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传统的水资源评估和管理只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即"蓝水",而忽视了在维护生态系统和雨养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绿水".引入绿水概念,并针对绿水研究中缺乏小尺度评估方法等问题,以碧流河上游地区为例,使用SWAT水文模型在小尺度统一评估了蓝水量和绿水(包括绿水流和绿水贮存),并研究了其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绿水概念给水资源管理带来的革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统一评估流域蓝水和绿水,是引入绿水概念后进行小尺度水资源评估的有效办法,值得在中国的流域推广使用.评估结果和相关的时空分布研究对水资源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绿水概念的引入为水资源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加科学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大尺度资料稀缺地区水文模拟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尺度资料稀缺地区的水文预报近来已经成为水文研究的热点之一。水文模型是水文预报的重要工具,具有物理基础的水文模型已经广泛的用于水循环研究、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水文模型是否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研究区域取决于模型的结构、水文气象资料以及可获取的下垫面资料的代表性,大、中尺度的水文模拟尤其如此。本文选取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VIC-3L来研究大尺度资料稀缺地区水文模拟的可行性。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将本区内8个气象站的日气象资料插值到本区的218个0.25°×0.25°的网格,输出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文模拟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VIC-3L能在月、年尺度上很好的模拟黄河源区的水文过程,虽然能够在黄河源区的流量范围内较好的模拟其大小的变化,日过程的模拟和实测过程并不是很好,这可能是由于黄河源区内现有的日资料不能代表黄河源区的气象条件的日空间分布,因此建议增加遥感技术在黄河源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绿水的多角度评估及其在碧流河上游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现有的绿水评估研究状况,并针对现有绿水研究中缺乏小尺度评估方法等问题,使用SWAT水文模型在小尺度建立了多角度评估绿水(包括绿水量的静态估算、绿水的时空分布估算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估算)的方法。以碧流河上游地区为例,用此方法估算了绿水量,研究了绿水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绿水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绿水是水资源的最大组成部分,在绿水成分中绿水流是主要部分;②从时间角度看,全年中除了8月,绿水占优;③从空间角度看,绿水主要集中在主河道附近地区;④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绿水流量变化差异显著。基于SWAT水文模型模拟建立的绿水多角度评估方法,是引入绿水概念后进行小尺度绿水评估研究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值得在中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梅州地区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本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所谓水文就是指自然中关于水的各种不同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对应的运动规律。了解水文是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工作,水文资料的充分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当前我国的水资源还面临着相对严峻的使用形势,尤其是在西北等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为了实现好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能够可持续循环的使用好水资源,满足水文研究方面的种种要求,详细真实的水文资料必不可少。本文以都江堰为例,探讨了水文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有效分析的研究了新时期的水文监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菊良自1989年以来,参加完成了多项省部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径流随机变化基本规律的研究”、“暴雨洪水流域系统随机模拟研究”、“天然河道糙率的研究”、“水文特征值数据库”、“水文测验误差对水文预报精度的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京沪国道主干线一新沂至淮阴段沿线水文计算”、“乌江渡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系统”、“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水文水资源神经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变化,水重复利用的强度和频度也不断增加,区域水资源系统显著呈现出了复杂性、动态性和联动性。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明确将"促进水资源的治理、规划、管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作为今后十年国际水文计划(I H P-Ⅷ)的第三大战略计划之首。可以看出,开展水资源供需动态响应机制与模拟方法研究,对于高强度缺水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科学调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当下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重要自然资源,亦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更是构成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下水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水文工作中,水文勘测是一项非常基本的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水文测验和调查,然后进行站网的建设和管理,对水文信息进行整理和公布。水文勘测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是比较大,同时,也能更好的对水文信息进行综合,这样也能在人们的生活、企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影响,因此,水文勘测是一种具有很大意义的工作。本文对我国水资源勘测的现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展开了阐述,对于提高我国水资源勘测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SWAT模型的里下河平原区水文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瑛  张余庆  程婷 《资源科学》2015,37(6):1181-1189
本文以江苏里下河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流域DEM与实测水系,运用凹陷化算法提取河网,并通过人工修正以实现河网的合理概化,使提取的河网水系等要素基本符合里下河区域实际水文状况。然后构建里下河平原区SWAT水文模型,以2006-2011年水文站汛期流量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域水文进行模拟,并对模型的适用性做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径流模拟前三位敏感参数分别为径流曲线数(CN2)、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和基流α系数(ALPHA_BF);经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检验,得出汛期内月模拟流量与实测流量的相关系数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均在0.80以上,相对误差|Re|均小于5.0%,表明SWAT模型在里下河平原区月径流模拟较好的适用性。该研究探讨了平原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可为里下河平原区未来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亚洲大河文明的重要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变化引起的水资源连锁效应与下游几十亿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下游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亚洲水塔"下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提高,水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和突出,"亚洲水塔"变化给下游地区水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亚洲水塔"变化改变河源区下泄径流,导致冰湖溃决等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威胁到下游地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分析"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影响及相关研究不足,提出应加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下游流域水资源研究的结合,发展全流域水循环过程综合集成与模拟技术,阐明流域上下游的关联机制与"亚洲水塔"变化对下游水资源的连锁效应,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及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影响的时空格局变化,尤其是对水资源工程和规划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流域,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57年-2001年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滦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由月径流量计算结果,模拟期效率系数达到77.2%,检验期达到83.1%,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一定适用性;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多模式结果,分析了IPCCSRES-A2、A1B、B1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年响应过程,以1961年-1990年作为基准期,结果表明3种情景下从2011年-2099年以上各水文要素都呈增加趋势,且降水、气温、蒸发都较基准期有所增加,而径流量在2020s(2011年-2040年)径流量相对基准期减少,且在A2、B1情景下2050s(2041年-2070年)径流量依旧减少,到2080s(2071年-2099年)3种情景下径流量才增多。