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面创新管理(TIM):以战略为主导的创新管理新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创新管理的全面性与战略主导性等两个发展趋势,据此初步建立和论述以战略为主导的创新管理新范式——TIM的理论模式,以期进一步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创新管理理论,为企业实践全面创新管理,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构建一个分析与运作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2.
创新日益正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总结国内外理论进展与企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全面创新管理(TIM)的概念,并通过海尔集团的案例从时空维度和要素维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全面创新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培育核心能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基于全面创新管理初步形成的理论框架,从人的意识以及组织各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内涵及特点,并对国内创新管理方面的领先企业海尔集团通过战略、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推进全员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全面分析了企业实施全员创新的战略指导、文化激励、组织保障、制度推动等四个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全面创新管理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企业创新的要素及相互作用的原理,创新管理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传统创新管理理论、组合创新管理理论、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三个阶段。全面创新管理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是创新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应用的新范式,不仅要求企业能迅速地组织与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促使企业对创新的制度体系进行系统的安排,以保证全面创新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全面创新管理的制度内涵,系统讨论全面创新管理的内外生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全面创新管理(TIM: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是由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RCID)首次提出的创新管理新范式。其实践背景是发生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里“技术创新的两难境地”,该理论认为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中,成功的技术创新应该是包含全部技术因素和所有相关的非技术因素在内的全面创新。基于对我国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模式的案例研究,本文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管理的研究,提出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建议企业重视人本管理,推行在提高员工创新素质基础上的企业成长模式。本文将分析海尔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每个人都是创新者!——及其管理和运作机制。并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型文化是如何通过“全员创新”的运作机制将企业全面创新管理的各创新要素——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成功地融合为一的。基于“场效应”理论,本文首次提出了“文化场”概念。本研究认为正是在创新型的“文化场”和全面创新管理架构的作用下,企业才能够融合所有创新能量来推动企业绩效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僵化、管理落后等问题并系统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管理创新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开展的研究,从研究基础、主要视角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概述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初步构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体系,并为相关主题研究尤其是中国式管理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话中指出:“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炽心,着眼于马列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讲话为中国企业管理指明了“导向”,我国企业管理应该坚持“创新导向”,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相适应的“创新导向管理(Innovaion Orientated Management)模式”(以下简称IOM)。  相似文献   

8.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微观创新管理研究逐渐形成了三种层次递进的基本观点:从“事件观”、“流程观”发展为“能力观”.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基本理论分析和国内外案例研究,论述了创新管理的“能力观”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辉  傅梅烂 《软科学》2005,19(1):78-80
基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特征为依据,从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视角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进行了全面透视,旨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郑荣  靖继鹏  宿慧爽 《情报科学》2004,22(10):1206-1210
本文在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内容,并给出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的理论发展和组织条件进行回顾和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中国企业案例研究,阐述创新的生产经营过程(研发、生产、营销、销售)是如何影响破坏性创新,以及破坏性创新的机会更多是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获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管理的启示并提出对策,为企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突破全面创新: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劲  王方瑞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49-254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对影响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的24个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在所获得六个因子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协同联系和协同功能,并获得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本文是全面创新管理研究的一个突破,为探究全面创新管理模式的内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20年来文献的查阅和梳理,构建了数字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对数字创新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基础上,根据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数字产品创新、数字服务创新、数字过程创新、数字组织创新和数字商业模式创新五种类型。提出数字创新具有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组织绩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改变竞争格局的功能。认为数字创新由数字创新者、数字创新公民、数字技术、数字创新平台和数字创新文化五个基本要素组成。提出数字创新组织与管理包括数字创新战略制定、数字创新组织准备和数字创新运行管理等内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数字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对近年来创新管理领域普遍使用的创新术语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构建创新概念框架体系,并以维度特征为视角对各创新术语进行特征类比和类型区分,探究相关发展趋势和各个创新类型在中国创新环境下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全员创新及其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保证.如何通过凋动全体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全员创新较为成功的具体案例,从人的能力和意识以及组织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全员创新的内涵与特征及其运行机制,以期为企业实施全员创新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多个源头捕获海量数据成为可能,大数据作为新型资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目前学术界对于大数据如何影响现有的创新管理理论和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并未做系统性论述。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结合大数据的特征,从大数据对企业创新模式、创新参与主体、创新战略以及创新组织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认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创新管理将呈现迭代创新、平台战略、海量用户参与的趋势。文章提出了大数据对创新管理范式影响的概念框架,为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创新实践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赵坤  郭东强 《科学学研究》2016,(7):1086-1095
作为开放式创新范式中的研究路径之一,用户参与创新主要研究企业如何在开发新知识或新创意时与用户进行合作。随着国家战略与政策实施将大众创新驱动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导向,创新管理演进系统进入创新2.0、创业民主化的大众创新模式时代。国内外的苹果、PG、默克、海尔、腾讯等,越来越多的组织以众创模式帮助解决企业最棘手的创新及问题研究。本文先以Web of Knowledge的S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进行众创式创新相关主题搜索,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系统归纳了众创式创新的源起、内涵与归因,然后以众创式创新的本质——知识创新为起点与核心,延伸到知识识别、知识创造与知识转化三个维度,建立关于众创式创新的认知性框架,并结合PG和海尔的众创实践予以论证。使我们对众创式创新有一个系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唐小飞  周磐  苏浩玄 《科研管理》2020,41(6):172-180
企业创新活动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品牌创新社区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以在线印象管理为核心概念,对用户创新参与动机、印象构建行为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追求知识共创动机和追求网络社交动机的社区成员,采用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的可能性显著大于采用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追求社群认同动机的社区成员,采用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的可能性显著大于采用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品牌创新社区成员的社龄长短对采纳印象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获得性印象管理行为较保护性印象管理行为对品牌创新社区的创新绩效有更正面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品牌创新社区用户研究的理论视角,也为企业识别在线用户创新参与动机,从而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