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破除“唯论文”政策扩散的特征,揭示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科教评价政策的布局、优化、实施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三个层级的359份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方法对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时空演进、发文机构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政策在不同层级间的主题扩散特征,研判政策发展趋向。[结果/结论]破除“唯论文”政策在地方层级的扩散效果显著。中央、部门和地方的政策主题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各层级主题在延续了上一层级主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拓新。破除“唯论文”政策主要有5个趋向: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最终目标;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关键着力点;科研诚信与道德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根本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经费管理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2.
俞立平  张再杰  肖成华 《情报杂志》2021,(3):201-206,F0003
[目的/意义]“以刊评文”现象长期根植于我国的科技评价中,在破除“四唯”,回归科学研究本源属性背景下,研究其局限、本质,客观对待“以刊评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分析“以刊评文”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期刊级别与研究水平的用户画像,论证了“以刊评文”的本质,并建立论文评价的比较框架,讨论了小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大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小样本与大样本论文比较、大样本下论文跨级别比较问题。[结果/结论]大样本情况下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质量可以代表作者水平;机构评价时应该“以刊评文”为主、同行评议为辅;人才评价应该以同行评议为主、“以刊评文”为辅;“以刊评文”能够评价科研规模而代表作评价只能评价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3.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2022,41(2):190-197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网络背景下科学交流模式变化以及“破五唯”评价的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方法/过程]以科学交流为视角,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划分出原生影响力、Web 1.0影响力以及Web 2.0影响力3个维度。以国内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以及TOPSIS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该评价模型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以科学交流为全新视角,使得评价工作贯穿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的全过程,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丰富创新;3个维度影响力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综合影响力,其中Web 1.0影响力作用最强,Web 2.0影响力作用最弱;不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具有差异性,被引适用性以及来源期刊质量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科研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产出对社会经济贡献程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科研育人,为国育才,回归科学研究的精神本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破除“唯论文”等科研人才评价顽瘴痼疾及高职院校单一的职称晋级科研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及科研成果转化率,应从人岗相适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及科研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科研素养塑造方面,以“双师型”一线实践带动科研项目拓展,以问题发现和认领的科研合作形式,探索多机构科研协同合作模式,并建立系统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及全过程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学术论文同行评议是其他一切评价活动的基础。评价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各个关键要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对论文同行评议展开演进分析,以发现同行评议的新进展和总体趋势。[方法/过程]针对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3个方面对其演进路径展开分析,最后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总体趋势的分析及展望。[结果/结论]论文同行评议在发展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广泛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模式自主化的趋势。未来应重点关注同行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研究,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及其关系研究,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要素及其结构研究,基于论文知识元的同行评议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论文发表数量飞速提升,但在重大科研创新方面却远落后于数量上的突破。从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理念、方式层面来看,存在一些与科学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物化逻辑的渗入导致评价偏离学术本位理念,过度的量化评价导致教师产生"负效应"。为此,应辩证看待"唯"与"不唯",破"唯论文",破的是"唯"而不是"论文",高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强化科研的创新取向。应当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学术影响与非学术影响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短期贡献与中长期贡献评价相结合,科学地评价科研创新的质量及实际贡献。在破除"唯论文"的过程中,须谨防陷入新的"唯同行评议""唯三类高质量论文""唯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8.
