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章坚武  赵琪  邹婧媛 《科技通报》2010,26(2):240-244
对传统的认知无线电图着色频谱分配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分配过程中动态更新干扰矩阵,使更多节点共享同一频段而不相互干扰,以此提高频谱利用率,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也可通过发射功率门限的设置来避免。在此基础上算法以最大化认知网络吞吐量为优化目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算法后,在无干扰条件下的网络吞吐量和信道传输速率都明显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2.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信道受到干扰情况下,学习性能不好,导致信道失衡。传统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干扰信道学习算法采用多模盲均衡宽带压缩频谱联合特征识别算法,当干扰强度较大时,学习均衡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预编码设计的协作频谱共享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干扰信道学习算法。通过协作中继方式在服务PU的同时获得传输机会,并给出了PU/SU联合优化的预编码矩阵进行算法改进,采用Jakes功率谱,组成新的云计算联合服务器接收端和发射端节点定位训练序列,将PU、SU预编码矩阵设计问题分解,采用干扰信道学习算法,得到正交通信信道载波均衡控制方程,实现干扰信道的学习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提高信道学习性能,抗干扰能力增强,吞吐率比传统方法提高35%,展示较好的网络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个用户协作频谱感知能有效提高系统感知性能。但是这种协同方式会使得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整体灵敏度降低,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而且当恶意节点或是障碍节点出现时,就会影响决策中心的最终判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协同频谱感知技术,该技术通过认知用户的本地感知结果与认知无线电网络基站最终判决结果的比较,计算认知用户信任度,进而协同信任度参与频谱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当认知用户中存在恶意节点或是故障节点时,本文提出的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能够得到更好更稳定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认知系统频谱资源差错控制是决定无线电传输和通信质量优劣的关键。传统的无功率控制方法由于需要使用授权用户的先验信息,出现无线电频谱资源规模集群和感知预留,通信过程中,出现丢包率高和堵塞,频谱感知差错控制效率低下。考虑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采用QoS优化筛选控制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协作用户频谱感知模型的无线电认知系统频谱资源差错控制方法,采用CS.MA/CA信道访问MAC协议进行信道建模,得到QoS控制过程的时间线。基于能量检测K/N判决准则,建立无线电频谱感知差错控制判决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无线电认知系统频谱资源差错控制,频谱感知网络负载降低,传输时延减少,提高了资源包的接收率。  相似文献   

5.
频谱检测技术是无线电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重要环节,认知无线电在杂波融合条件下频谱感知检测受到杂波阴影衰落的影响,降低频谱检测概率。传统方法采用AD转换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频谱感知,受到动态门限检测的影响,频谱感知检测效果不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加权能量检测模型的无线电频谱感知检测算法,引入衰落传输融合拓扑结构,设计杂波背景下的信道融合准则,定义信道衰落因子,动态调整各认知用户的检测门限和传输可信度,基于动态阈值和可信度实现协作频谱感知检测,仿真实验证明采用该算法能大幅提高对无线电感知频谱的检测概率,克服传输信道中存在的阴影衰落的影响,检测性能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是保证高效频谱利用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认知无线电定义以及系统模型,并归纳了一些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7.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革命性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可显著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认知网络中的用户通过感知所处的频谱环境,实现对已分配给主用户但未被占用的频谱空穴的接入,认知用户必须及时检测到主用户的出现。本系统针对主用户检测方法及实现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一种简化的数字信道化实现方案,以较少的硬件资源实现了主用户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无人机机群间的通信频谱利用效率,认知无线电技术被应用在无人机机群中。由于传统频谱感知算法易受到噪声干扰、受通信时延干扰、需要累积信号长,无法适应无人机机群间通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双门限无人机机群频谱感知算法。首先利用所有次级用户对频谱信号进行感知收集,随后将所有次级用户信号传入无人机融合节点,最后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进行感知判断。在仿真实验条件下与传统单门限能量协作算法、双门限能量协作算法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和虚警概率下,所提方法的检测性能均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9.
认知无线电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而频谱感知则是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三种最基本的单用户频谱检测技术,通过仿真可以看出,相比能量检测,循环平稳特征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检测概率,具有更加可靠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图着色理论模型下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教与学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算法。利用改进教与学算法寻优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实现了认知用户在平均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准则下获得最优的频谱分配方案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使用户能获得更高的系统效益,提高了频谱分配效率,扩大了教与学算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频谱稀缺带来的困扰,以及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吞吐量,建立了基于Nakagami—m衰落的多天线认知中继协作模型,重最分析将多天线加入该模型的中断性能,更进一步考虑了认知中继节点间的协作检测。针对认知中继节点获得频谱的能力,分三种情形讨论了该模型中断率性能:完全获得频谱,不完全获得频谱及基于内部合作获得频谱。依据推出的相应中断概率精确闭合表达式,可以看到多天线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断性能,认知用户内部协作进一步提高了网络中断性能。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无线电监测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但是在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实施中,频谱利用率低是其中较为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认知无线点技术,通过对频谱准确快速地进行检测,实现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科学应用。本文对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针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对其频谱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为我国无线电加测技术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结合产生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技术,正交频发复用(OFDM)也是一种提高带宽的新技术,高性能的功率分配算法是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对当前几种功率分配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该文的分析结果为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频谱资源使用率低的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中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认知无线电系统能够正常运作的前提。本技术以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作为专利申请的分析对象,对其申请状况、技术分支、重要申请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动态频谱共享新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认知功能在绿色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价值和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无线网络中的能效问题,分析了无线网络节点的认知功能在提高无线网络能效和性能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同时也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认知无线电中首要的任务是认知用户感知外界无线环境进行频谱检测和估计,目前合作式的频谱检测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检测性能广受人们关注。为了提高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平均的分布式合作方法,优化了联合检测性能。与传统的AND算法、OR算法比较,仿真结果呈现了较好的检测性能,大大降低了误检概率和虚警概率,提高了检测概率,从而能充分利用空闲频谱。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提出了一种机会频谱接入(OSA),满足频谱使用增长的需求。首先对动态频谱接八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频谱是否接入和怎样接入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几个研究频谱接入的典型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LTE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一种联合HII和OI的干扰协调方法.与以往提高整个网络吞吐量或小区边缘用户速率为目标的传统干扰协调方法不同,该方法从满足用户的实际通信质量要求出发,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并首次联合使用了LTE R8标准定义的2个信息(高干扰指示HII和过载指示OI)进行频域协调和功率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干扰协调方法能明显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密集网络中用户接入路由协议的分布式协调控制,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准确收发能力。传统方法采用路由扩频分层融合方法进行密集网络中用户接入分布式干扰协调控制,随着汇聚节点的增多受到的干扰增强,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网络用户进行数据通信的抗干扰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差分粒子群调度的密集网络中用户接入分布式干扰协调控制方法。首先进行了密集网络用户接入路由链路模型构建和设计,采用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互联网协议进行数据融合和信道均衡,采用混合差分进化方法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密集网络中的路由算法的抗干扰性能,实现分布式干扰的抑制和路由链路的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密集网络中用户接入的分布式干扰协调控制,有效提高了用户接入节点的连通性能和数据收发能力,提高了数据收发的准确性和网络的生存周期,抗干扰性能强,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TD-SCDMA系统等距线形智能天线阵列的原理,上行链路最大输出功率赋形算法与线性最小约束最小方差波束赋形.搭建上行链路仿真平台,测试了两种波束赋形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线性最小约束最小方差算法在保证总功率不变的前提下,使得本用户信号的功率最大,因而能够使得干扰用户信号和噪声得到较好地抑制,可以将该波束赋形算法应用于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