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全新概念。因此,探索各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框架与方法、界定并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对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经济学本质出发,结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产生的前提、途径以及界定依据,阐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可再生资源数量变化、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变化和自然资源质量变化三个方面对因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而产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进行界定;最后,以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可持续利用阈值和国家政策红线两个方面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思路,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界定及其核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多地少,同时,全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起步并进入发展阶段,城市的发展和用地扩张迅速。现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普遍存在城市规模外延扩张过快,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所以如何努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己经是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瑞安市为例,通过收集资料、补充调查,将瑞安市与浙江省其他7个全国百强县、市进行比较,得出瑞安市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应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邓胜华  梅昀  陈曲  黎孔清  张信者 《资源科学》2010,32(9):1746-1751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可想而知,能否节约集约用地对理性增长下的城市建设用地 扩张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①城市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包括由国民经济宏观总量部分和国民经济总消费部分组合的经 济发展维度、由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综合的人口增长维度、由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集成的城市化发展维 度以及其他因素维度。内因划分为公共用地和商住工用地;②商住工用地扩张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 方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是其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共用地扩张主要由其他因素驱动;③不同阶段、 不同时期,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内因与外因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各有侧重,这要求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需抓 主要矛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分析,探究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随着开发价格与数量变动的演化规律。以江苏省为例,解析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匹配关系,判断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为合理评价土地利用过程、制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①江苏土地供给能力指数均值为0.571,处于较高水平,空间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格局;土地需求强度指数均值仅为0.255,地区南北之间分异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结构特征。②土地、水等资源保障指数对需求强度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环境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制约土地资源的空间开发。③空间上,对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进行耦合匹配,各类型区(需求不足、过度开发、空间均衡等)并存。其中,土地需求不足区为地区主体,集中分布在苏北、苏中的南通诸县市;过度开发区集中在苏南的城市中心区,对土地资源需求强烈,已超资源环境承载和土地供给能力上限。通过经济要素、常住人口、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强化水、土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匹配土地供需,成为土地开发由空间失衡转向均衡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历史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恒等式并分解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解释变量为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利用我国1981-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GDP和人口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建立协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动态模拟,模拟得到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率落在各个区间的概率。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与其解释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由于经济发展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有85%的概率以年均1.5%~3.5%的速度扩张,其中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附近的概率达到26%;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导向的政策能抑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快扩张,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历史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恒等式并分解出影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解释变量为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利用我国1981-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GDP和人口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建立协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动态模拟,模拟得到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率落在各个区间的概率。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与其解释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由于经济发展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有85%的概率以年均1.5%~3.5%的速度扩张,其中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附近的概率达到26%;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导向的政策能抑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快扩张,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崭新概念,国内外尚未见编制先例,需要对其进行开创性探索与实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方法与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性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的目标、内容与原则,并结合浙江省湖州市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实例探讨了土地资源核算的难点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建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以核算土地利用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资产变化为主线,反映土地资源资产在核算期间数量、质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是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上的难点,土地数量与质量变化会通过改变土地的功能改变土地资源的价值。然而,目前的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方法还不能够客观体现土地资源因其区位和质量差异所引起的功能差异。借鉴土地多功能性理论,建立土地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估方法将是开展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值得尝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崭新概念,国内外尚未见编制先例,需要对其进行开创性探索与实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方法与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性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的目标、内容与原则,并结合浙江省湖州市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实例探讨了土地资源核算的难点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建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以核算土地利用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资产变化为主线,反映土地资源资产在核算期间数量、质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是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上的难点,土地数量与质量变化会通过改变土地的功能改变土地资源的价值。然而,目前的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方法还不能够客观体现土地资源因其区位和质量差异所引起的功能差异。借鉴土地多功能性理论,建立土地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估方法将是开展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值得尝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吴琼  马国霞  高阳  潘韬 《资源科学》2018,40(5):936-945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应该包括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合理损耗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本文借鉴国际SEEA核算体系相关经验,结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利用环境成本核算对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进行核算。