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胡健  吴文洁 《资源科学》2007,29(3):8-16
长期以来,资源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理论盲点——忽略了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矿权与土地产权关系的探讨。油气资源赋存于地下或土地之中,而在我国油气资源矿权与土地产权又是分离的,国家拥有油气矿权,国家与集体共同拥有地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在矿业权与矿业用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而其产生的根源则不仅仅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国复杂的土地权利层次和权利结构以及法律上对集体土地权利的忽视。因此,在对陕北油气资源开发中矿权与地权矛盾及矿权制度演进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效解决油气资源开发中矿权与地权冲突、缓解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关键是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变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完善矿业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国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有效增加土地供给面积,缓解我国用地需求压力;有偿出让或转让矿区废弃土地使用权利,有利于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土地供求关系;复垦矿区废弃土地收益大于成本,因地制宜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最大程度盘活利用矿区废弃土地,改善土地整体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矿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3.
矿区土地复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矿产资源持续的大规模开采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矿区严重的土地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实施战略,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以使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浅谈矿区土地复垦及其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矿区土地复垦的原则、复垦规划及设计,论述复垦过程中有关土壤重构及士壤改良熟化的相关事宜及矿区土地复垦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旨在促进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及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双鸭山煤矿沉陷区治理机制的效益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煤炭几乎占到了我国已探明资源总储量的87.4%,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已成为我国唯一可以依赖的基础能源。本文就煤城双鸭山市矿区沉陷与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和进展情况做出介绍,并针对双鸭山市矿区土地的破坏状况和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机制,探讨了我国部分矿区土地复垦的措施,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土地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7.
丁宁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
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难度大、复垦效果不好及传统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权重确定主观性等问题,尝试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方法,应用生态位基本原理,计算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非均衡评价因素的优劣性,对其中劣性因素进行变权处理,用以突出限制性评价因素的制约作用,并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农用地方向复垦因其破坏严重而适宜性较低,主要限制因素表现为桩基础密度、保存耕作层厚度、平均挖损深度等;建设用地方向的复垦适宜性较高,综合适宜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此,建议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使用过程中加强土地破坏防控,调整现行政策中模糊之处,允许临时用地后续利用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9.
于皓  宾泽全 《大众科技》2011,(4):108-109
文章分析了广西几个受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现状,通过比较土样分析结果与广西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得出广西矿区土壤污染极其严重,农作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并对广西传统矿区复垦土地方法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矿区复垦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为防治矿区复垦土地重金属污染农作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对不动产拟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并可能将一次性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并入物业税。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后,现行的土地供应政策应做相应调整,如土地供应体制、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等,并且要调整、完善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土地财产权重心的下移是从注重土地所有权到土地使用权,再到注重土地处分权。土地财产权重心下移的基础在于土地归属、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价值目标体系的完善。土地的相对性处分权利是土地流转和市场化的权利基础,包括转让权、出租权、抵押权、出资权和继承权等权利内容。土地财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同地同价同权",亦即处分权的平等赋予,这同时需要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分工和结合。  相似文献   

12.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哪重要政策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水权制度建立的立法障碍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权制度在实现水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我国水危机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建立我国现代水权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界对水权的认识模糊以及有关水权制度的立法极其滞后。因此,本文着重阐明了水权的涵义,并就我国水权制度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美清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39-40,52
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控制权安排。从我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安排沿革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企业控制权配置效率体现在合格的控制权主体和控制权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的林地产权制度能否激励农户经营林地并获取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2015年江西省遂川县与丰城市的598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新一轮林改后林地产权对农户的林业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产权完整性和安全性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或林地流转行为可能存在方向相反的影响,导致林地产权对林业经营效率及经营收入的综合影响方向并不确定。经验结果表明,在新一轮林改背景下,农户感知的征地风险越弱,其林业的经营性收入越高;权属完整性方面,提高抵押权完整性认知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林业经营性收入,由于相关配套体系的不完善,农户的抛荒权和使用权完整性认知的提高不利于林业经营性收入的增加。为此,应严格禁止不合法的林地征收行为和不合理的林地权利限制,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产权认知水平;完善农村信贷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配套体系,提高农户林地产权的行使能力,促使林地产权改革经济绩效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先用权例外是品种权保护的限制之一,旨在弥补品种先申请原则的不足,维护在先植物发明人的权益。品种先用权的属性是一种不完全独占权,其主体包括在先育种人和其他合法继受人,客体是与受保护品种相同或等同的品种,内容包括培育、使用或销售、许诺销售等。财产权劳动理论、利益平衡理论和经济正义理论是植物品种先用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为平衡先用权人与品种权人之间的利益,应从行为要件、主观要件、权利范围和时间要件等方面确定品种先用权的适用条件。此外,为使品种先用权的主张有据可依,可考虑建立植物新品种先用权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8.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强化版权人和数字内容提供商利益保护的同时,威胁和侵蚀了数字商品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及合理使用权等基本权利.因此,应从技术创新和法律完善两个层面构建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运行下的数字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孙伊百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4):116-118,121
有关公正审判权的条款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用墨最多的条款,也是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公正审判权是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选择。论述了应当以开放式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不同背景下生成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广纳博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住房租住制度是以住房权理论为支撑、以租者权益保护为重点并充分体现政府对个人基本人权尊重的一项制度,旨在确保弱势群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目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通过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手段给予租者充分的制度性保护,以此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打消租者"不安全"、"不稳定"的寄人篱下心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而政府仅对市场边界之外的人群提供住房保障。中国的房价之所以演变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对房价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尴尬局面,与中国现行住房制度未能有效吸收现代住房租住制度的理念不无关联。在中国住房制度未来的改革之中,准确把握现代住房权理念,确立租者权益保护法则,建立现代住房租住法律制度体系,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无疑是一种必然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