循环经济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废物管理政策的目标就是实现一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其政策重心首先是资源保护,其次是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废物。德国当前的做法是使得废物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9.
宗成峰 《软科学》2008,22(3):49-52
利用区位商指数对中国纺织产业2003~2005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产业在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省的产业集群程度比较高;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纺织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我国纺织产业集聚弹性是0.8823,该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衡量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56.27亿元、同比提高14.7%,占规模工业总产值30.6%、同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青海科技》2014,(5):12-13
<正>青海省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利好政策,大力发展青海绿色产业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经济之路。其中,有机食品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迅猛,有机食品品牌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叫响。青海省深耕有机食品种植产业青海省绿色产业经济带中的有机产品,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产业链不断延长,集合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研究结合电子材料产业的需求,重点选取高性能覆铜板和电子陶瓷材料两大分支,从专利申请趋势、主要技术专利状况、重点申请人和发明人、转让、联合申请、引证关系、诉讼、引进、竞争对手专利布局等方面进行专利分析,并结合产业、学术和政策信息,分析电子材料产业、企业专利现状和态势,得出电子材料产业的现状定位、发展方向,给出产业布局、专利战略规划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覃家君  成金华 《软科学》1997,11(3):16-21
我国资源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覃家君成金华何琼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产生适度规模和效益。合理的资源产业市场结构是既保持有效竞争,又保持企业规模经济的保证。市场经济国家资源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征是由垄断到市场参与多角化。随...  相似文献   

14.
李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12-1121
 基于对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内涵的界定,本研究引入带有科技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生产要素的地理集中及其规模收益递增入手,通过构建产业集聚判定的模型框架,对其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的产业集聚已具雏形,但部分高新区产业集聚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周智佑 《情报科学》1998,16(2):174-180
本文根据最近的资料论述了欧洲信息服务产业的现状与动向。全文共分三段,1.产业概况;2.各种服务形态的动向;3.几个国家的市场动向。其下又分别分为市场概况、市场规模、企业的动向;软件制品、专业服务、其他服务;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及东欧国家各个小节。  相似文献   

16.
<正>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是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廓清起跑线,判定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的规模及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是研究21世纪山东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正> 县域工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是发展工业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县域工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家  相似文献   

18.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的障碍,指出要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注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规模,顺利实现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规模,目前总体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手机、计算机和彩电更是位居世界出货量第一位,但在尖端技术上德国、美国较我国仍具备一定优势。本文从电子信息产业入手,简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并针对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对于动漫产业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通过对常熟动漫产业现状的分析,探究发展对策,以期带动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