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财政与金融联合治理碳排放出发,运用外部性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协同治理理论阐释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认为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共同影响碳排放;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两步法实证检验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财税政策与碳排放显著负相关,获得金融支持较大的省份,其环境财税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金融低碳度与碳排放显著正相关。因此,政府应加大环境治理财税改革,加快发展碳金融;同时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环境财税政策与金融支持的碳减排联合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权-线性加权和法、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了2015-2019年中国省际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并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较低,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纯技术效率对水平和效率的整体贡献相对较小;债券融资是低水平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是风险投资;纯技术效率是低效率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和规模效率变动分别是水平增长和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股票融资是水平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其次是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技术进步变动是效率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曹程  张目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38-46
从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权-线性加权和法、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2015-2019年中国省际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并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较低,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纯技术效率对水平和效率的整体贡献相对较小;债券融资是低水平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是风险投资;纯技术效率是低效率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和规模效率变动分别是水平增长和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股票融资是水平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其次是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技术进步变动是效率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关村海淀园全样本数据,利用分层Cox风险比例模型,探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退出机制,并进行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始终面临较大的淘汰风险,且具有一定的加剧趋势;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行政力量产生了一定的壁垒效应;经营效率、规模、负债和研发水平等内部因素对企业退出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各变量的边际效应存在异质性;政府干预也会对企业退出产生一定影响,税收优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概率,且这一因素对非国有企业的效应高于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对各类企业的作用均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环境,提升市场效率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21世纪的中心任务之一,而金融资本的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极其重要。文中在主层次分析法(PCA)基础上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投入产出指标,以此为基础采用DEA模型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应存在问题,还存在优化的空间,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综合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公司所有制形式、两职是否兼任、金融结构、少数股东权益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而公司成立年数及公司所在地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庆宾  钟金融  程叶青 《资源科学》2022,44(11):2165-2177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StoNED模型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剖析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异质性,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19年,整体上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具有“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M”型时序变化特征。②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总体分片、块状聚集的“连片状”空间格局,且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③金融结构、财政支出能有效支持各省份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水平、金融水平、信贷结构、储蓄规模、金融开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所有制结构对各省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为新时期如何推进金融资源配置提效、优化金融资源布局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9—2020年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从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绩效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非国有股东向参股国企委派高管能够显著提升国企绩效,但仅通过股权制衡难以发挥明显的提升效果。而且非国有股东治理是部分通过影响媒体关注度提升国企绩效。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通过影响媒体关注度提升国企绩效的效应主要存在于竞争性国企中。本文不仅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媒体关注度的学术研究,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21,(2):79-84
基于代理理论和协同理论,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的协同治理效应。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能有效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而国企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且内部控制缺陷数量越多,越不利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尚未形成协同治理效应;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国家审计资源不足与实现国企审计全覆盖的矛盾,资源约束情况下国家审计可以优先审计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国企。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推出4批试点企业。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如何进行混改模式的选择,为国企混改提供了案例参考经验。本文选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代表——中粮集团进行案例研究,对中粮集团旗下3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研究,详细分析了3家企业混改模式、绩效和公司治理结构,总结中粮集团分类分层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提升企业绩效、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的经验,探索混改的模式,不同类型企业混改路径如何选择。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定发展、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丰富了国企混改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在考虑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了2004-2010年间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环境规制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但环境规制强度与R&D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有"度"的限制,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不利于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性,在技术密集度较高,环境污染程度较小和R&D强度较高的行业中,环境规制对R&D创新效率促进作用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利用2008-2017年国有企业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并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明显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2)基于现金持有视角,非国有股东参股和委派代表均能提高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对创新活动的投入意愿;(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影响。最后,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1-2015年度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行业作为样本,讨论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特征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董监事分享控制权会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制度环境深刻的影响,与制度薄弱地区相比,制度完善地区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特征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抑制了堑壕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都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囚素。通过对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医药行业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从而对中国医药行业合理安排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4.
庄莹  买生 《科研管理》2021,42(11):118-12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非国有资本参与对国企产生治理效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性决策行为,那么国企“使命必然”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会因此产生影响。本文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探究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国企混改动态股权结构变化,包括多样性、深入度、制衡度以及控制权转移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机制检验发现,国企混改不仅可通过减负效应,即缓解国企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还可通过治理效应监督约束管理层为获隐性福利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行为。此外,基于控制层级与治理环境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较高、政府放权意愿较强地区,治理环境较好从而能够强化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国企混改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体表现在员工、供应链以及环境责任,并最终有效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向价值效应,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国企混改应注重股权结构“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治理效能,明确国企社会责任本质,促使国企提升绩效的同时,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科研管理》2006,41(1):202-210
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基于沪、深两市2009-2016年间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政府控制层级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的费用粘性比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要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不同政府控制层级下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的费用粘性抑制作用更强。此外,对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而言,在其内外治理机制较差的情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在内外治理机制较好的情况下抑制效果则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宽了费用粘性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费用粘性居高不下的情况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市场化进程推进与高管持股比例提升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引发的经济后果的认知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娄祝坤  黄妍杰  陈思雨 《科研管理》2006,40(12):202-212
既有企业持现文献主要关注企业整体的现金持有水平,忽视了现金在企业控制链上下游分布状况的重要影响。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现金在母子公司间的分布与集团整体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在集团整体持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现金在母子公司间分布越分散(子公司持现比率越高),集团整体创新绩效越差。相对非国有产权,国有产权会加剧集团现金分散配置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集团母公司股权适度集中、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和管理层持股等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够减轻集团现金分散配置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但这些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集团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论对集团现金资源配置和创新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体制与西方混合经济体制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则是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调和不同类型资本在同一企业融合发展的核心。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体制不仅要在宏观层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且还要完善规范发展企业法人中不同所有制性质资本共营的微观混合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完善法治基础、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和良好的配套条件,以促进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的混合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建立规范的公司运营制度和组织架构,以及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建筑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长期存在和过分扩大不仅会影响到建筑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据此,本研究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与σ趋同检验方法结合,探索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变动的区域差异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各地区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由东到西依次呈现出梯次发展趋势,区域科技投入状况、建筑市场开放度、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和产业发达程度四个控制变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建筑业人力资本和区域金融业发展状况两个控制变量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负面效应。区域间与区域内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化程度均存在着严重的"拉大"趋势。最后,从有效遏制地方保护、规范竞争秩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外资企业和完善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20.
公司社会责任与价值创造:基于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社会调查的数据将公司社会责任界定为客户利益、员工保健、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内部治理、产品质量和员工发展七个方面,这些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受到公司所有制性质、企业寿命、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社会效应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效应的贡献更加明显.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因子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贡献最大的主要是环境保护、客户利益、员工保健、内部治理、员工发展,并且这些社会责任因子的作用主要的是体现在企业的非财务价值方面.而不是财务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