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11,(11):42-43
强激光模拟太阳耀斑中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 磁重联是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现象,它是等离子体物理中能量转化的一个基本过程。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耀斑、恒星形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耦合、吸积盘物理以及伽玛爆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63-363
空间中心曹晋滨研究组,在分析了2002年8月21日Cluster卫星多点联合探测数据后.发现磁场重联前的哨声波可能在重联触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luster 4颗卫星穿过地球空间一个重联区.这个重联区距离地球约12万公里,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3。Cluster观测表明,哨声波在重联开始前30秒钟出现,这是一个潜在的能够提供重联产生所需反常电阻的波动。这个哨声波在重联产生后大大增强,其频率变得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4):335-33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研究员冲破了30多年来经典磁场重联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创建了涡旋诱发重联理论,并与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等合作,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研究磁场重联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HX_D1型机车6A系统外重联的原理,通过改造机车6A系统柜及机械间、司机室外重联布线,实现了两台HX_D1型机车6A系统的外重联功能,可有效防控取消重联机车值乘机班后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磁场重联是空间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重要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磁层、太阳大气、其他行星磁层、慧星尾以及受控聚变等都存在磁场重联现象。在磁层等离子体系统中,磁场重联对能量的突然释放、能量的转化、粒子的加热和加速,以及在太阳风能量、动量和质量向磁层的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文地理     
正太阳暗条和冕环之间的磁重联过程中的精细结构和详细演化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副研究员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发现磁重联精细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物理》。磁重联是方向相反的磁力线相互靠近、断开再重新连接的现象。它在无垠宇宙中所有磁化等离子体系统(如日冕、恒星冕等离子体实验室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磁能爆炸式释放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基本物理过程。在天体物理研究中,它常被用来解释多种天文现象(如太阳耀斑、暗条爆发和伽马暴等),但直接观测磁重联过程极其困难。通过  相似文献   

7.
合作背景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研究组对磁场重联开展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一系列具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成果,创建了一种新的磁场重联理论——“涡旋诱发重联理论”。这个理论摆脱了30多年来经典重联理论的束缚,为研究该理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一些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纷纷发来书面评价,同时也引起欧空局一些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极其正确和合理的逻辑系统上,对空间物理和天文物理研究的许多领域是重要的,与欧空局多点探测卫星(Cluster)的主要科学目标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能源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大量科学探索证明,无限的聚变能将是人类最理想、最清洁、最安全的新能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及相关高技术研究,以探索、开发、解决人类洁净的新能源为最终目的。在探索新能源的过程中,等离子体所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放电时间长达63.95秒,为未来聚变反应堆做出了中国聚变界的重要贡献。在聚变能的开发研究中,目前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在建设的国家大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DD7型内燃机车主传动系统、励磁系统、微机控制和保护系统、重联系统等电气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车重联电话故障多,引起乘务员在行车中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从电路原理入手,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控制电路是机车三大线路中最复杂的线路,它通过控制低压电器实现主副电路中的电器协调动作,使机车按照司机的意图运行,完成运输任务。本文对重联时受电弓控制电路进行了分析,并利用Flash软件,实现了控制电路的动态演示和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5-676
中科院物理所和国家天文台实验室研究团队继去年在强激光实验室模拟黑洞辐射产生的光电离光谱取得重要成果之后,今年又在实验室中成功模拟了太阳耀斑著名观测现象——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其前身是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建于1929年)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28年建于上海)。全国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分别于1949年11月和1950年4月接收了这两个所合并为应用物理研究所,由政务院任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为所长,陆学善为副所长。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所址在北京市中关村。历任所长  相似文献   

14.
颜君 《科学中国人》2004,(10):52-53
原子分子普遍地存在于地球大气.天体与星球空间及等离子体中。原子分子物理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又是许多学科的交叉点。这就决定了原子分子数据具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背景。以下面的应用为例.可以看出原子分子数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7):31-31
近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这些诊断技术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的物理实验研究水平。诊断技术与设备是指在科学实验中获取各种重要实验参数的技术和设备系统。“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也就是在核聚变实验中,获取等离子体温度、密度、放电时间等一系列重要参数并加以分析的科学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16.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7月10日宣布,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顺利结束2012年度物理实验,并创下两项世界纪录。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本轮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克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  相似文献   

17.
微纳光学是指研究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下的光学现象的学科,随着光学系统体积的不断缩小,光学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当特征尺寸达到微纳米量级,就会出现许多宏观条件下所没有的特性。利用微纳尺寸结构的光学特性,可以设计出新型光学器件、系统和装置。微纳光学制造业主要利用微纳光学技术生产因微纳结构而产生特殊光学性能或呈现特殊视觉效果的光学膜和器件。  相似文献   

18.
19.
《发明与创新》2007,(10):26-27
一个以我国科学家为核心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卫星观测数据,首次观测到了主导太阳耀斑、极光、磁暴等太空自然现象的基本物理过程——“磁重联”的三维几何结构,描绘出了人类前所未见的太空磁场的“天然舞姿”。这将有助于为人类航天飞行等活动建立更加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吴维越 《科学中国》2006,(11):31-33
为了在近堆芯的高参数条件下研究等离子体的稳态和先进运行模式,深入探索实现核聚变能源的相关工程、物理问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成功建设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HT-7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更先进类型的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全称为“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意为先进德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其简略词义正好有中国为世界“东方”,太阳升起在“东方”之意)这一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