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研究方法,界定了微博舆情生成机制。微博舆情生成系统包括:舆情主体、舆情事件、舆情平台、舆情本身四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博舆情生成的基本规律。研究发现:微博舆情的生成是复杂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微博舆情产生的社会根源是现实社会及其事件;微博舆情传播当中,意见领袖对于舆情的生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全过程视角下的微博评论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博评论全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微博评论动态环境分割为静态要素来综合考察微博评论的表征和衍生。从主体扮演、驱动机制、认知框架、舆论功能四个方面将微博评论最核心的要素或者要素表现予以抽离,并分别对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做出反思,最终找出了实现微博评论高效、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为优化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为用户群体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建设需求提供导向。[方法/过程] 基于对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本文界定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等概念,重点论述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各要素间的层次关系、生态结构及其信息资源流动,并以图书馆微博为例,分析其微博信息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信息流转路径。[结果/结论] 形成社会化媒体及图书馆微博信息资源流动路径图,有助于探寻社会化媒体的生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微博内容、传播路径三个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给出了三种类型的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路径,从形成路径的三个核心环节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模型.结合“低碳技术”热点话题,对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的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理论层面可更好地拓展信息生态链理论在微博这一新型社会传播媒体中的应用,为微博等新型媒体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在实践层面能更好地揭示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从复杂系统视角探究微博舆论形成机制,根据微博议题内参与人的亲近性特征对意见更新方程进行了修正,并据此设定了个体行动规则,结合微博内议题参与者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运用Repast平台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模拟出由个体意见的无序系统到有序系统的涌现,即形成舆论.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表明,微博内的舆论具有明显的沉默的螺旋和极化特征,在微博舆论尚未形成时,对其进行引导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6.
柯云 《现代情报》2016,36(3):22-26
本文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数据采集平台, 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借鉴信息传播四要素和流行三要素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16个因素。首先通过对“风云人气榜”上随机抓取的320个新浪微博用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实证得到粉丝数、工作时间和发布时间对微博信息传递有促进作用, 而活跃度、休息时间和日期对信息传播有阻碍作用;然后利用爬取数据中提取的441 005个转发样本, 通过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模型分析, 实证了社交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微博社交需求显著高于内容需求, 并且根据ROC曲线得出综合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预测最为精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剖析微博舆情生态全貌,更全面揭示微博舆情生态的全景。【方法/过程】以生态学 理论为基础,结合知识关联的思想,对微博舆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揭示,提出了微博舆情全景生态这一概念;对 其构成要素及其关联关系进行了解析;从三个维度对微博舆情生态的全景进行了描绘,并最终构建了微博舆情全 景生态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对微博舆情全景生态的解析,得出了微博舆情生态的全景维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分别是:客观存在、关联关系、运动本质即超网络结构、多维图谱、传播机理。【创新/局限】由于本文是对微博全景生 态的宏观概述,所以对微观层面的要素关联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后续研究中将对其全景生态模型进行更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8.
刘梦晓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7,37(1):131-136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微博文本聚类是依据微博主题不同将描述同一类主题的微博文本汇聚到一起的过程。由于微博文本非常短,在使用常规的机器学习方法对微博短文本进行聚类时,常会出现严重的数据稀疏问题,继而对聚类性能产生影响。分析了中文微博文本的数据稀疏特征,并基于这一特征分析比较了几种中文微博文本表示及聚类方法,为中文微博文本聚类分析的难点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企业家微博影响力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家塑造企业家自身及其企业的形象,还有助于发展微博营销、改善客户关系。通过对新浪微博个人影响力模型、上市公司建立的资本人物微博影响力模型、高校影响力报告、学者博客影响力研究的对比,分析了微博影响力构成要素,再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归类,得出四个主因子:受众广度、微博受关注度、微博价值度、好友圈价值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介绍OA型科学传播系统基本原则与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社会-技术互动网络(STIN)的观点,分析了OA型科学传播系统的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该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和必备的功能;最后指出OA型科学传播系统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摆脱困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江亮 《情报探索》2014,(9):28-30
在阐释复合图书馆和信息传播学的概念、影响信息传播的技术因素、信息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引入经典5W模式和网络化传播模式,从复合图书馆的资源组织角度和用户服务角度对复合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进而建立基于用户信息服务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式科学交流系统是以OA文献为主要媒介的科学交流系统。根据OA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技术互动网络(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STIN)的观点,给出了建构OA式科学交流系统的步骤,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OA式科学交流系统与其他系统构成的大STIN中节点间的关系,最后指出OA式科学交流系统必须具备的社会功能,并提出了完善其功能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Web2.0环境的两种典型技术——科学网博客和百度百科出发,探讨基于Web2.0的知识交流的要素及过程,并分析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认为Web2.0环境下的知识交流要素主要有知识交流的主客体和渠道:知识交流的过程主要分为一对一的交流和一对多的交流;知识交流影响因素包括知识自身特征、知识交流者背景和动机、知识交流者的参与程度等。  相似文献   

15.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4,22(7):804-806,811
本文分析了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于Web的科学交流的基本过程,讨论了网络交流作为科学交流模式的必要前提及网络交流对传统交流角色的冲击,认为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网上科学交流的社会化和普遍化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刘悦如  余育仁 《现代情报》2012,32(4):140-143
本文通过对同济大学师生进行"读者微博"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读者对"图书馆微博"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结合同济大学图书馆微博的运营心得体会,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服务模式和理念,提升图书馆微博的服务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机制包括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有效传播机制应遵循价值观念传播的客观规律,从研究受众的价值需要、转换话语表达、提高传播者的素质和发挥现代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四方面入手,使这一有机整体和谐、有效地运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传播研究:疆域的扩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等一系列社会变化,科技传播改变了其过去的传统社会角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功能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科技传播本身的这些新发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科技传播研究的范围,适时扩展其研究领域并为它建立一个更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科体系。作者认为,这样的学科体系应该包括科技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宏观问题研究、微观问题研究三个基本部分。  相似文献   

19.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翟杰全 《科研管理》2001,22(1):8-13,123
科技传播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为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支持社会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对科技传播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规划,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本文讨论了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社会(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认为在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中,应加强组织平产业平台、技术平台、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等支撑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非正式交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分别从定义、交流手段、交流模式等方面对传统的和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作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文章认为,作为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非正式交流的全新交流模式克服了传统交流的弊端,更好地适应了科学大发展的需要,然而,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非正式交流,二者将长期共存,共同为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