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IO同步的分布式配电终端的设计方法。分布式配电终端在不同的装置上实现电压、电流的信号转换采集,利用CAN总线和IO同步信号实现不同装置间的数据同步采集和数据传输,完成电网的功率计算和数据分析。该技术应用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设备中,采用同步方式获取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功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在环网柜智能监测的现场运行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其接入位置和容量大小与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和特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配电网络在并入一定容量的光伏电源后配电网络中电压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光伏的接入位置越靠近线路末端,线路末端电压提升的越高。而在不改变光伏接入位置的情况下,注入容量越多,整体电压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介绍了信号注入选线法的选线原理,提出短路后在中性点注入25Hz电压信号,在各出线端设置信号检测装置测量信号电流,以此判断故障线路的选线方法,并应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模型,检验选线效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铁路配电网采用自动闭塞和电力贯通线路(简称自闭/贯通线)为铁路系统调度集中、大站电气集中连锁、自动闭塞、驼峰信号等Ⅰ级负荷供电.由于线路自身特点,自闭/贯通线路故障率高,且查找困难.针对故障点的定位问题,采用"S注入法"进行了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建立了基于母线佣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注入信号电流,在故障点前后检测特定频率信号电流及零序特点来实现故障定位的模型,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定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用于三相同步整流电源过零检测电路,该电路通过将三相电压信号送到加减法电路进行运算与电压比较,得出各相过零点并作为让后续控制电路基准信号,实现精确的同步整流。最后运用Multisim12对提出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证明电路检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注入法选线受高阻接地限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注入式Duffing振子选线新方法。该方借助Duffing系统对与内驱力同频小信号的高敏感特性,利用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注入信号分布差异,提出以Duffing系统相图变化不一致为选线判据。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压配电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调度的控制能力和分配能力,传统方法中对中压配电控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构建PID神经网络系统实现的中压配电的优化调度,但是该方法在中压配电过程中的收敛性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算法的中压配电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分析系统结构组成,得到中压配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对中压配电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特征分析,根据中压配电控制过程中电压参数的时变性、电流扰动性的特点,构建改进的三层PID前向中压配电前向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对中压配电过程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等信号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前向三层PID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进行控制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中压配电控制,对各个用户通道的电压输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配电控制精度,提高了电压输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
我国的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的运行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配电网线路双端故障测距,运用故障初始电流、电压行波线模型分量,并根据不同配电线路的特性和结构采用不同的双端行波故障过渡电阻、配电网混合线路,对故障兴波信号的获取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通过一个均衡电容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与箝位电容的轮换并联,将电压较高的电容上的电荷,注入到电压较低的电容上,实现电荷的动态刷新,保证各箝位电容电压的基本平衡。该方法所需的硬件电路简单,不增加调制算法的复杂性,且对任意电平具有通用性。不同负载状态下的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0k V配电线路具有绝缘水平低的特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雷击而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当前,10k V配电线路架设过程中防护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现象已经成为了该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实验和研究的结果表明,将地线架设置在配电线路的上方可以在满足底线和导线安全距离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底线、导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接地的效果。当接地电阻率上升时,绝缘电子的电压也会相应的降低,配电线路防御雷电的能力就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10k V配电线路采用的是大树干和多分枝状输电网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输电半径大、线路负荷小、变电站的平均负荷低等。但是,该模式最为主要的特点是电力线损较大,最终导致末端电压质量不稳。为此,如何降低电力线损成为了每个企业在思索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出发,分析10KV配电线路降损措施,为10KV配电线路降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法是目前检测带电设备局部放电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有局放信号的测量、外界干扰的排除、信号波形的分析等几部分。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带电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的超声波信号,并通过分析波形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发生的技术手段,特别适用于现场在线检测。基于此,本文所阐述的新型配电线路巡检装置,通过搭载于无人机上,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与管理每条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更好地解决带电线路的巡检问题,提高安全性、效率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0kV配电线作为主要输电线,线损因素主要包括电流、电压以及功率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10kV配电线路线损为切入点,在阐述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10kV配电线路具体的降损方案,旨在保障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切实提高用电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奇 《今日科苑》2014,(11):117-117
跌落式熔断器是10kV配电线路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最常用的一种短路保护开关,它具有经济、操作方便、适应户外环境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10kV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一次侧作为保护和进行设备投、切操作之用。它安装在10kV配电线路分支线上,可缩小停电范围,因其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具备了隔离开关的功能,给检修段线路和设备创造了一个安全作业环境,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正接地线是我们常说的生命保障线,可以说也是目前我们在电力线路上工作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但是这一说法最终还是被事实验证了它的相对性,即在部分工作环境下存在不安全因素。现状分析在线路安装了断路器的情况下,一旦线路被送电的话,接地线可以通过短路的方式使得开关跳闸,通过接地的方式降低电压即起到保护的作用。我们日常最普通的配电线路工作都是采取这样的技术措施为我们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工作地段接地、短路保护,即在工作地段的最近分断点停电(断路器、跌落熔断器),在停电线路上工作地段的两端验电,验明确无电压后迅速装设接地线,为了防止装设接地线时送  相似文献   

16.
配电线路是连接用户和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完成配电吸纳路设计过程中配电线路的设计和连接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就变得非常重要。10k V配电线路是整个设计规划的核心部分,因此在配电线路设计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抓好10k V配电线路设计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完成设计过程,有效的保证整个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从而有效的保障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架空配电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导致雷电感应过电压引起的事故率很高。为了达到分析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特性的目的,本文不仅介绍了雷电感应过电压电压瞬态过程,还对配电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最大幅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要求匹配科学合理的稳定电压,大额度的配电线路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也是我国电力系统稳定发展的根基。在配电线路越发广泛布局的今天,强化大额度配电线路的保护,有效地提升配电线路的安全及稳定运行,是当前电力部门的主要命题。10千伏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维护中的主要关键节点,在配电线路的保护过程中,应该根据其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有效地提升保护级别,确保其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中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10kV配电线路中存在着无功补偿装置分布不合理,数量配置不足的问题,已经不能够对线路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功补偿,导致出现了配网电压质量差以及损耗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对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容量计算及安装位置选择应用进行说明,以期促进配电网电压质量提升,降低线损。  相似文献   

20.
谢亮 《科技广场》2013,(6):74-7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的设计,实现数字信号传输性能测试。利用FPGA逻辑功能设计两个m序列发生器,生成数字信号和伪随机信号,并用曼彻斯特码编码输出。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伪随机信号发生器一起用来模拟传输信道,并利用FPGA内置的数字锁相环提取同步时钟信号。分析仪采用FPGA的NIOSⅡ处理器作为主控,交互接口友好。最后信号和同步信号通过示波器后,就可以观察到眼图,从而实现数字信号传输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