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疫情现象危害社交媒体用户的身心健康,信息过载是全媒体时代信息疫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能为信息疫情的应对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并借鉴压力源-应变-结果理论,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前因后果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前因包括用户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信息过载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应对行为。【创新/局限】应用质性分析方法从多维度系统地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机制,有力补充信息过载领域现有研究。后续可通过实证方法、大样本数据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张海 《情报杂志》2021,(3):168-174
[目的/意义]为了厘清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预防群体极化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从信息的视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原始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结合信息生态理论,得到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研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和信息环境因素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预防信息茧房形成的视角,提出了提高网络用户信息素养、优化信息技术和改善信息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通过探索网络用户情感茧房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关联路径,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为破解情感茧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访谈资料,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步骤,对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构建网络用户情感茧房形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情绪感染和用户感知对情感茧房形成有直接影响;用户特征、用户行为、网络环境与人际影响通过情绪感染和用户感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用户情感茧房的形成;用户能力可以调节情绪感染对情感茧房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用户的风险感知程度会直接影响用户采纳健康信息的行为和效率。因此,探究用户对网络健康信息的风险感知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策略以及公共政策,促进互联网健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对网络健康信息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 /结论]通过分析共得到134个概念,40个范畴和12个主范畴,解析出六维度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结构(包括信息质量风险、信息来源风险、隐私风险、心理风险、系统质量风险和财务风险),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理论模型,为解读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与健康认知能力和风险后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作为数字时代的信息弱势群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用户的信息公开满意度将是影响各级政府风险与应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过程]文章选取成都市老年群体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获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用户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结果/结论]以信任程度、主观能力、需求期望和社会支持等为自变量,以感知易获取性、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模型,揭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老年用户信息公开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与作用关系的复杂性,体现了老年用户作为信息弱势群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开信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心理与行为特质。  相似文献   

6.
刘咏梅  张帅  谢阳群 《现代情报》2019,39(10):58-65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影响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30位在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信息回避行为的相关数据,借助NVivo11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归纳出影响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的10个基本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信息因素与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认知因素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回避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韩玺  韩文婷 《现代情报》2021,41(1):78-87
[目的/意义] 在线医评信息对构建互联网医疗信任十分重要,但目前医评网站中医生人均评论十分有限。因此,探索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法/过程] 对34位健康信息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得到45个初始概念、15个范畴及对应的用户认知、用户个体特征、医疗环境和医生特征4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医疗政策、医疗服务提供者、网络医疗平台和网络用户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研究结果对在线医评信息生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促进在线医评信息的生成提供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谣言民众关注点是网络谣言识别的基础工作,为识别、分析、研判、预警网络谣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按照研究范式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提炼出以"情绪宣泄"为核心的12个民意关注点,分析和总结新冠肺炎网络谣言民意关注点的演化过程.[结果/结论]根据民意关注点在演化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9.
田梅  朱学芳  张军亮 《现代情报》2018,38(10):91-98
[目的/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同时可为用户提高信息偶遇效率以及商家优化产品性能、改进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关键事件,利用Nvivo11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经过对自由节点间关系的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形成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相关的22个树节点及7个核心树节点;通过分析访谈问卷,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维度影响因素的权重,表征其重要程度。[结果/结论]移动环境下,在整个过程中信息偶遇受到了来自个体因素、工具、时空情境、任务情境、信息、网络环境、社会环境7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偶遇前阶段,工具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在信息偶遇中、后阶段,信息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茧房的特征表现与前因后果,为信息茧房的理论化奠定坚实基础。[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信息茧房的存在性仍有争议,概念尚未明晰。文章对信息茧房展开深入分析,使用深度访谈收集研究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访谈数据,根据编码结果确定信息茧房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验证信息茧房的存在性,提取信息茧房的主要特征;总结归纳个体特征、个性化推荐以及环境特征等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讨论信息茧房在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产生的影响。[局限]通过定性分析得到的理论发现有待后续的实证研究进行检验,如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关键影响要素,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问题的应对与处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和信息生态位理论,找出“信息疫情”生成的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对要素进行识别,找出其中的关键影响要素。[结果/结论]识别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舆情持续演化、政府信息发布不及时等在内的12个“信息疫情”关键影响要素,信息内容公共性、相似事件集体记忆的唤醒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特有因素,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应对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复杂,多事件之间存在耦合现象,提出利用多属性融合的事理图谱揭示舆情事件发展脉络和演化规律。[方法/过程]以“西安疫情”为实验数据源,提取事件情感因子、事件影响力、事件持续时间等多维属性特征,采用规则模板和语义聚类算法构建舆情事理图谱,从多维视角揭示舆情演化规律。[结果/结论]多属性融合的事理图谱不仅可以从事件链角度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和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从多维视角识别舆情动态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舆情管控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进行舆情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局限]未考虑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因果事件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从整体的角度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方法/过程]以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要素体系,并将模糊集理论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结果/结论]清晰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模型,识别出信息协同的13项关键要素,解析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如何提高信息协同效率,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识别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为数字智能时代有效实现风险治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已有风险感知维度研究成果,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收集数据,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思路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构建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影响机理APCO模型。[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个人风险感知能力影响用户产生不同的风险感知维度,而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又进一步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基于此,从技术研发、信息监管、法律监督三方面提出风险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关乎公众自身利益,事件的高关注度极易形成一个庞大的舆情场域,若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对负面舆情实施有效的引导,极有可能激发公众的恐慌情绪,威胁到社会稳定,严重时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方法/过程]从多维数据融合视角,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特征,构建多维数据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引导逻辑框架。[结果/结论]形成多元的、立体的、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研究重大疫情网上网下信息交互机制,把握网络舆情态势,辅助政府决策.[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SOR模型,挖掘重大疫情网上网下信息交互行为的"刺激-意识-行为"链式逻辑,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重大疫情刺激下网上网下信息交互影响要素,据此确定信息交互机制并得出相关研究启示.[结果/结论]疫情事件刺激与信息感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突发事件负面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探究高校的舆情回应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选取24个典型案例,从事件种类、时间节点、回应立场、传播渠道与信息回馈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三条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回应时间节点的选取对高校负面舆情的应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肺炎防治的科研信息报道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发网络信息泛滥和社会公众恐慌。如何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本文选取"双黄连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在新浪微博上分别爬取原始话题和回应话题下的发帖、转发和评论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方法讨论科研信息报道的社会热度和公众态度,分析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的回应对事件舆情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公众高度关注科研信息报道,并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情绪;而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回应会影响到事件的话题热度,进而影响公众情感取向。官方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公众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官方媒体-权威专家-普通公众"三方协同的管控机制,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所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将双链区块链技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研究范畴对推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深入分析双链区块链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赋能机理,从数据存储层、网络共识层、智能合约层和服务应用层四方面构建了基于双链区块链赋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模型,并以疫情下某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为例分析其运行机理,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风险。【结果/结论】本研究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难题、提升我国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和科学决策支持。【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双链区块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之间的天然耦合性,提供了双链区块链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全新视角,但缺乏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