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选用虚拟治理成本法对该市2010—2015年间环境治理成本、污染扣减指数和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进行核算。研究发现,2010—2015年间,湖州市污染治理实际投入大于治理欠账;湖州市污染扣减指数呈下降趋势;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为45.67亿元。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湖州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环境负债核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应该包括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造成的不合理损耗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本文借鉴国际SEEA核算体系相关经验,结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利用环境成本核算对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进行核算。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选用虚拟治理成本法对该市2010—2015年间环境治理成本、污染扣减指数和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进行核算。研究发现,2010—2015年间,湖州市污染治理实际投入大于治理欠账;湖州市污染扣减指数呈下降趋势;自然资源资产不合理利用的环境负债为45.67亿元。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湖州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环境负债核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为破解土地供应相对不足与利用粗放浪费并存的矛盾,从地区差别化和行业差别化角度设计了行业地耗和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2个指标,用于产业准入和省级政府用地效率考核.以此为依据,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规模和结构,促使土地供应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刘瑞  朱道林  朱战强  杨文治 《资源科学》2009,31(11):1919-1926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是城市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C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在分析了1996年~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动态,总结其时空扩张特征的基础上,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从空间形态上看,主要围绕原有城市建设用地向四周扩张,其中向原有城市以东扩张是主要扩张方向: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制度政策,以及内部自然区位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其中反映政府制度政策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最后才是人口的变动.  相似文献   

13.
刘涛  曹广忠 《资源科学》2011,33(8):1570-1577
本文放弃了Mills-Muth模型"就城市论城市"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考察城市用地的规模决定。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市场化条件下的用地需求变化、各级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博弈过程和区位约束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从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视角下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的一般化概念模型。基于中国6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发现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第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因城市发展阶段而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变了城市的等级结构,却很难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实质性约束;地方政府缺乏土地储备的激励,大量的开发区用地被迅速投入市场,造成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了土地供给成本,交通区位劣势降低了土地需求,限制了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与理论分析结果不同,宏观经济区位的劣势并未有效地限制城市用地规模,反而促进了城市政府低价甚至负地价出让土地,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闲置和粗放利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开发区土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开发区用地规模过大导致的耕地面积锐减,及由开发区的建设引发的土地征用矛盾和群体冲突事件等现象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因此,探求开发区土地管理,寻求合理开展开发区土地管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力级别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低碳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转型等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评价模型,以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ML指数及TFP分解值在不同年度的差异化变动进行了实证评价,以检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祝艳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55+75-155,75
土地资源规划配置是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合理的规划配置土地资源是确保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进行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可导致的结果是城市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混乱装换,从而导致城市部分地区出现凋败现象,形成"贫民窟"的状况,从而形成土地收益的严重损失以及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农用地的非农化转换,大量的降低了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刘志佳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5,37(7):1394-140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同时这些变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979-2009年间遥感影像的分类解译,获得珠三角地区四期间隔为10年左右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过去30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从0.5%上升到了10.8%,其中深圳、东莞已超过了40%,这些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减少为代价;2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2000年以前人口每增长1万人,经济增长3.2亿元;2000年以后变为16.2亿元/万人;3整个区域尺度上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每增长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约增长0.99km2;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约0.16km2。但是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在城市扩张的初期,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贡献度较大,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表现出紧密的幂函数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土地资源的贡献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封志明  杨艳昭  陈玥 《资源科学》2015,37(9):1685-1691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国家资产负债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对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目前其编制工作面临着理论基础不扎实、资产与负债的界定不清晰、相关概念与内涵不确定以及价值化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着眼于此,本文首先初步探讨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然后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有关自然资源项的核算,概括分析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形式以及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最后借鉴国家资产负债表相关经验,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表式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的确认原则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方法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封志明  杨艳昭  陈玥 《资源科学》2015,(9):1685-1691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国家资产负债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对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目前其编制工作面临着理论基础不扎实、资产与负债的界定不清晰、相关概念与内涵不确定以及价值化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着眼于此,本文首先初步探讨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然后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有关自然资源项的核算,概括分析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形式以及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最后借鉴国家资产负债表相关经验,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表式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的确认原则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方法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