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提出基于总体离差平方和最大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弱;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稳步发展趋势,不同年份排名变化不大;西部和东北地区也较稳定;中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跳跃较大.  相似文献   

2.
从相对量(平均)角度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为了把握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总体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需要进行动态评价。将二维数据加入时序数据扩展为三维数据,提出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各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排名变化较大,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强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备受关注,区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评价体系,通过CCR模型来测算出各区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对单元投影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的省市区达到了DEA有效;DEA无效的省市区均为规模收益递增;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将综合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这4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加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投入力度是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的八大经济区为基本单元,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杨庆育  李明 《软科学》2011,25(1):91-94,101
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度。结果显示,虽然重庆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整体较弱,但是提升潜力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区位经济要素成为构造本区域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应用因子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来系统评价吉林省九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政策制订者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着眼于构建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参照国家统计局(2005)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提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初始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遗传算法对初始指标进行约简,剔除冗余指标,获得约简后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后续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同时探讨了因素分析法对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替代技术。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用因素分析法替代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必须分集团而非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高校区域性科技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可为促进中国各地区高校科技活动均衡良好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在构建中国高校科技活动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单项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分别用基于改进的熵权理论、最短路径理论的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科技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最后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将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集结。结果表明:中国高校科技活动能力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总体上呈现东部地区大多数高校科技活动能力较强,西部地区较弱,中部地区居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西部12省区市为比较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区域竞争力评价,得出各区域的竞争力灰色关联度;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分为领先发展地区和落后地区.进而提出,四川、陕西、内蒙古、重庆等发达地区应优化发展质量,加速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新疆、广西、云南、宁夏、西藏、贵州、甘肃、青海落后地区努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和加强区域合作,带动区域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等广泛运用于企业自主创新评价过程,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观权重太大等缺点,引入突变级数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评价过程,并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全国29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区域。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了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自主创新能力内涵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基础上,以与最优和最劣对象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运用微粒群优化算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隶属赋值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进而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模糊综合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剖析,借助于AHP模型分析法确定自主创新能力各要素权重,明确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洋  鲁若愚 《软科学》2011,25(2):89-93
以潜在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环境四项指标为基础,构建综合评价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纵向比较四年间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横向与全国、西部地区以及其他省市间进行比较,找出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文章对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效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使用两阶段模型,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11个省市2009~2013年的区域创新网络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西部11个省区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和阶段差异,陕西、甘肃、四川和重庆地区研发投入的技术效率高,而由科技投入向实际生产能力转化的经济效率低。青海、宁夏、广西和内蒙古地区第二阶段的经济效率高,但处于创新活动上游的RD投入产出效率则比较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冗余。根据实证结果,对西部地区如何提高创新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几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西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4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06年至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呈逐渐转好趋势,但东、西部地区相差很大。据此提出扩大西部优惠政策范围、加大基建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