该结果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分配的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保证海滦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结合公路建设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作用机制,从公路建设、环境背景以及路河作用三方面选取12个基本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提出了进行公路对区域水资源潜在影响以及现状路网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并在层次分析法的支持下以綦江流域为例进行了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公路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受地形条件和路河位置关系影响显著,单位长度路段的影响强度取决于公路施工强度和影响范围,但不同等级的公路对流域尺度的影响强度则由公路长度和单位长度路段特征共同决定.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区域水资源评价和交通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渭河干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渭河干流林家村、咸阳和华县3个水文站1960年以来的径流资料,应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R/S分析、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等多种数值模型方法,计算分析了渭河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渭河径流量年内主要集中于5月-10月份,占年径流总量的75%左右;年际变化剧烈,1960年-1970年基本处于丰水期阶段,1994年后基本处于枯水期阶段,其余年份呈丰枯波动;②径流变化趋势现在处于极显著的递减状态(p〈0.001),递减率处于-17.752(m3/s)/10a至-37.654(m3/s)/10a之间;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同一势态;③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渭河径流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④渭河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降水变化为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突变特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根据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1959年-200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取FAOPenman-Monteith法计算各站潜在蒸散量,然后采用Spline插值法生成流域潜在蒸散量分布图,并利用Mann-Kendall法分析各站年潜在蒸散量长期变化趋势,最后采用Pettitt法对各站年潜在蒸散量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年潜在蒸散量在779.1~1017.6mm之间,空间分布总体趋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其中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近50年来流域大部分地区潜在蒸散量呈增大趋势,西安周边小部分中下游地区出现减小趋势;流域年潜在蒸散量有两个偏大期和一个偏小期,各季值与年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其中夏季和春季对年值贡献最大;13个站点年潜在蒸散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检测到突变点,15个站点年值在1993年、1994年发生明显增大突变,4个站点在1978年、1979年出现明显减小突变。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该文是作者应邀参加 2 0 0 1年 7月 1 0日~ 1 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科学大会和 7月 1 8日~ 2 7日在荷兰马丝特里特举行的第 6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的报告总结。前一个大会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下的挑战” ,后者的主题是“干旱地球的新水文学”。该文综合了两个大会的主要议题 ,反映出当前水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尺度水循环物理过程间的联系影响。全文主要内容有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问题 ,水文科学发展与水资源安全 ,2 1世纪水文科学的发展机遇与展望。目的是介绍国际水科学研究新的动向、热点问题 ,思考中国水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本文在归纳水资源评价分类基础上,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 for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e,ISSAWRU)的研究基础,即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SAWRU需要ISSAWRU。水资源评价方法按指标数量可分为单项指标法、多项指标法和指标体系法。水资源评价所需指标数量因评价内容而异。综合评价常需要用指标体系法。SAWRU是水资源常规评价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形成的一种多属性综合评价。由于水资源系统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压力下日趋复杂化,其可持续性影响因素也复杂多变,其可持续性度量具有不确定性。指标体系是衡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可持续状态的良好工具。我国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指标筛选原则和方法、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指标体系应用方法日趋多样化,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如何构建和应用科学的指标体系SAWRU充分表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建议今后多关注主要用水部门指标体系构建、构建过程整体性、新理论新技术成果吸收等研究,加强SAWRU内涵对ISSAWRU构建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指标体系的通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徐静  任立良  刘晓帆  袁飞 《资源科学》2011,33(6):1099-1105
利用1980年和1996年土地覆被情景分别表征1964年-1979年和1990年-1999年土地利用情况,运用双源蒸散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探讨老哈河流域太平庄集水区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定量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绿水"和"蓝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到1996年研究区域土地覆被变化总体趋势为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化,上述土地覆被变化导致老哈河流域截留蒸发量和冠层蒸腾能力增加,土壤蒸发能力减小,进而使得蒸散发能力和实际蒸散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径流系数减少。1964年-1979年平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和径流系数分别减少了4.4%、9.5%、8.7%和8.7%。此外,径流模拟除了受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外,同时还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确立的原则,建立全面合理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面板数据分析领域下,提出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水资源安全灰色评估模型,根据白化权函数值离差最大化原理改进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利用灰色聚类时间系数来表征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反映水资源安全评价的时间特征和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结合青海省8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梁缘毅  吕爱锋 《资源科学》2019,41(4):775-789
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是对水资源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水资源安全内涵为基础,结合灾害系统论和风险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且采用主观AHP(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结合离差平方和最优组合赋权法进行确权,结合近年相关数据指标计算出各省级研究单元的水资源安全风险值,并根据自然断点法划分极高、高、中、低、极低5个风险等级,最后将极高风险、高风险、以及中等风险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风险类型,划分为水量短缺风险、水质污染风险、干旱风险和洪涝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水量短缺型风险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辽宁、山东、河南、宁夏和甘肃地区;水质污染型风险有上海、辽宁、京津冀地区、江苏、吉林、山西、河南和广西地区;干旱型风险有黑龙江、陕西、甘肃、海南、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洪涝型风险有广东和福建地区。针对不同风险类型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为全国水资源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邹悦  张勃  戴声佩  杨明金 《资源科学》2011,33(7):1264-1271
水文过程变异点的识别与分析是近十几年来比较热点的问题之一,为准确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本文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1947年-2006年年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并结合Brown-Forsythe法、有序聚类法、滑动F检验法来验证变异点的准确性,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水文变异点前后数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水文过程变异点为1959年和1979年,水文序列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值分别相差1.25亿m3、1.89亿m3。标准差值、变差系数值和偏差系数值变化显著,河流水文序列的趋势性和突变性特征反映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天然状态的水文序列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