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意义]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研究现状后,对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进行实证测度为其优化知识服务提供实践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SERVQUAL模型确立评价指标,选取了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证对象进行知识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的调研,运用MUSA模型与标杆管理计算并获得3个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的测度结果。[结果/结论] 根据测度结果,分析了3个实证对象知识服务质量的优势、劣势、薄弱环节以及需要优先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了优化知识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晓红 《情报杂志》2007,26(2):22-24
引入了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基于心理契约和知识的粘滞性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隐性知识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WSR理论分析框架挖掘影响知识粘滞的前因变量,引入知识粘滞与外部社会资本研究知识粘滞前因对知识整合的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粘滞在知识粘滞前因变量知识复杂性、过程粘滞与知识整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知识发送方粘滞、知识接收方粘滞、主体距离粘滞、情境因素、主体关系粘滞与知识整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粘滞前因变量与知识粘滞之间的具有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但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发送方粘滞、主体关系粘滞与知识粘滞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苏加福  杨涛  胡森森 《科研管理》2020,41(8):248-257
知识流动效率对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协同创新领域更是如此。为有效测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加权网络(Un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UWN)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首先,基于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节点特性、节点间关系特性,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UWN模型;综合考虑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并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在成员管理中的延伸应用;最后,通过某智能手机开发企业的应用案例验证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95,自引:5,他引:95  
王毅  吴贵生 《科研管理》2001,22(6):114-12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通过产学研合作,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粘滞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它正是转移的关键和难点。本首先探讨粘滞知识的界定,剖析粘滞知识的成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克服粘滞的途径,提出粘滞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清华大学大型集箱检查系统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为例,对粘滞知识转移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坤 《科学学研究》2013,(5):764-771,779
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分布式创新的"S-A-C"(即"Situation-Action-Cognition"首字母缩写)的理论视角,在此视角下展开对分布式创新及其粘滞知识的分析探讨,构建了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剖析了粘滞知识形成的层次及因素,进而针对各个粘滞层次及因素提出削弱对策模型。  相似文献   

7.
服务学研究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美凤  李树青 《现代情报》2009,29(11):21-24,28
基于对服务学研究的起源与现状的介绍,从知识服务的必要性、服务的涵义、服务创新、服务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服务学研究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研究认为,在服务经济时代,图书馆应将知识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应正确理解服务的涵义;建立开放的工作模式,在合作中实现服务创新;从用户的角度建立图书馆服务测度与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粘滞知识的成因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飞  夏亚云 《情报杂志》2006,25(6):95-96,99
论述了粘滞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关系,探讨了影响知识粘滞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了对粘滞知识进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永续盘存的知识存量测度改进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存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知识生产状况和创新的潜力,对知识存量的测度,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家知识资源的总量。文章在对现有的知识存量测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续盘存的知识存量测度的改进模型,并利用永续盘存的思想建立了一种基于科技文献的知识存量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包括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和交互情景3个知识转移粘滞直接影响因素和社会资本网络1个间接影响因素,采用鱼骨图法确定各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然后导入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计算各层次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前4位的是转移意愿、接受意愿、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社会资本网络的中心性排名第5位、结构洞排名第9位。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关键,设计和优化知识接受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应注重通过多开展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来提高双方的转移能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双方、科技中介的社会资本网络来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粘性知识转移含义、过程的诠释,粘性知识主体和客体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从粘性知识受体与授体角度出发构建单一粘性知识转移模型,探析粘性知识成功转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引入心理契约和粘滞知识的有关理论,基于心理契约和默会知识的粘滞性对默会知识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默会知识的特征,提出对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对策,并依据默会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由于隐性知识的"粘滞性"特点,企业为了隐性知识的顺利传递通常选择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发展,因此隐性知识传递一直被认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隐性知识的传递对于创意产业集聚这一新兴产业的影响.基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认为隐性知识传递是我国创意产业集聚的本质原因,并对创意产业集群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两种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粘滞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毅 《科研管理》2005,26(2):71-75
知识转移是知识创造价值的重要环节,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粘滞知识。粘滞知识转移的程度决定着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本文综述已有关于粘滞知识转移的研究。文章首先讲述粘滞知识的概念,然后评述粘滞知识研究的三个学派:技术创新过程学派、组织内转移学派和组织间转移学派。最后,文章提出,综合这三个学派的优点,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基于粘滞知识转移的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合作新模式——知识联盟的内涵及特点、企业信息资源开发涵义的分析,考虑到信息资源开发对知识联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知识联盟企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情报研究工作中的知识库与知识社区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研究了知识库对情报工作的作用,提出了构建情报机构知识库的概念模型,对情报工作知识库中内外部资源的知识属性进行了描述;其次分析了知识社区对情报工作的作用,并主要论述了构建正式知识社区可以采用的两种形式——BBS和BLOG。  相似文献   

17.
李峰 《现代情报》2011,31(3):103-107
分析了当前领域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域公共知识门户的概念,阐述了引入网格技术的必要性,基于OGSA规范的提出了领域公共知识门户的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领域公共知识服务门户平台,实现跨组织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最后探讨领域平台的知识服务机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内粘滞知识的形成机理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粘滞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粘滞知识的产生机理,最后提出集群内成员应该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创造共同的知识情境、加强集群效应和培育共同的集群文化以降低粘滞知识的粘度。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业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重鸣  田茂利 《科研管理》2006,27(6):28-31,79
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强有力的战略武器,知识管理日益受人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并充分肯定和强调知识创造过程的地位。本文以Nonaka提出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为基础,对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社会化、外部化、联合化和内部化)、知识创造过程的四个影响因素(能力、性格、信息冗余和领导等)以及对知识创造过程和组织创造力产生缓冲作用的任务特征变量等三个方面作了案例研究,进一步证实和拓展了Heeseok Lee和 Byounggu Choi 2003年提出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