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根据产业控制力的评价体系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采用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和重要企业受外资的控制等四个指标考察外资并购对该行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并得出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控制力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辽宁省传统的优势产业,其重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最近几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发展速度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辽宁经济的发展,探讨如何加速发展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产业经济学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产业集群理论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初步探讨了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对解决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构建产业集群和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难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与国防安全,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工业化水平。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沈阳的支柱产业。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停滞和衰退迹象。本文从政策、融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构建了政府为主导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向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支撑体系,促进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辽宁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辽宁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外资、外企和外国技术逐渐渗透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出现了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被跨国企业并购的情况,对产业的成长性、竞争力和控制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跨国并购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为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研究,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化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外资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性建议,包括:积极搭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平台;选择重点,有效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整体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支持;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重大项目招标对国内企业倾斜,促使外资技术溢出和重视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明显,核心企业往往都具备规模优势等等,因此最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方式组织生产.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集聚度分析指标体系,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中度两个指标可以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分析,了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状况.最后,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集聚度分析理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依据结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资并购中的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属性和我国外资并购的系统性、战略性趋势,认为政府应对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并购进行合理干预,以避免遭受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从产业效率角度看,实施差别化的政府干预策略,应该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9.
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关系及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两大产业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基于DEA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评价模型。基于全国30省市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部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将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因素引入装备制造业绩效评价体系之中,在分析产业融合因素对装备制造业绩效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揭示综合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三个维度的产业特征因素对产业融合与产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投入产出法刻画中国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基于SFA法和C-D生产函数探索性地构建以内生投入因素与外生支撑因素为控制变量和以产业特征因素为调节变量的产业融合因素对装备制造业绩效影响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对2001—2017年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及与装备制造业绩效相关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验证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揭示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背景下的装备制造业绩效提升规律,并据此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属性从未改变。从国家顶层设计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既有利于引导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又始终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国家政策,揭示政策内容点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规制与基础科学研究既占有重要的影响位置,又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影响作用最大,要充分重视政府规制类政策的规范性和战略性;技术研发及应用、资本投资和关键制造业产品及技术安全处于最容易受影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广敏  黄伟 《科研管理》2020,41(5):69-77
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首先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投入变化趋势,然后,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立足于国内增加值效率,分别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及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影响,探讨二者互动的内生机制。结果表明,除极少数行业外,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中间投入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中国低端制造业除化工及医药制品业外,绝大多数低端制造业效率提高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中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等高端制造业效率不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应以创新为主要内生动力,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湖北省由智能制造装备大省向强省转变,采取专利计量分析法,在incoPat数据库中检索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并通过国际专利分类号、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分类号进行数据清洗,对国际国内以及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且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其中华东地区专利布局数量最多;(2)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十三五”时期高速发展,但技术研发实力不够突出;(3)湖北省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技术研究热点为高档数控机床;(4)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显著差距,自主研发技术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先行区和示范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选择。以江苏为例,在界定先进制造业概念及内涵,分析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瓶颈制约的基础上,从创新驱动、技术标准先行、要素流动与集聚、区域布局动态优化、资源环境及要素成本倒逼、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六个方面系统构建先进制造业培育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已成江苏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较高的经济外向度也造成了江苏制造业对外来先进生产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过度依赖;其次,自主创新及技术标准掌控能力不足,特别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企业R D活动的不足,制约了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快速发展;此外,资源环境及要素成本对江苏产业升级的倒逼效应初步显现。据此提出江苏先进制造业培育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成金 《软科学》2006,20(4):82-85
从德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形成历史和其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我国装备业主要国际竞争对手以及德阳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德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定义与范畴的新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正龙 《科学学研究》2003,21(Z1):51-59
本文阐述并评价了国内外对于信息产业范畴界定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对于信息产业范畴界定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从广义走向狭义、从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转向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信息内容产业与信息设备制造业逐步走向相分离,并给出了本文对信息产业的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学术界关于信息产业范畴界定存的一些分歧进行了讨论,最后形成信息产业范畴的全新界定。  相似文献   

18.
杨武  胡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45-153
基于2001-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专利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揭示网络主体及其空间演化规律.结果 显示:(1)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渐壮大,网络具有较强的知识交换和信息传输能力但是传递效率较低;部分创新主体之间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网络向复杂化和社区化发展.(2)在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网络主体演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呈现出多元化合作发展趋势;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3)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整体上不断提升,其中广东和上海的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较高,区域边界对其专利合作的影响逐渐增强.(4)在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中,北京处于核心位置且地位不断巩固;北京、江苏、广东扮演"高重要性-高协调性"的角色,不仅是信息交流的中心,也是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研究启示为:应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创新均衡发展,形成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近十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采用增长率产业分类法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七大类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得出金属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业处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成长阶段,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处于成熟阶段,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处于衰退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