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瑞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21,40(12):170-177
[目的/意义] 梳理并总结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效果的相关研究,帮助学界同仁把握其发展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将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效果相关研究归纳为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知识交流效果提升策略研究3个方面,分析各方面研究成果。[结果/结论] 现有研究存在数据来源单一、相似概念混淆、构建评价体系考虑不全面等不足之处,未来可在这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2.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9):131-141
[目的/意义]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把握国内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发展动态。[方法/过程]以CSSCI期刊库2012-2018年发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相关理论和模型、因果分析框架、未来研究方向三方面剖析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的理论模型最多的是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其次是技术接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的因果关系分析框架,将纷繁复杂的前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都囊括其中。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系的概念是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关系强度的测量建立在强弱关系理论基础之上,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关系的细分更加必要,三维关系模型旨在改进静态、二元的强弱关系模式,从三个维度对关系强度进行重新构造,即心理维度、结构维度及工具维度。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在线网络中的关系测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量化在线网络中用户的互动行为,可以将每个维度的关系强度归一化为 [0,1] 的连续变量,同现有方法相比,三维关系可以细分关系图谱,在设计SNS功能、隐私控制、朋友推荐及信息扩散等方面,三维关系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总结了基于在线社交媒体数据的广度学习工作研究进展,从情报学的视角分析了广度学习的应用展望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过程]利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广度学习技术在网络嵌入、链路预测、社区检测等在线社交网络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结果/结论]广度学习可以将多个不同种类的大型异构数据源融合在一起,设计并使用一套统一的分析方法来跨越这些融合的数据源执行协同数据挖掘任务。广度学习在异构社交网络分析中的这些成功应用为其在情报学领域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将会有更广泛更深远的研究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掌握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互行为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知识构建4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关注网络的宏观视角、行动者权力、方法论框架、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4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讨消极社会比较、不同类型的消极情绪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与拓展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构建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在线问卷搜集273份有效样本,利用PLS-SE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倦怠和嫉妒显著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而消极社会比较显著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嫉妒情绪,其次是焦虑,最后是倦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在线社交网络甚至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等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为方式。网络群体作为在线社交网络的主体,受网络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影响,在线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已经成为各界不可回避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就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对国内文献进行科学计量,以CitespaceⅢ软件作为科学计量工具,采用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以不同指标进行聚类,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热点及前沿领域作出合理划分,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当前,好友推荐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交网络平台,高质量的好友推荐在满足用户交友需求、帮助用户获取更多信息资源的同时,还提高了用户与社交网站的粘性。[方法/过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界定了好友推荐的概念,梳理了社交网络中好友推荐的过程,归纳了好友推荐方法,总结了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推荐依据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留下的记录,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其他用户。现有的好友推荐存在冷启动、数据稀疏、动态变化、信息茧房、用户隐私等问题,未来好友推荐可以从推荐的多维性、提供好友推荐结果的解释、设置用户反馈机制以及改进推荐系统的可拓展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用户的信息行为对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用户画像"的思想,提出了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的概念,围绕人类动力学研究视角构建了在线社交用户的舆情画像模型,最后从舆情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分布、活跃度分布、时间间隔重标度、交互热度、阵发性和记忆性等方面对在线社交用户信息传播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可全面揭示其网络信息行为特征,实现对用户基本信息与舆情传播信息的有效收集、有效识别与定量分析,从而为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本研究对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对2014-2019年的国内外政务社交媒体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政务社交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总结] 分析发现近年的政务社交媒体研究多为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主题集中于政务社交媒体的运营管理、内容挖掘、应急管理、功能与作用。现有研究存在着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数据分析方法有待优化、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范式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视角为政务社交媒体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已广泛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对所提供个人数据的隐私关注一直存在,但却依然持续使用社交网络,需要解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方法/过程]运用社会影响理论,通过解析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隐私成本(即隐私关注)和隐私收益(即行为诱导:人际关系管理,自我展示,主观规范),建立隐私权衡模型,分析用户的隐私权衡行为,寻找隐私关注困扰下用户持续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结果/结论]用户提供个人数据并持续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并非是忽略了隐私关注,而是行为诱导(包括人际关系管理和自我展示)的正面影响超过隐私关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直观了解国内外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管理学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论文和Web of Science期刊论文中2008-2017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利用CiteSpace对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作出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管理学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创新、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国外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则集中于创新、领导、组织等;国内管理学的研究趋势是大数据的发展和价值共创的应用,国外管理学的研究趋势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和社会责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雷  石峰 《情报杂志》2022,41(2):65-70,56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分析、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构化特征分析,剖析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路径。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判断政治机器人操控社交账号的行为策略和特征。[研究结论]域外势力利用虚假公司注册网络社交媒体账号并操控政治机器人开展虚假舆论宣传。应利用大数据建模建立关键信息数据库,监测管控高危账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和应对政治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了推动中国学者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国内学者在发表国际论文时有更好的选择依据。[方法/过程]以2013—2019年Altmetric Top 100中国科学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Altmetrics数据和传统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特征。[结果/结论]论文聚焦于医学、生物和社会研究等学科,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内985高校(双一流)研究完成,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较多,主要发表于非付费获取方式的高影响因子国际期刊,一般由社会公众在Twitter上讨论与传播,其Altmetrics评分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极弱。  相似文献   

15.
虞佳玲  王瑞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21,40(10):159-16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了解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讨论当前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社会身份、用户使用意愿及行为、用户忠诚及口碑、用户知识行为、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5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从SIT的理论解释、社会认同动态测度、SIT的应用范围、社会认同威胁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参与并使用,对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交互研究有利于促进科研人员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开展非正式交流及跨学科合作。[方法/过程]文章以ResearchGate(RG)为例,将iSchool成员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获取61所iSchool机构成员用户的交互关系数据,并对其中的2798所机构及其间所形成的30393条交互关系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从交互数量来看,iSchool成员机构在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交互范围较广,但跨学科影响力有限,其跨学科交互情况反映了目前图情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从交互关系网络来看,iSchool成员机构整体学科交互关系网络结构较为松散,网络还呈现出iSchool成员机构分别主要与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和工程与技术科学类的机构产生交互关系的两种趋势。此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交互关系的拓展和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利于科研合作的开展和学术声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驱动银行开始在其网站中嵌入各种社会化工具,为用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因素较传统互联网环境相比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聚焦于社会化媒体环境,探究该环境下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情景式问卷收集用户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支持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愿,还可以通过网站设计对用户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情感支持可以通过正向影响网站设计而对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网站设计均可以直接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而感知风险则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此外,主观规范虽不能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意愿,但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对其产生间接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