陶文倩  潘云涛  王海燕 《现代情报》2024,(4):114-126+153
[目的/意义]探索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模式,有助于完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理论体系,也对如何提升我国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引入“动态情境”概念,基于主题演化的动态过程视角,探索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模式。将主题演化的动态情境根据粒度由细到粗分为3个层次构建。对第三层次进行模式提取,第一层次、第二层次辅助进行模式分析。以基因编辑领域为例进行模式探索。[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形成的一个主要模式和两个次要模式。主要模式是“继承—继承”模式,即论文选题围绕领域的核心问题并实现递进性突破从而形成影响力;次要模式是“混合—继承模式”与“混合—混合模式”,指论文选题关注领域长期交叉分裂的主题路径,具有促进领域内核心问题突破的潜力从而形成影响力,或者在后续衍生的主题路径内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李荣 《知识窗》2024,(2):60-62
文章聚焦“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的要求,分别从“五唯”的含义及根源、弊害及缺陷、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制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破唯”为目标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晓轩  徐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2):1431-1438
2018年10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广大科研人员既有期盼,又有担忧。“四唯”如何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20多年发展演进的介绍和分析,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走出了一条破“四唯”的道路,形成了科技评价的中国科学院模式,为如何破“四唯”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王新明  丁敬达 《现代情报》2018,38(8):172-177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有助于发现科研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以及评价不同合作模式的科研绩效,为进一步的科研合作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过程]从作者属性和科研众包的视角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果/结论]基于作者的机构、地域、年龄、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等属性和科研众包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研究进行归纳和论述,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著者合作模式综合视角下的科研绩效评价;作者贡献声明视角下的著者合作模式及合作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研究“睡美人”文献的识别方法,对尽早发现重要科技成就及其发明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完善学术评价方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高校学术论文成果评价这一特定场景,提出“先客观指标粗筛、后多维参数细选”的研究思路,组合使用K值算法和三指标法,对东北大学发表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论文样本集进行了“睡美人”文献挖掘的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该方法共识别出12篇“睡美人”文献,并对其被引特征、期刊特征、睡眠特征、内容特征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获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方法和结果可对东北大学学术论文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被引频次指标在学术论文评价中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多维度引用特征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提高引文指标在单篇论文评价中的可靠性。[方法/过程]通过被引频次标准化消除学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作为频次指标;通过引用主体的重要性、引用时间跨度、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主题相似度6个维度的引用特征,区分不同引用中被引文献对施引文献的作用,作为特征权重;将频次指标和特征权重相结合,对学术论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结论]改进基于引用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有效解决被引频次指标对所有引用同等对待的问题。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被引频次指标更加合理,还能更细致地剖析论文的被引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最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实解决“揭榜挂帅”机制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问题提供思路和模式的借鉴,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提出新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月底,两份文件火了。先有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27条措施,旨在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数据驱动型科研的重要资料和产出成果,研究科学数据引用可以帮助追踪数据的使用状况、开展数据计量和评价、加速科研进程。[方法/过程]以生物信息学领域学术论文全文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规则抽取和人工标注形成了生物信息学引文分类数据集,对比评估6种深度学习模型与3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分类和识别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义和上下文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科学数据正式引用识别任务中具有更优效果。[局限]未充分考虑数据类别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数据驱动型科研的重要资料和产出成果,研究科学数据引用可以帮助追踪数据的使用状况、开展数据计量和评价、加速科研进程。[方法/过程]以生物信息学领域学术论文全文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规则抽取和人工标注形成了生物信息学引文分类数据集,对比评估6种深度学习模型与3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分类和识别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义和上下文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科学数据正式引用识别任务中具有更优效果。[局限]未充分考虑数据类别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按照系统论观点,多方法研究中不同方法、技术和工具并非孤立发生作用,而是通过确立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秩序,作为整体中的要素综合于具体的科学理论创立和解释过程之中。为弥补人们对多方法过程结构关注的不足,并从知识单元和语用层次探索多方法使用的现象与规律,文章提出多方法过程结构分析理论和方法。[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提出创新背景、理论基础、一般步骤。其次,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为例,选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论文为实证对象,结合CNKI与万方数据检索获取2003—2021年4082篇SNA有关论文。最后,对2116篇改进或使用了SNA的论文,多视角分析其方法过程结构。[结果/结论]通过实证,文章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为学术评价问题丰富了一种新的“证伪”思路;以“先天说”充实了方法生命周期学说;为过度挪用西方科研工具产生的学术风险提供了新证据;为范式理论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说明机制完善提供了新依据。结果显示:多方法过程结构分析,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能够在推动图书情报研究深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局限]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论文为实证对象,未考虑其他学科领域、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对比分析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知名大学科研合作网络特征,旨在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收集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部分知名大学2014—2018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校际合著论文,构建频次矩阵、Salton指数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Ucinet、Netdrew、Pajek、VOSviewer等工具,从科研合作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分析、聚类分析四个角度对两者的科研合作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双一流”大学之间已建立起广泛的科研合作,但与美国知名大学相比,我国“双一流”大学存在科研合作强度弱、科研合作参与度较低、科研合作分布不均衡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石进  苗杰  李明 《现代情报》2009,39(12):88-100
[目的/意义] 在线科研与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学者科研的主流趋势,预印本系统作为一种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以学界自治为基础,具有科研交流效率高、速度快、民主化等特点,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使其发展遭遇瓶颈。[方法/过程] 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下的学术评议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扩展,提出在线论文评分模型和虚拟积分激励机制,实现对预印本论文的学术评价和对预印本系统用户的激励管理。[结果/结论] 弥补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存在评审过程不够透明、评议结果不够公正、对评议者缺乏激励等问题。这种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具有科学高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