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人性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活实例中的人性的分析,揭示出人性的根源是“私”。正如作者所言,这里的“私”是一个中性词,可以随着环境和心态的变化表现为善或恶,表现为复杂多变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弓海涛  胡汶芳 《科教文汇》2008,(33):107-107
“痛心疾首”“畏首畏尾”“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等成语,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广泛使用着。其中“首”或者当“头”讲,或者有“顶端、第一、初始、最重要”的含义在内。同时我们又发现,“首”作为“头”这个意义在我们的语言中已经几乎消逝了。那么,“首”与“头”究竟是什么关系?“首”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变化?  相似文献   

3.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怎样更好的发挥这一工具的最大效能,是每一个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知识界对“科学”和。技术”的界定汗牛充栋,纷繁多样,但是对这两者与法的关系的探讨还不充分。本文就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怎样正确理解和对待三者的关系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说“80后”不行了、“90后”不行了,但我觉得,孩子们没有出问题.而是我们出问题了。 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十六七岁的儿子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还是我本事大?  相似文献   

5.
何春燕  朱秀梅 《科教文汇》2007,(1X):189-189
“蛇”作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母题,在世界文化中反复出现,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阐释,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代表的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绿色通道     
向为我们在拥堵不堪的城市里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的设计师致敬!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90后”年轻一代已经走进了大学校门,他们表现出独特的思想特征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为出发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教育对策,以有利于“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直接适用的法"的界定与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细良  陈丹 《现代情报》2003,23(2):172-175,F003
“直接适用的法”是从司法判例实践中引申出来的一种观念范畴。“直接适用的法”是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新的法律选择方法。“直接适用的法”的走向表现为它与主权国家同在,且具有公法化和无限扩大的趋势,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分布与平等适用,又要合理限制其数量和范围,并逐步以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9.
常霄 《科教文汇》2009,(12):163-163
在四级英语翻译中.学生普遍写了不少内容却失分较多.反映出我们的英语教学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英语教师要力争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做到“言而有‘信’”。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过度竞争”的争论一直存在,传统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对“过度竞争”理论提出了置疑。本文通过对“过度竞争”表现特征的分析得出了“过度竞争”其实只是短期内的一种市场表现形式。长期内是可以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提起钟点工,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身穿围裙的家政服务员的“蓝领”形象。而所谓的“白领”和“蓝领”,无非是区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种标志而已,可是眼下这些新型的钟点工在工作性质和模式上的转变,渐渐模糊了传统意义上“蓝领”和“白领”的界线。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的一项新贡献。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法制建设,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但是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道德建设方面一直未能取得积极的进展,以致于各种社会关系受到扭曲,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公共部门中的腐败泛滥问题,虽然有着法制还不完善的原因,但更为主要的是一个道德问题。再如,在对腐败问题的治理方面,我们可以说惩治腐败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但是在预防乃至消除腐败的问题上,就需要强调道德的功能。所以,一旦我们立足于“以德治国”的基点上,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可以在反腐败的问题上开拓出新的局面,而且会使中国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刘书龙 《知识窗》2008,(10):7-7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并进一步引申出介词“从”、“由”和副词“本来”、“当然”的意思,然后又引申出动词“始”的意思。如“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心度》)句中的“自”字就是“开始”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李扬 《科教文汇》2008,(9):175-175
作为计数单住的量词“个”,使用中发生泛化,在一些特定表达中,“个”已不再作为量词,表现出了助词词性。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个”在不同表达结构中的不同作用,对“个”从量词到助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以期对“个”的使用特点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等式”,这些“不等式”源于教师们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差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偏差、教学创意与教学效果的误差。这些不等式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社会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透视,要求必须提取出发展的本质,即寻求推动发展的“动力”,维系发展过程的“质量”,实现发展结果的“公平”。同时,从衡量发展行为的系统学出发,定量评估该复杂系统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进而获取这个三维度量的交集最大化,定量地判别国家和区域践行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建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同时提出了识别科学发展观的动态方程组,希望能够深入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形式和内容是有特定含义的对立统一的一对范畴。就语文教学的“言语”而言,当我们说语言符号是形式、意义和内容的统一体的时候,这里的“意义”就相当于哲学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玩微博的落落 落落应聘到公司的时候.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兴趣。因为落落的到来使我们这个由“60后”“70后”“80后”组成的公司终于有了“90后”。  相似文献   

20.
李敏全 《科教文汇》2005,(2):i018-i018
今年,国际上的恐怖主义活动除具有以往的武力对抗、组织严密、秘密策划和爆发突然等共性特征外,还在目的、时间、方式、手段、危害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变了脸”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