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车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如果搞的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同时还指出:“加强精抻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要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面对全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关系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人文奥运"目标的实现,而高校在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立足实际,从校园基础文明入手,逐步深入社会、影响社会,才能最后达到辐射社会、影响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肖曦 《科技风》2012,(9):206+209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学生的重要聚集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半径较大.在高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拥有在其它社会组织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所没有的比较优势.本文阐述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优势,并提出了利用高校优势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人才密集的文化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既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又承担着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环.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若不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就会使其背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就难以实现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始终重视思想性、道德性和科学文化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贯穿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确定了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我党还把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文化窗口,肩负着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怎样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本人做了以下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物质文明建设开创无限广阔的前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7.
校园书店的健康长效发展,对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落实高校“三全育人”、推动全民阅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校园书店的发展也遭遇了重大挑战。文章通过对校园书店主要经营业态、经营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落地监督;创新阅读服务内涵,提升校园书店文化属性;丰富校园书店的服务供给,推动校园书店转型升级;推动校园书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从杜威“人民大学”的视角,对赣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振兴革命老区中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赣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地方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赣南地区的文化传承、经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提供优质服务,从而积极推动赣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赵素香 《科教文汇》2007,(3S):30-30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迈进,我国各高校公寓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局面,并呈现不断发展进步的好势头,高校公寓的管理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它对高校公寓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伟  陈靓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02-20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为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发挥高校文化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工作的“四结合”,有利于高校科技的原始性创新,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学术环境的净化。它对强化高校“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职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4个方面,是社会的道德诉求和价值诉求。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与高校创业教育互为依存,彼此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包括理念建设、内容建设和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高校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的具体表现,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健康的心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法制建设,提高道德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创造—知识转移”两阶段模型,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创新整体和分阶段效率进行测量及分析。研究表明,观察期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效率不高且高校间效率水平差异明显;“十三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样本高校在知识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高于知识转移阶段的效率值,但知识转移阶段的效率值提升幅度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不同类型高校的科技创新子阶段效率提升不均衡,体现出鲜明的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特点。最后,结合“科技自立自强”及“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等,从国家、高校及社会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蒋家红 《情报探索》2013,(11):52-56
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合素质、责任意识,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对青年和社会的影响,揭示了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对丰富幸福广东建设内涵、服务幸福广东建设大局,拓宽幸福广东建设思路、创新幸福广东建设方法,加快幸福广东建设步伐、推动幸福广东建设进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组织开展的大学生服务活动,旨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对文化下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活动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农村建设,又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三下乡”活动从开展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各个地区、高校的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馆员继续教育。作者个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肾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是根据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提出来的新命题。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中的“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思,它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的范畴;“文”和“乐”,是文化娱乐的意思,它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范畴。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达到教育和娱乐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晶晶 《大众科技》2023,(8):150-152+1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发突出,成为了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主要与职业目标不清、就业能力不足、存在就业偏见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受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针对“慢就业”现象提出了相应策略,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实现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